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倪东侃:用心守护中国传统丝织技艺
2022-10-10 09:42:07
文章来源
北京周报

走进北京东韵丝绸文化艺术馆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织布机:西汉老官山织机、云锦织机、漳绒织机、傣族帘综提花机……

这些织布机的主人是年近五十的浙江大叔——倪东侃。

北京东韵丝绸文化艺术馆馆长倪东侃(张新阳摄) 


终身事业

倪东侃出生于浙江绍兴的桑蚕世家,祖父母是种桑和养蚕的行家里手。他说:“小的时候,我的家乡漫山遍野都是桑树。我每天背着书包,穿过桑树林去上学。”

1991年,倪东侃高中毕业后进入浙江省嵊县第五丝厂工作。当时,国家外汇储备非常紧张,出口丝绸纺织产品能够创汇。“在以创汇论英雄的年代,纺织业发展如日中天,是个前途光明的行业。”他说。

凭着出色的能力,倪东侃在一众纺织工人中脱颖而出,经常被公司派去顶尖的服装企业学习,研究最新的纺织设备。他说:“从进厂的第一天起,我每天都在接受管理方面的培训。虽然我很年轻,但我学得最多。”

三年后,倪东侃被任命为北京国营纺织企业大华分厂厂长。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营企业改制,工人下岗。但是,倪东侃和厂里的老师傅决定留在北京,传承传统丝织技艺。

2015年,倪东侃在北京宋庄艺术区建起了北京东韵丝绸文化艺术馆,展示中国传统丝织文化,与高校、考古所等机构展开产品研发、学术交流、考古研究等多维合作。倪东侃也投身文物复刻工作,专攻古代织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纤维粗细度、染料等课题。

经过多年的积累,倪东侃成为了一名资深的织品修复师。无论是“寸锦寸金”的云锦、“锦绣之冠”的宋锦、“织中之圣”的缂丝,亦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纺织技艺,他都如数家珍,不但了解各类织品的历史起源,也掌握它们的制作流程。

馆内陈列的丝织物品(张新阳摄)


倪东侃说,古代纺织水准远远超乎现代人的想象,古织品臻于至善,要还原复制很不容易。2019年,倪东侃曾参与复制出土于新疆尼雅的“五星出东方锦”,它体现了汉代蜀锦的最高工艺水准。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布料,如果达到每厘米有100根经线,密度就算很高了。但是,“五星出东方锦”长7.5厘米,每厘米有300根经线,纬线每穿过一次就会与经线产生2250个交叉点。倪东侃将所有交叉点编码记录下来,足足写了164页。

他说:“生产这样的织品,制作者不但技术要熟练,内心也要非常柔软,要用心去操作。”因此,在修复这些文物时,倪东侃十分用心。他收集并复原古代的织布机,也是希望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将文物复刻出来,还原辉煌的古代丝织技艺。

挑战与希望

倪东侃认为,手艺需要代代相传。如果没有人传承技艺,后人很难找到回去的道路。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物为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会断定2000年前的古人根本就做不出这么精美的织物。但是,这在当时却是一种普遍的丝织技术。因为技艺丢失,我们无论如何也复制不了。”倪东侃遗憾地说道。

除了技艺失传,从业人员青黄不接,也是倪东侃担心的问题。他说,要想成为优秀的丝织匠人,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先用三五年的时间熟习技术,再用余生静心打磨手艺。从事这一行,收入也并不可观。即便有人能忍受漫长而枯燥的训练,经济压力也会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他说:“如果不注入新鲜血液,传统丝织业将难以为继。年轻人知识结构好。我希望年轻人能够热爱传统丝织技艺,参与进来;利用科技给传统技艺赋能,提高生产效率。这样传统技艺才能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林林

倪东侃

守护

中国传统丝织技艺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