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奔腾年代》:小人物的匠心构筑强国梦
2020-08-21 10:04:16
文章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获评“2019年度优秀表彰剧目”的《奔腾年代》,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作品。该剧表现了二十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电力机车从模仿技术、自主研发到成为行业顶尖水平的发展历程。与以往同类题材的常见叙事不同,该剧从普通小人物的生活情感介入,以留学归国的年轻技术员常汉卿与战斗女英雄金灿烂的相遇相知为线索,不仅细腻地描摹了两人的感情,更展现出一代机车人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正是无数个普通劳动者的拼搏奋进,构筑了现代机车行业的强国梦。

  

  叙事视点的创新

  

  《奔腾年代》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立足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来展现宏大的时代历程,将个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和深厚的民族情水乳交融,映射出一个伟大的激荡时代——奔腾年代。剧中,技术高知常汉卿和战斗英雄金灿烂,从欢喜冤家到革命伉俪,几十年间只有两个目标:一是要使中国机车比螺旋桨还快,二是要和心爱的人白头到老。这两个目标作为他们一生的信念,贯穿起全剧的主要情节,后者更为该剧增添了浪漫主义怀想。

  

  作品前半部分,镜头大都聚焦在主人公奋战的技术事业上,后半部分则主要展示平民日常生活。叙事视角,随着剧情表现的中心而有所挪移。该剧创造了颇具年代质感的诗意空间。诗的表达,重点在于“小事不拘”。如果只表现大而空的筋骨,不描述鲜活的血肉,就会使作品出现明显的说教气质。《奔腾年代》合理地规避了这些问题,以常汉卿和金灿烂的心灵史(生活方式、心理状况、情感起伏),将个人的奋斗历程、夫妻间的爱情故事、风云际会中的家庭变迁,与国家机车行业的发展交汇在一起。在追踪和观照个人生命轨迹的同时,以小人物视角凝聚民族精神,使该剧散发出平民情怀,更展现出史诗气魄。

  

  在电力机车攻坚过程内外交困时,杨部长为了激励大家,将自己临摹叶剑英的一幅字送给项目组。这里虚实结合,历史人物的间接出现使真实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有什么比时间丢了更让人痛心呢”,这句富有哲理和温度的反诘,既是对电力机车行业停滞十年的扼腕叹息,也是为常家受到的伤害而痛心,从而让人反思和总结,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恢复高考后,常汉卿带着孩子们坐在三轮车上意气风发:“这是一条改变命运的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因为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面对国外公司的邀请,常汉卿表示:“我的梦想,如果没有融入到中国复兴中,三十年来,我坚持的是什么呢?”

  

  就这样,《奔腾年代》让普通小人物与历史大人物“对话”,艺术地激活了历史。该剧没有直白交代时政,而是让常汉卿等人作为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叙述者和评价者,与时代产生关联,可谓既写实又写意。

  

  鲜活的人物群像

  

  《奔腾年代》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关注个人命运。每个小人物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抉择时,都会做出凸显人性、反映三观的重要选择。不论是技术高知常汉卿、战斗女英雄金灿烂、受过欺凌的播音员白曼宁、从苏联留学归国的政治人物冯仕高,主要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彼此独立不重复,个人经历有始有终,自成一派又相互交错。观众可以从细微之处观察到人物性格和气质。这些艺术化的细节,构成了一幅鲜活的人物群像。

  

  该剧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努力走出同质化窠臼。常汉卿不是传统的英雄人物,作为资本家的后代,他既有浪漫随性的气质,又因为天赋异禀、专业知识强劲、天生有着钻研精神,与《大江大河》中宋运辉初期的不谙世事有所相似。这样一个家庭条件优渥、技术水平高超、渴望浪漫爱情的男主人公,寄予了创作者的理想情怀。但他也是有缺陷的,不通人情世故,一门心思搞技术,完全不能应对工厂的人事变动。好在有一位通职场情理的保卫科科长金灿烂,对他及时提醒。社会经历不同、性格上有巨大反差的两人,又戏剧性地走到了一起,共同为中国机车事业拼搏。人物的闪光点,让《奔腾年代》兼具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色彩。

  

