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术之霓虹
——2011年5月9日在第六届东亚茶文化研讨会上的演讲
文/骆芃芃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茶·艺术之霓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像茶一样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将众多的文化现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茶,就象霓虹一样,通过七种颜色把空气、云、雾从天空的一端送到天际的另一端,而这七种颜色,用科学的名词解释叫做“结构色彩”。它们是通过无数个“纳米”的排列组合形成了特殊的结构,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出了色彩。而当它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微小的个体的时候,是没有颜色的,这就是融合的威力和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茶不仅是文化艺术的桥梁;同时也是社会公共关系的桥梁,而茶文化也正是由多种传统文化组合而成的。所以,茶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茶和艺术的交融至关至切,举目可及,唾手可得。
在举行茶事的全过程中,茶和艺术息息相关,活动不论是以茶为主体,还是以艺术为主体,艺术和茶都紧密相连。
1、饮茶环境
室外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室内四壁的中国书画、家具的摆设、绿植的选择,都需要艺术的设计和组合。
我们看到在饮茶环境中,屋内字画如何摆放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包括绿植、多宝格上文物的摆设。(图1)
这是一位日本人在中国的家,环境布置成日式的,而茶具是中国的。(图2)
这是一个4米的凉台做成的茶室,是一个读书的角落。(图3)
2、茶具的艺术品位
沏茶过程中的艺术手法、茶叶条形和茶汤的美,品茶中的艺术享受以及席间的语言艺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发展着。
这是法门寺唐代地宫中皇帝饮茶时用的宫廷茶具,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最完整的、规格最高的茶具。(图4)
这是西藏寺院的茶具,酥油茶的茶具。(图5)
这是日本的茶碗。(图6)
3、茶席之美在饮茶的过程当中,茶席的设计也非常重要。
这是家庭的茶席。(图7)
这是旅游当中的席地而坐的茶席。(图8)
4、沏茶过程中的艺术手法
在沏茶的过程中,艺术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并且发生和发展着。
沏茶的艺术手势。(图9)
多种茶类的沏茶的艺术程序,这是中国的三泡茶。(图10)
这是盖碗茶,这个壶嘴有1米多长。(图11)
5、茶叶和茶汤之美
茶形之美也非常可观。
这是西湖龙井在水中舒展出回归自然的样子,好像又回到枝头上初发时的模样,而这些成茶的造型都是人们亲手加工的。(图12)
6、茶树的栽培与采摘
即便是茶树的栽培与采摘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艺术。
7、茶叶的包装
这个茶叶包装非常讲究,“安吉白茶”是中国书画印大师吴昌硕的手迹,因为他是安吉人,所以用了他的书法。(图13)
图的底衬,是中国明代大画家沈周的笔墨,是个田园风光。这个简单的包装却蕴含着非常深厚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这是斯里兰卡的茶,包装上有明显的狮头标志设计。(图14)
8、茶服饰之美
泡茶时的服饰非常讲究。这是唐代《宫乐图》。那时候一边喝茶一边听音乐,有弹琵琶和吹箫的,服装非常美。(图15)
这是中国非常讲究的泡茶服装。(图16)
二、茶的终极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综合的艺术享受。
种茶、制茶、泡茶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能够喝上甘美可口的茶汤。通过这一过程激发人的潜能并达到一种境界的升华,而这种过程并不局限于一种感官的反应,而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嗅觉艺术、味觉艺术乃至行为艺术的综合体验。很多非常著名的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同时也是很著名的茶人。他们在研究茶和做艺术、做文学的过程中,将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创作出很多绝世的佳品。
这是明代徐谓的草书,写的是《煎茶七类》。(图17)
这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夜帖》。(图18)
文中说苏东坡的一位朋友叫王君,想向他借皇家御用画家黄居寀的一幅画,但是他找了一夜没有找到,才想起来借给别人了,很不好意思,就让他的朋友季常去向王君说情,同时带了一饼团茶送过去,以表歉意。这封信表现了苏东坡的诚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乾隆非常喜欢西湖龙井,他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写下赞美龙井茶的诗句。乾隆二十七年,他再下江南的时候,品尝了用龙井泉冲泡的龙井茶,非常甘美,遂写下了优美的诗句。
宋徽宗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文人皇帝。他古琴弹得非常出色,绘画也很好,还创造了一种独到的书体——瘦金书,很适合在工笔画上题写,同时他还撰写了宋代非常著名的茶书《大观茶论》。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刻下了很多关于茶的印章。(见图19)
中国著名的诗人白居易非常热爱茶,写了很多关于茶的诗,我在这里给大家念一首《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南宋诗人陆游,是我国诗人里诗写得最多的,六十年间写了一万多首诗,其中也写了很多关于茶的诗。
黄庭坚,宋代非常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行书大师。“茶宴”二字是书法墨迹中最早出现的。
唐代怀素《苦笋帖》,佛门中最早出现的有关茶的手迹。寥寥几行写的是茶。(图20)
这是当代画家吴山明的画,他非常喜欢西藏的酥油茶。采风回来后非常难忘,印象很深刻,凭记忆画了《候茶图》,画上摆的是酥油茶,等待客人来喝茶。(图21)
三、在推进茶文化和多种艺术形式共存共融方面所做的实践和努力。
茶在今天,在当下生活当中,与艺术是怎样地结合呢?我本人是从事书法篆刻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很强的相融性、相间性和相互依存性。比如“琴、棋、书、画”;又比如“诗、书、画、印”;他们的关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篆刻艺术和茶文化一样,同样是兼容并蓄的。探索他们之间在精神层面的相通、互补、转化和相互作用,能够使艺术达到一个更为完美、丰富的境界。
