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从多维视角考察古代婚姻文化中的女性境遇
2020-10-28 09:19:17
文章来源
中国妇女报

  《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由传统婚姻制度习俗、妇女专题和明清家族研究三篇组成。作者除了介绍与古代婚姻家庭有关的文化史知识外,还通过专题的形式对历史上的特殊妇女群体和家族制度与家风家训进行了梳理与探讨,条理清晰,言简意赅,通俗而不失学术本色。


  《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是中国工人出版社“中国古代社会日常生活丛书”中的一本,作者为南开大学历史系明清社会史专家常建华教授。全书六十余万字,由传统婚姻制度习俗、妇女专题和明清家族研究(兼涉人口婚姻)上中下三篇组成。这是一部雅俗共赏、兼容并蓄的文化史著作。说其雅,是因为书中所言既有理有据,又言必成理;说其俗,是因为书中的文字通俗易懂,可读性很强。除了介绍与古代婚姻家庭有关的文化史知识外,作者还通过专题的形式,对历史上的特殊妇女群体和家族制度与家风家训进行了梳理与探讨,条理清晰,言简意赅,通俗而不失学术本色。

  

  系统的传统婚姻制度习俗介绍

  

  《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的上篇围绕着包办婚姻、婚龄构成、婚配范围、择配标准、婚姻程序、夫妻关系、婚姻解除、妇女再婚和特殊嫁娶等八个方面对传统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的内容及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每一个问题,作者的处理都不一般,不但详叙其来源和发展,而且注意区分礼法与实际的差异,注意区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的不同,尤其注重区分主流婚嫁形式与特殊婚嫁形式之间的区别。

  

  相较于同类著作而言,该书并不独擅一家之言,而是博采兼收,集众家之长,既清晰地展现了古代婚姻家庭的发展脉络,也重点观照了女性与婚姻家庭的关系。比如关于同姓不婚的问题,作者首先叙述了人类婚姻由血亲内婚制到族外婚的演变,其次介绍了商代婚姻和周代婚姻的不同,进而说明周代实施“同姓不婚”并不是“简单地延续古代族外婚”,而是有“基于遗传的原因”“维护宗法等级制度”“重视人伦”等三个方面的原因。比如关于择偶标准的问题,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门当户对、婚姻论财和郎才女貌三种类型的不同特点,而且分析了这三种择偶标准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特别指出了婚姻论财与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肯定其对门当户对等级婚姻冲击的积极意义。

  

  在夫妻关系、婚姻解除、妇女再婚等问题上,作者站在性别的视角进行审视,在详叙制度与传统之余,对父权制婚姻结构下的妇女弱势地位予以关注。

  

  个案与群体相互印证的妇女专题考察

  

  妇女专题研究的内容侧重于明清两代的社会下层女性群体,主要包括明清岁时节日中的女性活动、清代溺女现象、明清女性事迹丛说、营妓辨析、古代的节娼和明清劝善书中的戒娼等内容。

  

  在明清岁时节日中的女性活动这一专题中,作者以浅显而流畅的行文,详细介绍了女性在传统节日中的活动,通过对女性活动的描述,呈现了女性与传统节日、民间信仰及民俗民风传承之间的关系。虽然研究传统节日的著作不少,但以女性为主体来探讨古代节日文化,其创新价值难能可贵。

  

  明清女性事迹丛说专题由几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个案组成,如宫女谋杀嘉靖皇帝、崇祯女长平公主、费宫人刺虎和陈圆圆事迹等。每个个案的文字虽然不长,却清楚地交代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引经据典对其中的疑点问题进行分析,既厘清了史实,也真实地再现了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结构下的无奈与抗争。

  

  在清代溺女问题上,作者超越了妇女地位低下的命题,从溺女普遍发生的地区、溺女的原因与后果、民间童养媳的流行,以及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禁绝溺女努力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清代溺女的现象,指出重男轻女的性别选择固然是溺女婴的根本原因,但家贫和奁费高,以及没有有效的避孕措施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这一结论对反思当代社会的生育性别选择倾向和高彩礼的社会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从家族和家训角度观照妇女问题

  

  在家族与家训家风专题研究(兼涉人口婚姻)这篇,作者主要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围绕与家族制度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如同居共爨大家庭、家教与族规、家训与家风等进行了详细梳理与分析;二是对清中叶河南和江苏两地的人口与婚姻问题进行了考察。

  

  在同居共爨大家庭这一问题上,作者溯本求源,历叙先秦宗法制度、秦汉的同居共财家庭、魏晋、隋唐至宋元明清时期累世同居家庭的兴盛、发展及其衰落的过程,指出宋元以前累世同居的大家庭居多,明清以后五世同居为主,史料考订缜密,数据详细,脉络清晰,不同时期的特点非常鲜明。妇女与家族的关系也受到了作者的关注。比如作者提到宋元以前的同居大家长都是男性,但“清代对累世同居的旌表往往与旌表寿民、寿妇相联系”,这就使得家族中辈份最高年龄最长的女性事实上具有了家长的权力。而在家训族规和家风的问题中,作者专门介绍了不同家训族规中女性规范与婚姻等内容。

  

  下篇中与女性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人口与婚姻问题的考察。河南与江苏一个在中原,一个在江南,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经济发展不同,但两性生活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男子单身现象、女性头胎的生育年龄和寿龄等,尤其是女性寿龄显而易见高于男性。这一数据则对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提出了挑战。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虽然是通俗性著作,但大部分是作者在个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写就,如中篇的妇女专题和下篇的家族、人口与婚姻即是,上篇虽非作者的研究成果,亦是博采学术成果之作,且有作者“阅读史料的一些收获”,有其基于史料之上对古代婚姻制度与习俗的思考。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李盛芳

妇女群体

家族制度

古代婚姻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