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是一部由中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中颇具“通识”能力的老中青三代学者主笔,历经十余载编著的学术专著。丛书分为神话卷、传说卷、歌谣卷、故事卷(上中下)、叙事诗卷、谚语卷,共计约360万字,几乎涵盖了民间文学的所有重要形式。该丛书是一次对传统社会民间文学资源的全面搜集、系统梳理和汇总结集,是中国民间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众所周知,民间歌谣起于文字之先,在文化史上处于源头与鼻祖的地位,靠口耳相传,一代一代地传承保存了下来。歌谣与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功能。“歌谣卷”选编的经典歌谣中,有一首名为《锁南枝》的歌谣,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儿捏咱两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床上歇卧,将泥儿摔碎,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歌谣唱的是一对情人欢聚时所做的游戏——捏泥人。这一选材,既平常,又新鲜。说它平常,是因为这种游戏在从前的农村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说它新鲜,是因为作者把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日常生活现象捕捉入诗,赋予丰富的内涵,活泼有趣,令人耳目一新。除了歌颂纯真爱情和劳动的歌谣,在选编的裕固族生活叙事诗中,还有尊老敬老、民族友好、生活智慧等主题的歌谣,如在惨遭异族屠杀的危急时刻,裕固族老人鼓励大家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歌谣:“黑夜中不要怕火光,胆怯时要记住力量。暴风中不要怕迷失方向,失望时要记住翅膀。”时光匆匆,这一首首从远古时代传唱下来的动人歌谣,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芒,照亮了炎黄子孙前行的道路。
谚语,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结构紧凑,语言简练,短小而富有韵律,蕴含着深刻哲理或科学知识。“谚语卷”为我们精编的谚语如:远井不救近渴;足寒伤心,民怨伤国;牡丹虽好,还须绿叶扶持,等等,读来如艺海拾贝,收获满满。
民间文学中流布最广、类型繁多的重头戏是故事。如何才能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呢?“故事卷”(上中下)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从典籍《酉阳杂俎》《朝野佥载》《群居解颐》等浩如烟海的故事中,编著者以精选出的原文为参照,进行了精准解读。两相对照,读来更觉生动传神。“故事卷”囊括了从先秦两汉至明清时期的民间神话、传说、寓言、笑话等各大门类的经典故事。其中有反抗封建礼教、讴歌婚姻自由等内容的传说故事,主人公往往有着悲惨的遭遇和为追求幸福生活不屈的斗争精神,情节跌宕起伏,结局令人惊叹,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清代的鬼魅惩恶的故事中,大多富有积极的社会意义,那些鬼怪助人的故事也都具有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明显特点。在篇什众多的鬼怪故事中,也有一些不怕鬼的搞笑故事,这类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情节来揭示主人公无畏的胆量、诙谐风趣的性格与随机应变的谋略,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故事卷”中收入最多的是写实类的生活故事,不仅有官吏、武侠、僧道、商贾、巧女和机智人物,有盗贼、骗子、无赖与讼师的故事,还有各具特色的嘲讽、劝诫的谐趣笑话,这些故事里的奇闻趣事比比皆是,其内容异常丰富。
民间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民间文学史》收录的很多传说故事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非常值得赏读。该书的出版为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学科建构增添了一部重要著作。(吕纹果)
民间文学
歌谣
移风易俗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