将篆刻和书法艺术有机地融入茶文化当中,把印章和书法刻在壶身上、茶饼上、邮票上,让茶植根于艺术。
这是2006年我与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合作的情人节纪念壶。“卿卿子君,悠悠我心”,首次把印章直接放在茶壶身上来表现。过去印章通常是在茶壶底下,作为底款。(图22)
这是2008年中秋节的纪念壶,“人长久,月长圆”,也是把印章直接印在茶壶身上。(图23)
把印章印在茶叶、茶饼包装上。(图24)
这是1994年发行的中国第一套紫砂壶的邮票。上面的印章和后面的书法是我的书印作品。(图25)
将茶文化带入大型篆刻艺术展示活动当中,将篆刻书法艺术和茶文化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深入交流,摸索其艺术的共同规律,比较和探索其异同,能够获取更高的艺术价值。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历次活动中,我们都策划了一些茶事活动。这是2006年与日本二松学舍大学及日本书峰会一起举行的“金石书法茶道兰花——中日艺术家交流会”。会上,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在活动开始时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当时的日本公使井出敬二也出席了活动,中日艺术家在会上进行交流。之后,我给大家演示了中国茶道。(图26)
我给大家讲演功夫茶,讲盖碗怎么拿,怎样的手势,如何端起,怎么去喝,大家都在体会。(图27)
井出公使非常高兴,饶有兴趣。
茶与琴在一起,在唐代就有了这种风尚。唐朝周昉画了非常著名的《调琴啜茗图》。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一边饮茶一边弹古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风尚。(图28)
2004年我在“风雅颂名人俱乐部”举办了“普洱秋韵古琴演奏会”。古琴是最早的琴,普洱茶是能喝的文物,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图29)
200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中华世纪坛和国家大剧院举办了“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
在展览会上设立了茶席。这是展览现场。(图30)在展厅中,我们邀请了全国100位最知名的篆刻家一起来刻《论语》警句100句及《道德经》警句36句。集国学传统于一身,把儒、释、道的主要精神展现出来。“儒”是《论语》,“道”是《道德经》,“释”采用佛龛的形式表现。有一个展厅用纱书写上《论语》全文。这是开放式书斋式展厅,在这个展厅里观众可以一边品茶一边赏石,赏印。这些柜子都是可以打开的,可以随便取阅自己喜欢的书,反复地阅读。其间设立了茶席,供开幕式上大家品茶。国家大剧院开院后第一个展览就是我们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这是阳光厅。这是刚才所说的把一枚枚印章用佛龛的形式表现出来,集中国儒、释、道精神为一身。开幕式当天设立了篆刻艺术交流茶会,所有的艺术家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茶道,一边做篆刻和书法交流。在大剧院展览40天期间,正好赶上奥运会和残运会,每周的星期五、六、日下午3时到5时给大家奉茶,喝茶的人排成长龙。这是开放式展厅,有很多观众连续几天都在这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他所用,可以在这里自己写,自己刻,自己做笔记。
2006年中国篆刻艺术院建院的时候,设立了两个茶席。这是中国唯一的篆刻艺术独立学科建设的一个学院,隶属中国艺术研究院。
会上设立了“战国古玺——普洱铁观音茶席”,因为中国的战国古玺已有3000多年了,而普洱和铁观音有一种铿锵有力的强度感,于是我们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我们还设立了一个“明清篆刻艺术流派龙井茶席”。(图31)
2009年在恭王府我们举办了庭院式的篆刻艺术展。恭王府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王府,曾是和珅的花园,把篆刻艺术与山石、亭台、楼阁和花园融在一起,交相呼应。(图32)
我们把所有艺术家的印章都镶嵌在铜柱上。同时和日本篆刻家协会举办了中日篆刻展。花园的前面展出的是日本篆刻家的作品,结合中国亭台楼阁的元素专门制作的,有一种融为一体的感觉。(图32)
在去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我们在世博文化中心举办了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为了纪念“篆刻”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篆刻艺术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展上也设立茶席。因为室内展厅非常拥挤,没有坐席,观众很累,我们就设立了一个“人性化”的茶席。观众可以随意在我们展厅中慢慢地品茶,慢慢地喝,让人在喝茶过程中体会印章给人带来的美感和享受。(图33)
中国儒学先师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这不仅是中国“中庸”思想的理论体系,其实也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在世界文化呈多元化态势的今天,茶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的交融和互动显得格外有意义。它们将在“和”中求“自我”、“自立”和“自强”;在“和”中竞相争艳,并在“和”中相辅相成。
茶,一座艺术的霓虹。一头连着茶文化,一头连着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头接着中国的文明,一头又系着世界的文明。愿这座桥梁更加稳固,更加宽广和深远。谢谢大家。
骆芃芃简介
骆芃芃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教授。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馆长。曾获“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荣获者。多次举办个人艺术展及参加国内外篆刻书法展览、讲学和艺术交流活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艺术研究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捷克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编著、主编和编辑书籍百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茶
艺术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