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国庆节和中秋节在这里邂逅。秋高气爽、喜气洋洋,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也是从这天开始,开启了我们的黄金周长假。在疫情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如何安全愉快地度过长假?除了出游,宅在家如何才能让长假变得更有节日的气氛?我们为读者推荐这几本书——关于餐桌布置和餐桌礼仪的书《爱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打造舒适家居生活空间的密匙《简单的家》,古人如何吃吃喝喝的冷知识《另类宋元——用食物解析历史》,景区或者您生活的小区中那些美丽的植物的前世今生《伟大的植物:南方草木状》。相信阅读它们,能为您的节日带来更多的愉悦。
多出来的清晨
作者:曾焱冰
从花盆里剪下了两枝含苞待放的艳粉色芍药,搭配一枝素色的绣球花,插在水晶花瓶里,每个花瓣都吸附着清晨的阳光,美艳艳的、娇滴滴的,仿佛还沾着露珠儿。在这个乡下的小院里,白玉兰的花瓣落了满地,雪一样。紫玉兰还在绽放,还有粉色的樱桃花、榆叶梅,梨花的花枝被压得低低地垂下,走过时,会碰到人的脸颊。
这个清晨是从6点钟开始的。别人会因为休息日而睡个懒觉,但当了妈妈后,懒觉被剥夺了,索性让一天开始得更早。迎着浅灰色的晨曦准备周六的早餐,先把前一晚泡好的各种谷物煮上粥,选美丽的桌布,挑喜欢的餐具,插好花,洗好水果,摆在盘子里,这时候小叶子才刚刚睡醒。
让两岁的小叶子起床变成越来越费时的事儿。她醒来,要吃着手指对你甜甜地笑,要咿咿呀呀地和你说梦见了蚂蚁还是蜗牛,还要继续在床上打滚儿,要你躺下陪她,把小脚丫踢到天上,闪躲着和你玩耍,捉也捉不住。这样甜美的时光是赶着上班的日子所无法享受的。与她腻够了,慢慢起床,再去煎蛋、煮咖啡,把面包推进烤箱加热,又或摊一摞松软的蛋饼,配上奶油和各种莓果。这时粥已经煮得糯糯的,飘出了香味,食物摆上餐桌,一家人的周六早餐正式开始。
要说女人都可以是天生的指挥家,让不同的音调汇集在同一个节奏上,眼观六路,从容周全。这也是像我们这样朝九晚没谱的职业女性被迫学会的“效率”,否则休假时光便只能混沌虚度了。在杂志里,我们总不厌其烦地追问那些成功女性,你的生活和事业是如何平衡的?但实际上,真实的答案是永远顾此失彼。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努力,只是让这一生的总账收支平衡,让孩子和家人的记忆中,存在有质量的陪伴和印象深刻的在一起的好时光。
而食物是最能留住记忆的。它总能轻易就把我带回到过去的岁月中——早餐吃的喷香的炒米饭配泡菜、白菜鸡蛋热汤面、一咬一口油的猪肉小笼包、脆得掉渣儿的油条。还有在厨房里,我站在妈妈腿旁,看着她把雪白的馒头切成片,沾上黄色蛋液,在锅里“嗞嗞”地炸出金灿灿的颜色。还有爸爸煮的豆浆,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他总是给我倒上热腾腾的一杯,看着我都喝下才安心……这些就像一扇门,只要一个熟悉的味道或相似的场景,就能开启密码,记忆立刻被打开,已经很遥远了的昨天,就在这里。多年后,在我已经离开了父母和我组成的那个家庭后,无论是一个人生活,还是有了自己的家人,无论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是忧伤还是欢乐,窗外是阴雨还是艳阳,只要清晨可以坐在餐桌旁,喝一杯热热的豆浆或咖啡,吃一片面包或一颗水煮蛋,就觉得一切都不会太糟。
在刚刚有女儿小叶子的时候,抱着那一团软软香香的小婴儿,不知为什么,脑子里也出现了一个关于早餐的画面——一家人围坐桌前,玻璃瓶里有鲜榨的果汁,粗糙的陶瓷大扎杯里是牛奶,竹篮里有面包,彩陶大盘里有水果。那种充满明亮和爱意的画面,那种一家人在一起享受美味和清晨的感觉,就是我希望能给怀中的这个小女孩的。这其实和当年的我站在母亲腿边看她“嗞嗞”地炸着馒头片没有区别,我相信,这些生活中美好的细节和片段,会久久地留在她记忆深处,作为一种储备能量,在未来的某些未知岁月中,帮她抵御现实生活里可能遇到的忧愁。
于是每个双休日,我都尽量努力地做早餐。所谓努力,并不是要在早餐桌上摆上如自助餐台那么丰盛的食物。在清晨,那些沾着露水的蔬果便是最美的。想象着果盘里将要摆出的颜色,红的、黄的、绿的,以及一个橙子被手指剥开时微妙的撕裂声和弥漫在空气里的清香味道,一颗鸡蛋在锅边被打破,放在平底锅中渐渐凝固时发出的声响,还有煮咖啡和烤面包的香气,若此时还有阳光,那便是完美。
就像此刻这个乡下小院里的清晨,空气中充满了花香,阳光透过树叶投下的影子,瞬息万变。坐在可爱的小桌旁,轻轻地说着话,慢慢地吃着早餐,咂一口玻璃杯里冰凉的果汁,看着小叶子用小手灵巧地敲开她喜欢的水煮蛋。这时,太阳从云后出来了。牛油变得软软的,用刀厚厚地刮上一层,抹在微热的面包上。一只蜜蜂飞了过来,发出嗡嗡的声音。又一阵风吹过,满墙的花影都乱了。
从食物中读懂宋元
作者:温海清
