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刘文西:把自己“种”进黄土地,用丹青书写黄土情
2021-12-01 09:57:38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8f4e269e6d497cc43bc1943d490feddf.jpg

展厅入口

b80248420cee4cda266bbd46f490ccc4.jpg

《知心话——任立宏大队长》

《秧歌队的一员》

《毛主席和牧羊人》

《黄土情》

《沟里人》

《安塞腰鼓》

本文图片由李韵摄/光明图片

日前,“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和西安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共展出200余件刘文西的美术作品及相关文献、实物资料,力图全面、有序地呈现刘文西作为“人民艺术家”寄情笔墨的一生,借此传递他对陕北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深厚情感。

4837b840bf4e9a7a610a07dccfcf0e56.jpg

《秧歌队的一员》

“我爱上了那片黄土地”

刘文西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他一生扎根陕北黄土地,深入人民,创作出了一批反映陕北革命历史题材和陕北风土人情的优秀作品。他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动的艺术语言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留下了深刻印记,与黄土高原、与陕北人民结下了深厚情缘。

103616f19c68c865f246b9a30ff45e0a.jpg

《毛主席和牧羊人》

1933年,刘文西出生在浙江嵊县一个普通家庭。作为一名地道的江南少年,他是如何与千里外的陕北结下不解之缘的?又是为何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地描绘革命领袖、陕北人民呢?我们力求用展览回答这些问题。

195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的刘文西,怀着对革命圣地的向往,第一次来到了延安,开始毕业创作。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极具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的作品《毛主席和牧羊人》,就是刘文西于1958年延安采风后完成的毕业作品。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这幅作品后说:“文西画我很像。”

eb4fb59953b126ef882046e9630f833b.jpg

《黄土情》

其实,刘文西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他并未当面见过毛主席。那么,他是如何做到“很像”的呢?刘文西在后来的创作谈中说:“我想,要把主席当年的生活表现得很好,除了要很好地学习他的著作、很好地领会他伟大的精神气质外,还需要有实际的体验,尽可能熟悉具体资料,好像自己一直跟在主席身边,什么时候都在场一样,这是很难的,如能做到这样的程度,那样概括起来才是比较有依据的。”我们特意将这段文字放在展厅中,以飨观众。

4163c5dde4d709e6417ed0bcffdfd8c3.jpg

《沟里人》

深入生活是刘文西创作的“法宝”,这一点从画家的创作草稿也可以看出来。一幅经典作品,画家是如何安排人物、如何构图、如何对元素进行取舍的,观众都能通过这些草稿直观感知。作品《历程》《小米香》旁均展出了作品的创作变形稿。观众从中可以感受到,刘文西作为画家捕捉黄土高原特质的独到眼光,以及在与陕北老乡拉话中被激发出来的创作热情。正如他自己所言:“大抵就是一次次实地寻访,我不仅更加崇敬毛主席,也爱上了那片黄土地。”

刘文西将对领袖的崇敬之情与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融入作品,人民和领袖的鱼水情始终是他创作的母题与方向,本次展览的第一单元就将此特点做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毛主席和小八路》《知心话——任立宏大队长》《同欢共乐》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的人民形象也都是来自陕北、来自生活。

73bbe54798294cceba484cc7a7950b58.jpg

《安塞腰鼓》 图片由李韵摄

延安二十里铺有位青年农民叫任立宏,为人忠厚朴实,具有典型的陕北农民特征。刘文西从1958年认识他时就画过多幅速写,1965年再次为他写生,后来他当了队长、书记、社长。通过几十年的认真观察,刘文西捕捉到了他从内心到形象的逐年变化。作品《知心话》表现的是毛主席与一位农民亲切拉话的场景,而那位农民形象就是以任立宏为原型创作的。《同欢共乐》表现了革命领袖和陕北人民同庆节日的喜悦场面。这幅作品中的陕北人民形象,也是他在采风时积累的素材。还有“小八路”李英、与毛主席欢度共和国第一个春节的群众,这些形象都源自刘文西在黄土地上遇到的陕北老乡。

割舍不掉的黄土情

从1957年第一次到延安进行毕业创作算起,刘文西与陕北结缘逾六十年,走遍了陕北的沟沟峁峁,结交了众多农民朋友,正如他所说:“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人民的一颦一笑,都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中。”陕北的黄土地滋养着刘文西的艺术生命,陕北的人民哺育了刘文西的艺术思想。他不仅把优秀的作品奉献给他们,而且与他们一同成长。

