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方寸戏台”扎根山乡 农民木偶剧团送戏25载
2022-08-18 09:21:22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大株村,木偶剧团团长谢帮银(右)和同事一起表演木偶戏(8月10日摄)。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广昌塘坊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保留着《胭脂雪》《满堂福》等30多个传统剧目,于2013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塘坊木偶戏农民艺人谢帮银联系几个同乡戏友组建启新木偶剧团。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周边的乡村都会邀请剧团表演。

  田野、广场、祠堂,木偶剧团走到哪,戏台就扎在哪。25年来,剧团已演出3500余场。小小“方寸戏台”一直扎根于山乡田野,让传统非遗文化在农村传承发展。塘坊木偶剧团也在创排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谢帮银说,只要乡亲们喜欢,我们就一直演下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大株村,村民们在观看木偶戏演出(8月10日摄)。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广昌塘坊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保留着《胭脂雪》《满堂福》等30多个传统剧目,于2013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塘坊木偶戏农民艺人谢帮银联系几个同乡戏友组建启新木偶剧团。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周边的乡村都会邀请剧团表演。

  田野、广场、祠堂,木偶剧团走到哪,戏台就扎在哪。25年来,剧团已演出3500余场。小小“方寸戏台”一直扎根于山乡田野,让传统非遗文化在农村传承发展。塘坊木偶剧团也在创排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谢帮银说,只要乡亲们喜欢,我们就一直演下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大株村,村民在观看木偶戏演出(8月10日摄)。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广昌塘坊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保留着《胭脂雪》《满堂福》等30多个传统剧目,于2013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塘坊木偶戏农民艺人谢帮银联系几个同乡戏友组建启新木偶剧团。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周边的乡村都会邀请剧团表演。

  田野、广场、祠堂,木偶剧团走到哪,戏台就扎在哪。25年来,剧团已演出3500余场。小小“方寸戏台”一直扎根于山乡田野,让传统非遗文化在农村传承发展。塘坊木偶剧团也在创排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谢帮银说,只要乡亲们喜欢,我们就一直演下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大株村,木偶剧团成员在表演木偶戏(8月10日摄)。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广昌塘坊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保留着《胭脂雪》《满堂福》等30多个传统剧目,于2013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塘坊木偶戏农民艺人谢帮银联系几个同乡戏友组建启新木偶剧团。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周边的乡村都会邀请剧团表演。

  田野、广场、祠堂,木偶剧团走到哪,戏台就扎在哪。25年来,剧团已演出3500余场。小小“方寸戏台”一直扎根于山乡田野,让传统非遗文化在农村传承发展。塘坊木偶剧团也在创排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谢帮银说,只要乡亲们喜欢,我们就一直演下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大株村,木偶剧团成员在戏台边吃晚饭(8月10日摄)。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广昌塘坊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保留着《胭脂雪》《满堂福》等30多个传统剧目,于2013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塘坊木偶戏农民艺人谢帮银联系几个同乡戏友组建启新木偶剧团。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周边的乡村都会邀请剧团表演。

  田野、广场、祠堂,木偶剧团走到哪,戏台就扎在哪。25年来,剧团已演出3500余场。小小“方寸戏台”一直扎根于山乡田野,让传统非遗文化在农村传承发展。塘坊木偶剧团也在创排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谢帮银说,只要乡亲们喜欢,我们就一直演下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淇田村,木偶剧团团长谢帮银(右)和同事一起练习木偶表演动作(8月10日摄)。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广昌塘坊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保留着《胭脂雪》《满堂福》等30多个传统剧目,于2013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塘坊木偶戏农民艺人谢帮银联系几个同乡戏友组建启新木偶剧团。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周边的乡村都会邀请剧团表演。

  田野、广场、祠堂,木偶剧团走到哪,戏台就扎在哪。25年来,剧团已演出3500余场。小小“方寸戏台”一直扎根于山乡田野,让传统非遗文化在农村传承发展。塘坊木偶剧团也在创排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谢帮银说,只要乡亲们喜欢,我们就一直演下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大株村,木偶剧团团长谢帮银在组装一个提线木偶(8月10日摄)。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广昌塘坊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保留着《胭脂雪》《满堂福》等30多个传统剧目,于2013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塘坊木偶戏农民艺人谢帮银联系几个同乡戏友组建启新木偶剧团。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周边的乡村都会邀请剧团表演。

  田野、广场、祠堂,木偶剧团走到哪,戏台就扎在哪。25年来,剧团已演出3500余场。小小“方寸戏台”一直扎根于山乡田野,让传统非遗文化在农村传承发展。塘坊木偶剧团也在创排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谢帮银说,只要乡亲们喜欢,我们就一直演下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淇田村,木偶剧团成员在收拾木偶,准备前往大株村演出(8月10日摄)。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广昌塘坊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保留着《胭脂雪》《满堂福》等30多个传统剧目,于2013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塘坊木偶戏农民艺人谢帮银联系几个同乡戏友组建启新木偶剧团。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周边的乡村都会邀请剧团表演。

  田野、广场、祠堂,木偶剧团走到哪,戏台就扎在哪。25年来,剧团已演出3500余场。小小“方寸戏台”一直扎根于山乡田野,让传统非遗文化在农村传承发展。塘坊木偶剧团也在创排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谢帮银说,只要乡亲们喜欢,我们就一直演下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淇田村,木偶剧团的货车在莲塘间穿行,前往大株村演出(8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5平方米的戏台上,启新木偶剧团的演员提着木偶又说又唱,台下观众连声叫好。在江西省广昌县塘坊镇,这支由当地农民艺人组成的草根木偶剧团长年活跃于赣闽交界山区。他们忙时下田,闲时登台,为农村群众送去欢声笑语。

  广昌塘坊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保留着《胭脂雪》《满堂福》等30多个传统剧目,于2013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塘坊木偶戏农民艺人谢帮银联系几个同乡戏友组建启新木偶剧团。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周边的乡村都会邀请剧团表演。

  田野、广场、祠堂,木偶剧团走到哪,戏台就扎在哪。25年来,剧团已演出3500余场。小小“方寸戏台”一直扎根于山乡田野,让传统非遗文化在农村传承发展。塘坊木偶剧团也在创排新的剧目和表演形式,谢帮银说,只要乡亲们喜欢,我们就一直演下去。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责任编辑:林林

扎根山乡

农民木偶剧团

送戏25载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