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先生在北京和上海都曾留下革命足迹,由北京京剧院创作的新编京剧《李大钊》首演于北京,9月26日、27日又受上海国际艺术节相邀,在保利上海城市剧院演出,可以说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怀念。这两场演出也受到上海观众和业内专家的好评,大家都表示既缅怀了革命先烈,又过足了戏瘾。
《李大钊》的主演王蓉蓉、张建峰在上海都有不少戏迷,他们都曾得到上海观众的力捧,对于上海的舞台有很深的感情,尤其是王蓉蓉近些年来得少了,更是让观众们格外期待。保利上海城市剧院位于距离主城区较远的莘庄,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一般住在市区的观众不会过来,但这两场演出却吸引了不少观众赶来捧场。著名京剧学者、剧作家翁思再说,无论专家还是普通戏迷都是专程赶过来过瘾的。演出现场气氛热烈,台上是慷慨激昂、风起云涌的史诗再现,台下是掌声、叫好声连连。
首演结束后,《李大钊》的主创人员和上海的业内专家、评论人齐聚一堂召开研讨会,请他们为这部作品提意见、出点子,为将来的调整修改做准备。
在专家们的点评中,“震撼”“冲击力”是被提到最多的词。作为一部立志打造舞台史诗的作品,李大钊从立意到唱词、音乐、表演、舞美等各个方面都力求大气有内涵,专家也都从中体会到这部剧的历史质感。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说,这个戏一看就是北京京剧院拿出来的东西,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冲击力,音乐让人很震撼,“音乐唱腔呈现出史诗般的大气,李大钊先生倡议建党那段的吟唱,演员嗓音、情绪的调动带动着观众的情绪往上走,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原上海文旅局艺术处处长李守成则表示,大幕一拉开他就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开场的黑云压城和剪影,有歌剧的感觉,但很快京剧的样式又出来了。这台戏手笔很大,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作品,让我们对李大钊先生的认识更具体、更形象。”
如何在现代的生活状态中保持传统的戏味儿,一直是新编戏创作的重点和难点。翁思再认为,在这部戏里北京京剧院一直在非常自觉地解决着现代戏创作的众多难题,尤其是独具创意的“骡车舞”。剧中,李大钊、陈独秀“相约建党”的场景是在一辆小骡车上。为充分展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导演创造性地加入了一段由四位真人演员表现的骡车形象,打造了“骡车舞”表演段落,其中既有戏曲程式技巧展示,又有人物情感表达,以骡车疾驰奔腾之态来渲染重大历史时刻,达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形成了强大的舞台感染力。
著名评论家方家骏则认为,这段“骡车舞”不仅让这部作品有了很大亮点,还有更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大的创造,为今后的现代戏创作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思路。
北京京剧院优秀中青年演员在剧中的表现,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评论家荣广润表示,以前看过王蓉蓉和张建峰的传统戏,但现代戏还是第一次,给了他很大惊喜。面对专家的好评,王蓉蓉表示,自己在剧中虽然不是主演,但她把这个二号人物当作一号人物认真去演,“这样的红色题材很难得,我一定要在艺术上有所收获。”至于自己做配演,扶持青年人的做法则是效法前辈,“我是前辈们提携出来的,现在也有责任帮衬年轻演员。”(牛春梅)
李大钊
北京京剧院
红色题材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