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收录图版1200余幅,涵盖44个洞窟。制图:冯晓瑜
作为丝绸之路中国段西端最重要的石窟群,龟兹石窟价值重大,尤其是克孜尔石窟壁画历经战乱曾流散多地。如何让每一块脱离母体的壁画找到它们的“家”,令石窟艺术真迹回归国人视野?
《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上下册日前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员赵莉历经近30年的实地考察、查阅档案、严密考证,全书通过图文互证的方式,将克孜尔石窟壁画完整复原且艺术直观地传达给读者,为学界深入研究克孜尔石窟艺术提供较为完整可信的基础性视觉资料,是对世界文化遗产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抢救性保护研究,也为龟兹佛教图像学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图像依据,助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位于今新疆拜城、库车一带的龟兹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我国四大石窟。由于上百年来战乱与文物盗窃等多次劫掠,许多壁画惨遭割取,给石窟整体研究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1933年德国公布馆藏克孜尔石窟壁画总数252块,共328.07平方米,出自37个洞窟。长期以来,中外学者都把上述数据当作考察队当年揭取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实际数量。但事实上,通过赵莉等专家在洞窟内测量得知,克孜尔石窟实际上被揭取壁画的面积近500平方米,出自近50个洞窟。由于当时没有科学命名和详细记录,一部分壁画被劫往国外后其原始位置也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收录流散8个国家2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私人收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总计500余件,是目前为止收录该石窟流散壁画较完整的大型研究性图集。作者遍访德、俄、日、美、法、韩等海外收藏新疆文物的博物馆、私人收藏以及国内的旅顺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等,在充分占有文献、实物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壁画色彩、构图、内容、题材等深入研究,以严密的考证、数字化图像技术,对克孜尔石窟壁画现存及流失状况作了系统梳理,并进行原位考证和复原研究。
书中收录图版1200余幅,涵盖44个洞窟。作者对这些洞窟所有被剥离壁画痕迹进行测量记录,书中图版部分包括石窟壁面被剥离壁画后的现状图、脱离了石窟母体的壁画图、流散壁画的原位缀合图等。同时每一个洞窟绘制有被揭取壁画平面示意图,壁画揭取信息一目了然。书中同时收录上百幅壁画老照片、线描图、壁画临摹图,文字部分则详细著录每一幅流散壁画的尺寸、位置、内容、收藏地等信息,建立了流散壁画的完整档案。
作为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克孜尔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对中国佛教石窟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佛教故事,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民间习俗的画面。克孜尔石窟现存编号洞窟345个,位置重要,类型齐备,内容丰富,延续长久,展现了公元3世纪末至8世纪末古龟兹文明的辉煌成就,也是联系中亚和东方佛教遗迹的纽带。
北京大学教授李崇峰评价,厚厚的两大册巨作,既是流散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完整档案,也是研究石窟、佛教艺术和龟兹文明完整的基础性图像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壁画
龟兹文明
文献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