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米花之味》剧照
对于中国来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带领人民摆脱千百年来的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7月25日,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拉开帷幕。作为国家级重大影视类文化活动,本届电影节特别策划了“幸福小康”主题影展,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拍摄的八部优秀国产影片,从多个领域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追求社会进步和美好梦想的历程。值得一提的是,八部影片聚焦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恰是他们的境遇折射了大时代。
“八部影片,无一例外都是小中见大的情怀佳作,它们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哪怕身处困境依然不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打破了人们对主旋律影片的固有观念。”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很多时候,人们简单粗暴地将电影分为大片、小片,商业片、非商业片等。其实,评判一部电影作品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与观众构建有效的对话渠道、对话的方式、对话的空间,形成共情、共鸣,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建立起“共同体美学”。
聚焦普通人,小人物折射大时代
《美丽的大脚》剧照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迎来的伟大飞跃是如何实现的?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多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国产片再度绽放大银幕,观众将跟随镜头回望社会发展进程的一步一脚印。
音乐爱情电影《五朵金花》是此次展映中年代最久远的一部片子,曾被誉为“不喊口号”的献礼片。这部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爱情喜剧片于1959年上映后引发观影热潮,并先后在46个国家放映,创下新中国电影出口国外的最高纪录。
根据谌容同名小说改编的《人到中年》通过对中年眼科医生陆文婷这个典型性人物的塑造,反映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知识分子的生存困难和坚韧品格。影片上映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知识分子待遇的大讨论,中央领导也指示要下决心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第四代导演张暖忻的经典作品《北京,你早》则敏锐地捕捉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困惑,并以公交车这个小世界,记录下了现在看来相当珍贵的北京城市风貌。
时代在变,电影的语言、拍摄手法在变,但不变的是:生活依旧是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2003年出品的励志片《美丽的大脚》,将镜头对准普通山村妇女,通过她对自身命运价值与情感的寄托与追求,揭示出若要彻底改变落后的生存状态便需要人们从愚昧和贫瘠中彻底觉悟。《十二公民》借法律题材探讨通识,展现偏见的同时又表达对于公义的追求。以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为引的《米花之味》则透过外出打工后归乡的母亲视角,审视中国乡村在发展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相遇。秀丽的山野风光、独特的傣家风俗和优雅的民族舞蹈,让这个讲述亲情的故事饱含大美民族风。
取材真实生活,形成情感共振
《人到中年》剧照
细细打量这八部影片,镜头中有着无比真实的当代中国。比如,《马背上的法庭》灵感来自于一个新闻专题,报道的图片展示了一个流动法庭在村里审案子的场景,与平常熟悉的法官形象有巨大的落差。看到报道后,导演刘杰被这种鲜为人知的生活原生态深深打动。他的长片处女作《马背上的法庭》讲述的正是西南边陲山区的基层法官们骑着马翻山越岭到山林深处百姓家里开庭断案的故事。影评人认为,这部片子既像纪录片,又像故事片,它更加深刻的意义是属于中国城乡法制史,属于一个前进中的国家。
同样,电影《我不是药神》也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该片以草根群像式的现实刻画,生动展开小人物坚韧的生命故事,也以一个小切口反映了国家药改变革。
“在中国电影规模化发展初期,当观影还不是大众消费的时候,人们更多追求的是奇观效应,因此曾诞生了一大批强视觉冲击性的古装、玄幻电影。如今,观影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人们更希望在大银幕上看到平凡如你我的鲜活人物和生活。”饶曙光告诉记者,可喜的是,中国电影人主动“深扎”下去,把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的人物充分融合,形成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如今,国产电影正在进入一个创作和观影的新时代:无论是《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烈火英雄》,还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又抑或即将于今年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近年来,中国银幕上出现的一批高质量主旋律电影,实实在在地推动了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为人民创作、以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讲好中国故事,越来越成为中国电影人的自觉,并经过大众反复检验,实现了主流电影与主流市场的合流。
电影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