在本次展览的第二和第三单元,就展出了诸多刘文西以“人民”为创作对象的经典作品。他们中有往来多年的挚友,有令他牵挂的小朋友,也有许多一面之缘的普通老乡。刘文西用他的画笔描绘出他们朴实的体态样貌,记录下他们真实的生活瞬间。

1980年秋,刘文西到延安冯庄写生,赶到时太阳已快要下山,几位老汉迎面走来,背上压着小山一样的谷垛,和着泥土的汗水在他们古铜色的脸上流淌。刘文西的经典作品《沟里人》正是描绘了这样三位朴实、平凡的陕北农民,真实地刻画出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勤劳,反映出一代代黄土地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本次展览中,我们采用素描底稿与成稿对应展出的方式,让观众了解刘文西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领略大师凝练的笔墨,感受技法对人物塑造的不同效果。

《秧歌队的一员》从尺幅和笔法上都算不上刘文西作品中的优秀之作,甚至不过就是速写本上随意的一张,但正是众多这样的“小纸片”造就了这样一位人物画大家。展览中展出了不少刘文西的“小纸片”。有关于秧歌队的速写,刘文西回忆说:“为了想多看一些秧歌队,专门赶到延安来,我一连跟着秧歌队跑了三、四天,看了十来个秧歌队,将他们生动的场面和观众的情绪尽量记在脑海中,很想画出来。一天跟秧歌跑来跑去,满身大汗,看了一个又赶另一个,尽量不要错过机会。秧歌能表达陕北人民热情、乐观的性格,也是人民文化生活的表现……一到生活中去,确有画不完的强烈感受。”速写本就成了画家记录生活最便捷的帮手,每一页都见证着他创作的勤奋与激情。他认为,“只要经常到生活中去,生活给画家强烈的感受和冲动,画家必然要大量画速写,随时画速写,随时带着速写本……速写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思考生活的过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速写是创作的开始,在大量速写素材中酝酿创作构思。”正是有了这种长年累月素材的积累,他才能创作出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这样的巨幅之作。

穿过展厅中的窑洞,展墙变成了属于黄土高原的土黄色,这是刘文西用连绵的画面为我们构筑的独一无二的“黄土世界”。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由《高原秋收》《黄土娃娃》《陕北老农》《米脂婆姨》等13幅作品组成。从1983年落笔的《高原秋收》算起,历时30余年才创作完成,是刘文西晚年进行的“群像式”创作实践。说起这幅巨作的创作,刘文西表示:“从1957年到2017年,我来到陕西,来到黄土地已经整整一个甲子。我从一个25岁的毛头小伙,变成一个85岁的老汉,是陕北人民——这片黄土地的主人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与动力,是他们勤劳、淳朴、豪放、倔强的性格特征与乐观、向上、善良、热情的精神风貌,展示与表现出的民族魂魄,为我谱就了这幅劳动人民昂首迈向全面小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画卷。也算是我60年来扎根黄土地,深情系人民的一个回报。”

“人民”是刘文西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力量。在数十年的辛勤创作中,刘文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美术工作者如何深入生活、深入人民”这一老问题。他的“深入生活、深入人民”不仅仅是把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陕北老乡当作自己人物画的创作对象,而是真正地与他们交心,将自己置身于陕北的日常生活中,是把自己“种”进了黄土地。在老乡家过年、跟着秧歌队跑演出、被炭火熏晕倒、重走红军走过的草地……刘文西就是通过这样深入到底的体验生活,“自讨苦吃”来抓住人物的内心,体味人物的精神世界,磨炼自己的造型能力。六十年来,刘文西几十次到陕北采风、几乎每年都要在陕北过春节,陕北已成为他精神与艺术的故乡。他说:“越去就越想去,时间长了不去一次,就觉得心里空得慌。遇到春节,我干脆在老乡的土炕上过。我把乡亲当作养育自己的父母,乡亲们也把我当成自己的儿子……”

刘文西用毕生的勤奋努力去理解、去实践“生活是艺术的土壤,人民是艺术家的母亲”这句话,陕北人民也用他们的真挚与热情报以回馈。(作者:魏娜、孟紫薇 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责任编辑:林林

刘文西

丹青

黄土情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