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我们这样的人类
2020-10-15 09:08:48
文章来源
宁波日报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我这样的机器》,表面上是讲述机器人如何融入人类社会的故事,实际上是探讨人类的伦理困境。

  

我们这样的人类

  

  本书的主角有三位:查理、米兰达和亚当。查理是失业在家、无所事事的宅男,他用母亲的遗产、自己最后的一点积蓄,购买了新出厂的试用机器人。米兰达是住在查理楼上的女邻居,也是他的情人。亚当就是查理的机器人,仿真程度极高。

  

  查理为亚当设置身体参数,安装操作系统,确定性格。亚当在人类社会的身份、行为表现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是人类赋予的。亚当必须从一无所知到快速理解人类社会规则,尤其是主人的意志。查理接纳亚当也需要一个过程,亚当看上去太像一个真人了,根据心智理论和镜像神经元的研究,人类对于明知非我族类但又极度相似的拟人物体,有本能的恐惧。

  

  查理邀请米兰达帮忙生成亚当的各种要素。这个决定埋下了小说冲突的伏笔。因为,现在有两个人类成为亚当的主人了,他们都有资格要求亚当服从他或她的命令。打个比方吧,刚刚出生的孩子,假如父母对他的养育有分歧,应当按照谁的意见操作呢?不同方向的撕扯,会不会造成孩子性格和人格的扭曲?

  

  我们都希望孩子品行良好,道德高尚,有所作为。可是,怎样的道德才是好的道德,是很模糊的,难以权衡的。亚当凭借高超的计算能力,在证券市场赢得财富。这个情节写得很精妙,亚当周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设定的每天入账是幸福值的最佳方案。瞧,机器人懂得知足常乐,懂得突然的暴富往往会毁掉一个人,或者导致灾祸。后来,亚当又把赚来的钱悄悄分发给了各处的穷人,只把本金还给了查理。因为,根据人类为他设定的道德准则,那些穷人是比查理更需要帮助的人,他拒绝了查理要求追回这些金钱的要求。

  

  人类的矛盾与复杂,是机器人永远难以真正理解的。小说里的这批测试版机器人一共有25个,12个亚当和13个夏娃。小说里还有一个重要配角,叫艾伦·图灵。嗯,就是那位有名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经常回访用户,借助图灵之口,我们得以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以及这批亚当和夏娃的境况。是的,当亚当开始说“不”,就意味着他具有了自我意识。他的伙伴们也在经历着类似的事情,有了生命、理智和感觉。

  

  这些亚当和夏娃还在经历另外的情形,人类的世界让他们感到惶惑、不安,无所适从。之后,他们陆续选择了销毁数据、断绝能源等机械自残方式或自杀手段,放弃了与人类的交流和联系。查理的亚当是其中坚持最久的,为什么呢?因为,有另一种力量的支撑,那就是爱情。

  

  亚当爱上了米兰达。亚当有向往,有憧憬,也有嫉妒,有烦恼。亚当因内在道德而产生的伦理直觉原则让他无法认同查理和米兰达的许多行为。亚当说:“爱是有光的,暴露出黑暗的角落。”因为对人类的爱,亚当从容地接受了他爱的人背地里对他下手;因为恪守善的原则,亚当在向两人摊牌之前,已经把米兰达曾经犯下的罪行传发了出去。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过很多次公平正义和私情爱欲的抉择,我们该当如何自取?

  

  这部小说里的机器人,象征了人性原初的善。那些成长、挣扎与思考,何尝不是我们人类自己的?(林 颐)


责任编辑:李盛芳

人类社会

机器人

公平正义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