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有声文学中的“读”
2020-09-27 09:22:18
文章来源
辽宁日报

  当前,专注于音频制作与传播平台快速发展,使有声文学进入读者的视野,“阅听”作品成为新的文学接受方式。“阅听”解放了我们的眼睛,使文学接受更加便捷。我们坐公交、乘地铁或者散步,用手机听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好的作品、好听的音质,会让我们脱离喧嚣,沉浸于文学的美妙。

  

  有声文学的发展,吸引了许多电台主播、金话筒奖获得者、演播艺术家、影视配音演员参与有声作品的录制。他们的朗诵和演播,在一定程度上对文本进行了修饰和包装,声音表演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一些有声文学还配上音乐,又给文本附加了音乐的内容。有声文学是声音和文本的融合,在这种融合中,文本是本,声音是文本的表达。由此我想,好的有声文学,声音犹如一道光,引导听众进入作品深处,当听众沉入作品深处时,就不再感觉声音的存在。其实声音一直存在着,只是它和作品融为血肉,成为一体,听众因与作品共鸣感觉不到而已。怕就怕声音游离文本,与文本争胜。

  

  几年前,因眼疾,我有5个月的时间不能用眼,在网上接连听完八九部长篇小说。有几部我听了几章不想再听了,原因是我忍受不了读小说的人的朗诵腔和演播腔,特别是他读到对话时模拟人物说话,那种拿腔拿调让我立刻更换作品。我喜欢读小说的人只是读,质朴地读,原汁原味地读,不演,也不需要制作者用音乐烘云托月,或做情景代入。

  

  我对有声文学“读”的偏好,会让从事演播和朗诵的专家笑话,这不是在主张干巴巴地念作品吗?其实不是。我说的“读”,是有感觉地读。读小说的人要进入小说,理解小说,把握住小说的精髓,这样,他读小说的声音语气,就会和作品的调子契合。每部小说,也包括每首诗歌、每篇散文,都有自己的调子,调子无形却存在着,接受者只有理解了作品才能感觉得到。读作品的人感觉到了作品的调子,他的“读”才能自然而又有感觉。表面上,这种“读”声线平稳、徐缓从容,不高亢、不夸张、不大起大落,一个字音与一个字音之间有间隔,一个句子与一个句子之间有节奏,但这平稳从容中有气息、有张力,让听众耳闻心动。

  

  我坚信,读小说的人,他声音的“黏性”,除了他先天声音好听之外,主要来自于他对作品的感觉。他对作品如果不熟悉,没有用心去感受,先天的声音再好听,他的“读”也会变成“演”,而“演”出的声音,难有真正意义上的“黏性”。读小说的人的音质,主要是由小说幻化出来的。听众在听小说时不会单纯享受读小说的人的好音质,享受好音质实际上是在享受小说。正是读小说的人的声音“黏性”,才使我有种感觉:听小说比看小说更能感受一部小说语言的节奏和准确,更能体会小说语言的美感和姿容,这可能是一种错觉,即使是错觉,也是美好的,它是声音魅力的一种体现。

  

  我不拒绝语言和情感合成技术对声音生动性和感染力的影响。技术提升语言合成效果,让读小说的声音更有个性和表现力,更加清晰流畅,当然是好事。但前提是,合成后的声音要自然,自然的声音才容易搭上小说的调子,才能把作品植入听众的内心。(洪兆惠)


责任编辑:李盛芳

有声文学

感染力

传播平台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