倘若抛开近代百余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不论,宋代的日常生活大概跟我们现代已经比较接近了。在饮食(或食物)方面,当然不会例外。《另类宋元——用食物解析历史》一书,并不是要向“吃货们”专门介绍宋元时代食物发展的历史,而是以食物为线索,借此作引子、为由头,从另一种观察视角,向我们讲述与经典著作不太一样的宋元时代的人物、史事,以及各种与饮食相关的事物。书中讲述的这些历史虽属琐细,难入正史“法眼”,但为我们从更立体的层面去了解历史,提供了更加鲜活有趣而又丰富的细节,这或许更能帮助我们抵近历史的真实。
著名文学家苏轼先后卷入乌台诗案、元祐党案,提起这些旧案陈史,人们想到的必是情势汹汹,肃杀气浓。苏轼及家人定是心焦如焚,惶惶不可终日。然而,本书却另辟蹊径,从苏轼的日常饮食加以解析,极富烟火气息。苏轼牵涉案件,屡遭贬谪,先后于黄州、惠州、儋州居住,一处比一处偏南,当日南方“烟瘴”之地,人皆视为畏途。苏轼每被贬至一地,却都能从食物中得其乐趣。他在贬谪期间所作诗文,常以戏谑语记之,毫无苦楚之感。苏轼诗文中留下的那些菜名,若望文生义,恐易受骗。如“烂蒸鹅鸭”,原只不过是一碗粟米饭,外加一枚蒸葫芦而已。寻常粗食,以美名覆之,戏谑中道出苏轼安然若素的心境。
对于蔡京的穷奢极欲,人尽皆知。本书告诉我们,蔡京宴席上的一味螃蟹馒头的花费,可抵33吨大米。这绝不夸张。比照今日一瓶矮嘴茅台价值百余万元,一瓶高档红酒也大好几十万元,蔡京若地下有知,恐怕也只能自叹弗如吧。而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富贵无极之人,却最终在南谪途中,饿死长沙。
北宋河山破碎后,徽宗于北行途中见到桑葚,以前这只是低贱果子,下人食用,现如今却已成帝王果腹救命的食物。仅从此一“低端”食物在帝王眼中地位的变化,便道尽了这天上、地下的剧烈反差。徽、钦二帝北掳的历史常为人们关注,但对于那些被一起掳走的女眷们,却并不为史籍留意,本书特别关注这些细小人物,讲述了她们不为人知的酸楚和悲惨。
本书仅仅抓住宋元时代的脉搏特征。宋代的花馔和皇室餐具汝窑瓷,蒙古人的奶制品及牛、羊肉等,这些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与食物相关的事物,都是本书剖析的对象。书中还提及宋代食盐问题。北宋用兵西夏,虽有政治、军事原因,但另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为争夺盐池。盐于古代社会而言是极重要物资,唐宋以来已成国家赋税收入重头。唐代已出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的局面;至元代,“国家经费,盐利居十之八”。正因税入极高,为国家榷卖,就是由国家专卖。
作为一本通俗历史读物,本书所讲述的历史以及揭示的丰富细节,都非常讲求其来历,绝非游谈无根。作者在解析北宋徽、钦二帝被掳去之后的历史时说到,正史记载有限,野史多为戏说,但稗史等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作品,“大抵都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或确闻之事”,因此要将正史和稗史结合,互加援引,“方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这段被复原的史实的可靠性”。本书还大量征引诗文集、笔记等,这些都属“私史”,内中汇集着不少“八卦”;于今观之,八卦所汇集的各种传言,往往都难逃最终被证实的命运。鲁迅曾说:“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终究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本书虽为通俗读物,但并不失其严肃。
本书叙述诙谐有趣,文笔晓畅,非常值得一读。作者还著有《另类唐朝:用食物解析历史》,为本书前篇,读者诸君可以找来一并阅读。
打造远离压力与琐事的宁静居所
作者:(英)马克·贝利 (英)莎莉·贝利
简单的家就是让一切简朴而实用——返璞归真,重新思忖美好的设计理念和被人遗忘的传统手艺,进而思考如何将它们运用于现代化的生活。在日趋复杂的时代,这样的生活令人心旷神怡。
简单的家并非必须棱角分明或者极度简朴,把小猫、小物件和小孩子拒之门外。正相反,打开舒适轻松生活的密钥,在于灵活多变的创意,让你可以像策展人那样悉心打理你的私人博物馆。
重新审视你所拥有的一切,只留下真正所爱之物。精心制作的物件可令每日生活更愉悦,比如用一把考究的木刷拂过楼梯,或者劳累一天后靠在亚麻沙发上休息。这些好物的制作传统,就是选用最佳的原材料,甚至亲手制作——哪怕手工制作要花上更多时间,也要确保成品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用心设计、悉心打造的物品会绽放岁月之美。日常之物和那些代表着某人、某处及某段时光的珍爱之物,会让你的家变得独一无二。
简单的家还有另一种维度:从不完美中寻找美,在时间、使用过程和磨损带来的痕迹中发现美之所在。曾被主人喜爱呵护的旧家具足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便现在表面有划痕或污渍,也能呈现超越时光的美。所以,最好选择有历史的家具,不必是古董,而是被重新赋予生活价值和意义的旧物,或者是用旧部件打造的新家具。比起追求流行风格,这种自然质朴的家具更能带来家的感觉。