  剧中的主要女性人物也各有风姿,她们依靠技能而非血缘关系获得社会地位。金灿烂有极高的政治觉悟,被赋予了一定的传奇性。她敢做敢当,在重要前途的选择上能认清是非。她的热血刚强,体现出民间侠义文化的一面,也是对创业时代较为精准的演绎。常汉坤是江南机车厂的董事,为了弟弟一直没有嫁人,内心强大且独立。常汉卿的孩子,说了一句“汉坤妈妈”,抚慰了她多年的付出。廖一梅年纪轻轻、学识出众,最后成为江南厂总工接班人,还在90年代的改制下岗中保住了重要领导,有胆有谋有义气。在爱情观念上,剧集也呈现出两性平等的特征。这体现出创作者的当代意识,反映出时代的进步。

  

  深刻高远的主题

  

  《奔腾年代》讲述了一代机车人凭着坚定信念为中国速度拼搏、奋斗,以及他们的青春、梦想、婚姻和幸福的故事。创作者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融入现代意义,在对个体价值与集体利益、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处理上,体现出较强的思辨性。

  

  首先,在强调集体利益的同时,也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奔腾年代》以个体记忆代替革命书写,以生活流的叙事手法统合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中国机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常汉卿、金灿烂和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的奋斗、奉献。集体的成功,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在群体中表现人物的个性,使人物更为立体,也贴近人的本真面貌。

  

  在改革过程中,保守者的声音不一定弱于改革者。坚守科研良心的保守派如姚怀民和陈凯,认为内燃机车已有成功先例,不值得为基础薄弱的电力机车冒险,但他们也愿意付出努力,并为试车成功而喜悦。这种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为常汉卿上了一课。政治主任冯仕高利用职务处处压制常汉卿,多次使机车研发进程受阻,完全违背了初心。创作者将他作为全剧最大反派,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但又让他在政治生涯的最后阶段,保存了重要图纸资料,摆正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了整部作品的价值观。

  

  其次,《奔腾年代》叙写了上一辈青年的作为,也意指当下。他们既有奔向现代化的创新冲动,也有对传统优秀品德的坚守。剧中,常汉卿现代派的小资生活方式和金灿烂保守派的小农生活方式形成了对比。婚后多年,金灿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将常汉坤的花园改成菜园,顺利解决了三年自然灾害中吃饭的问题,表达出传统文化顺应时势的变通性。

  

  当两人的关系出现危机时,政治前途光明的金灿烂自愿放弃后备干部的位置,去做危险系数极高的试车员,将个人前途让渡于机车事业,助推两人的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一转变,标志着传统与现代两个阵营在电力机车的发展上统一了认识,使剧集达到了新的高度,彰显了主题的立意高远,呈现出新与旧的更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把握住了历史发展的趋向。

  

  提供精神滋养的文化意义

  

  电视剧具有承载民众记忆的功能,可以为观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奔腾年代》正视西方科技的发展,并虚心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形式。常郡博考上大学却因家庭成分无法入学,在苏联专家冬妮娅的建议下到香港读书,并有了在欧洲工作的机会。常汉卿对儿子的西化倾向不满,但又对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给予认可。剧中的相关戏份,展现了多元的世界文明,也蕴含着民族文化心理,表明了中国人从封闭走向开放,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

  

  常家的教育理念很值得一提。常汉卿能够清晰地区分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把理想担当和亲情责任相结合,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常汉卿对常郡博说:“你有作茧自缚的恐惧,没有破茧成蝶的自信,小树要长大少不了阳光和雨露,可没有不顾一切向上的决心,温室里长不成参天大树。”当儿子的思想价值有失偏颇时,常汉卿说:“我更愿意你为中国的火车从160km/h到260km/h贡献一份力量!”他以自己回国建设祖国的经历,教育儿子不能忘本。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和将事业代代传承的坚定信念,使中国很多行业在短短几十年里从“追赶者”跃居“领跑者”。

  

  可以说,《奔腾年代》的创作者以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讲述了精彩的中国故事,让观众看到了一代机车人的奋斗青春,感受到了风驰电掣般的中国速度,构筑起了伟大的强国梦。

  

  (作者王利丽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王小萌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盛芳

主旋律

小人物

中国梦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