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旋在法国街头表演时放在古筝前的“中国角”
彭静旋在法国街头表演古筝
彭静旋和她的古筝
本文照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彭静旋(右一)用古筝和外国流行乐队合作表演
法国波尔多市加隆河畔,水镜广场一隅传来的悠扬音乐声吸引了行人驻足。一架古筝,一袭汉服,一位蒙着面纱的中国女孩,动人的音符从她舞动的指尖之间流淌出来,为充满欧式风情的老城街头带来了迥乎不同的东方美。在她周围聚集的行人越来越多,每一首曲目表演完毕常常掌声四起,甚至有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跳起舞来。
这位在异国他乡奏响中国民族乐器的“95后”名叫彭静旋,也是抖音网红“碰碰彭碰彭”,目前正在法国波尔多留学。惯常出现在民族音乐会上或者影视剧中的古筝,被彭静旋搬到了海外的闹市街头,借助互联网的短视频传播,它的魅力被展示给更多的海内外观众。东西方文化元素的碰撞,传统和现代音乐交融,筝音袅袅之间,彭静旋不只是一位专业的古筝演奏者,更是一位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者。
在欧洲街头享受古筝
漫步在欧洲的大街小巷,常能见到与市民生活融为一体的各种街头演出。初至法国留学的彭静旋很享受这种悠闲轻松的音乐氛围,却为没有见到中国乐器表演而遗憾。“我是学古筝的,大家一起享受音乐、拥抱阳光的感觉这么美好,我自己要不要也试一下?”习筝近20年、热爱音乐的她,很快把想法付诸行动。
心心念念的古筝漂洋过海来到了法国,但从外围的观众变成被人们环绕的演奏者,彭静旋虽然有过很多在国内的演出经验,依然有一些忐忑:过去,自己总是在音乐厅里“正襟危坐”,对着观众席安安静静地弹奏“学院派”曲目;现在,把古筝搬上国外的街头,对古筝可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外国人,能接受这种传统、独特的中国乐器吗?
第一次街头表演略显仓促,彭静旋选取了几首不同风格的曲目,有轻柔温和的流行音乐《青花瓷》,也有热烈奔放的传统民乐《赛马》。令彭静旋惊喜的是,她的演奏很快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力。有人掏出手机合影,有人默默地放下表示敬意的零钱,掌声不时响起,彭静旋对之后的演出有了更大的信心。
后来,大约每两周一次,彭静旋会到波尔多大剧院附近的街头表演一个半小时。逢假期,她还会带上古筝前往巴黎以及瑞士等其他国家。随着“上街”次数的增多,彭静旋也希望能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热心网友的建议下,她穿上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汉服,一目了然地亮明自己的身份,也更美更吸引人。她还自行制作了许多法文版的古筝宣传册,放在她精心装饰的“中国角”中,摆在古筝前方最醒目的位置。
如果说形式只能引发初步的好奇,音乐本身则使古筝获得了持续的关注。“音乐的语言是相通的。只要是美好的音乐,不管东方西方,都能打动人心。”融入情感倾诉的《高山流水》靠悠远宁静的意境收获了西洋知音,而增强了节奏感和律动感的现代改编版《十面埋伏》,不但在国外当场“炸街”,还“炸”出了一些去过中国的法国人,在她表演的间歇,用简单的中文和她交流,也“炸”出了更多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对中国很有善意的人,告诉她对古筝、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今年2月21日,彭静旋受邀在联合国世界母语日活动中表演。目前,她正在计划和一个瑞士乐队在日内瓦音乐厅举办小型合作演出,这是因疫情而延迟的一场音乐会。她还在课余时间教授两个法国学生学习古筝。“虽然不能像西洋音乐和乐器在中国那样普及和拥有整套培训体系,但我们的民族乐器在国外已经有了一定量的教授和传播。希望民乐、古筝能越走越好,在海外有更高的接受度。”她说。
在传统基础上尝试创新
在古筝国际化和创新化的道路上,彭静旋一直在努力尝试。她认为,“古筝是可以很多元的,来源于传统,却不必局限于传统;但想要出新,只有在对传统技法和传统曲目很熟的基础上,才有能力演奏不同类型的音乐。”
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后,彭静旋本可以加入民乐团或继续在古筝专业进修,但她决定不拘泥于传统,去国外学习西方的音乐分析理论和鉴赏体系,为民乐的创新发展寻找中西融合的可能。“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音乐在编曲时融入了古筝等民族乐器的音色?”她的大学毕业论文以此为题进行了一些考察。“法国是很早发展电子音乐的国家,我想来这里进行进一步的学习。”2018年,她顺利地考入了法国波尔多国立第三大学的音乐与文化专业。
彭静旋把对古筝创新的思考融入她的街头表演实践之中,探索了民族乐器曲风的多样性。外国乐曲《克罗地亚狂想曲》的浪漫,说唱风格的《大碗宽面》的跳脱,二次元歌曲《达拉崩吧》的灵动,这些过去和古筝“不搭边”的格调,经过彭静旋的编曲,也纷纷飞扬在她的筝弦上。“说唱音乐会有曲律空白的部分,我会跟随律动重新编一段。一些金属重音的处理,我会通过拍打古筝琴身来实现。”彭静旋介绍说。
在法国人的眼里,古筝就像是躺着的竖琴。这激发彭静旋进一步学习了竖琴。她希望能发掘古筝与西洋乐器音色互补的可能。彭静旋曾和法国同学试验性地合奏龚琳娜的《拐弯》,也曾用古筝弹奏郎朗的即兴钢琴曲《荒野狂想曲》。这些中西融合的创新尝试,都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在视频中融入“古筝+”
彭静旋和她的古筝真正从异国街头进入大众视野,得益于演出视频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目前她在抖音拥有近800万粉丝,在国外媒体上也受到了欢迎,每一个视频都有很高的播放量和大批网友留言。她在YouTube上发布的《倩女幽魂》播放量超400万次,海外网友的评价与国内粉丝出奇地相似,有海外网友留言说:“虽然没有歌词,但能感受到音乐中的悲伤。”“我仿佛听了一个中国故事,粉红的花朵从树上飘落,人们沉浸在爱情里。”
彭静旋认为,“反差美”可能是古筝“出圈”的原因。闹市街头的外国观众对古筝的关注,最先打破了国内网友的固有观念。传统雅正古朴的古筝演绎出新奇多元的旋律,变得“平易近人”,古筝版的影视音乐《刀剑如梦》、流行歌曲《Mojito》,尤其引发年轻人的共鸣。
“古筝+”是彭静旋音乐作品介绍中的“高频词汇”,“古筝+戏腔”“古筝+rap”“古筝+昆曲”,她尝试加入其他音乐元素,使古筝的旋律更富层次感。
“民乐与潮流的关系就像是两个朋友,过去可能没有什么大的相交,但是在越来越多人喜欢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两者可以结合进行推广。”在彭静旋看来,时下常被提起的“新国潮”正是以传统的东西做底,再融入潮流的元素为形式增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跟上年轻人的脚步。
彭静旋现在还担任法国高等教育署“中国留学生网络大使”,不断通过官网向更多的中外学生分享自己的古筝文化实践。她表示,自己一直有着带古筝环游世界的梦想。“其实有一个大背景在支撑我,国家真的越来越强大了,才让我们留学生有勇气在外国的街头表演。”她自豪地说。虽然疫情影响了她进行更多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计划,但彭静旋目前正在继续进行古筝与电子音乐融合的试验,希望未来能带着让大家耳目一新的古筝原创曲目和中外网友见面。
彭静旋
新国潮
法国街头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