光,在家中扮演着化繁为简的重要角色——它可以让你的空间变得透彻、整洁、明亮和轻快。一个充满自然光的房间,会不经意地抓住人们的目光,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当人们对房间设施、家具和家饰的印象都模糊以后,仍然会记得房间里的光。如果背景平静而安详,光可以留下更好的印象。不要从流行色谱里挑选颜色,从大自然或绘画作品里汲取灵感选择家中配色吧。如此一来,在简单的家中感受到的色彩也许有些朦胧而苍白,但是当家具收拾整齐,空间化繁为简时,这种颜色能够保持一种新鲜感。一旦把不需要的物品捐给慈善商店以后,你将把目光转向优雅的物品,而不是流水线上生产的丑陋的塑料盒子。富有创造力的想法,可以让家变得更美好。
此外,如果你遵从下面这个原则,就一定不会出错。美国杰出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作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说:“学习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紧密相连,自然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草木之名不是简单的名字
作者:史军
人类有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叫刻板印象。我们谈到南极,想到的必然有冰雪;说起新疆,脑子里蹦出来的都是羊肉串;一说起植物学,总会让人想起深山老林、奇花异卉,以及像野人一样飞奔于山间的植物学家。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绝大多数植物学家并没有进过深山老林,并不会种花养草,也不会辨识野果,更不会把植物变成想象中的怪兽。
读到此处的朋友,脑海中大概已经满是问号了:植物学家是什么样的人?认识植物有什么用?要植物学家又有什么用?我想,古人在观察和学习植物的时候,也必然会想到这些问题。
认识植物,其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植物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无趣和无聊,就连大哲学家卢梭也说过,研究植物学最符合他的天然品位。
春天的草地上,紫花地丁在忙着招揽蜜蜂来吸蜜传粉,雪松则会大手笔地扔出巨量花粉,即便在阴湿的墙脚,苔藓们也在忙着制造养料,繁育后代。不管是在肥沃的园地,还是在贫瘠的荒漠,抑或是看似无法驻足的树干之上,都有植物在经营它们自己的生活。不要嘲笑蓝藻数十亿年的不变,那是因为它们能牢牢掌控海洋和江河,不需要改变。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植物绝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索然无味,植物学家也不全是戴着酒瓶底儿眼镜的老学究。
毫无疑问,中国古人在对待植物的态度上是极其务实的,在《南方草木状》中就记录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荔枝、龙眼、柿子和香蕉。但这并不妨碍那些只是承载了人类情感的植物也进入书中,比如各种各样的竹子。
多数竹子不能为人类提供竹笋,也变不成农人的扁担和房梁,但它们身上承载了文人的情思,它们的外貌和结构让我们有无限的遐想——不管是其摇曳的身姿,还是中空的秉性,都成为了文人墨客创作的素材。
因此,熟知一些草木之名,有时并不是为了它们的功用,而是从中找到一份情感寄托。当我们从小区绿地经过的时候,看到的就不会是一丛丛无味的绿色,也不会是一朵朵乏味的花儿,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群群熟识的老友:苦荬菜刚刚褪掉黄色的花瓣,月季花即将为花园增添彩虹般的色彩,而樱桃的果子已经被小朋友们觊觎了很久……每一片叶子、每一片花瓣、每一粒果实都在向你讲述它们的生活和变化,而这一切都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读古人这本《南方草木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今日的花朵,也可以帮我们追忆往昔的情愫,历史和现实就交叉在文字和图画之间。书中还有那个年代刚从异域而来的植物——甘薯、茉莉和指甲花,对这些植物的描述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和他们留给我们的故事。
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活情趣,也是一种全新的社交行为——与另一种形态的生命成为朋友。生活将因此而改变。
植物
餐桌礼仪
冷知识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