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评奖办公室刚刚发布公告,宣布首届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评选正式启动。
首届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评奖范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演出、播映的作品,设文学翻译奖和表演艺术翻译奖两个类别。参评作品申报截止时间为今年8月31日。
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联、市作协、上海翻译家协会联合主办,将对标国际最高水平,打造高规格、高品质、高影响力的文学艺术翻译奖项。组委会由上述主承办单位构成,并建立评委库和评委会,评委库成员为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翻译的专家、学者。为保障评奖公平、公开、公正,组委会将设立由专业领域、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监督小组。
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2020年起正式运作,计划每三年评选一届,范围涵盖文学翻译及表演艺术翻译(舞台表演、影视表演)。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设计有效应对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两大“痛点”,一是中译外、外译中比例失衡;二是对表演艺术的翻译重视不够,对以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为目标的上海来说,设立这一奖项的引领意义不言而喻。
近代以来,上海就是中外文艺交流的“大码头”,在文学上更有“外国文学翻译摇篮”美誉,傅雷、戴望舒、孙大雨、草婴、方平、钱春绮等名家在上海翻译出版了大批经典作品。上世纪20至40年代,当时的文坛主将如鲁迅、茅盾、郑振铎、巴金等都在文学创作的同时,大力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戏剧、电影、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同样人杰辈出、作品丰富,李叔同、陈歌辛、郑正秋、徐悲鸿等一边从事翻译,引进大量世界优秀文艺作品和理论著作,一边开展原创,不少优秀作品被翻译到海外,传播广远,成为中外文艺互相交流、彼此推动的典型。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时代的上海,传承、延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文化底蕴和精神。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首届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组委会副主任尤存表示,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的创设正是对这一文化底蕴和精神的具体表现,成为新时代上海文艺翻译事业继往开来的新平台、再创辉煌的新引擎。
“上海一直是外国文学艺术翻译的重镇,设立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传承和丰富傅雷、草婴等译坛巨擘开创的光荣传统,让全国、全球的文艺精品更多地进入上海,也使新时代的沪上文艺创作更好地走向全国、拥抱世界。”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教授魏育青介绍,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不仅鼓励外译中精品,同时强调中译外,特别是对当代作品的译介。组委会将建立由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翻译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库和评委会,为确保评选公平公开公正,还将组织由专业领域、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监督小组。
“对舞台演出来说,翻译一直显得格外重要,它是我们与世界戏剧前沿进行对话的基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说,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无数大家的戏剧作品通过翻译走入中国,极大影响了中国戏剧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国外舞台作品引进中国演出,中国舞台作品要想走出国门,翻译也是第一步。“舞台剧翻译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需要专业的知识与储备,需要翻译和专业的结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来中国演出,重新用中文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就显示了舞台艺术翻译的独特性。”
影视译制一直是上海电影强项,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翻译负责人夏恬说,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翻译是一门“译术”,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还有对原作的诠释和二度创作。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把中国好故事拍成好电影,让好电影走出国门,让好翻译赢得更多外国受众是新的课题。“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的设立给了翻译爱好者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用影视译制让世界听到上海和中国的声音。”
作为地域性奖项,在评奖年限内的评奖作品及翻译者范围包括:将上海出版或上海原创及上海作者(暂限当前上海户籍或上海市居住证)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翻译为外文,并正式出版、进入当地市场或公开演出、上映、展出的翻译者;将国外文学、艺术作品翻译为中文,并在上海正式出版或在上海公开演出、上映、展出的翻译者;上海翻译工作者(暂限当前上海户籍或上海市居住证)翻译中、外文的文学、艺术作品,正式出版并进入当地市场或公开演出、上映、展出的。奖项受益人为翻译者,评奖只在申报时在世的翻译者作品中进行。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的创办,一方面将提升上海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码头”能级,推动上海国际文化翻译中心建设,让中国和世界优秀文艺作品更多地来沪出版、展出、展演、展映;一方面将助推上海原创文艺作品“源头”建设,进一步用好用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着力推出更多“上海原创”,推进新时代的上海文艺创作更好地走向全国、拥抱世界。
上海
文学艺术翻译奖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