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佳作经验 打造舞台经典(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新征程 新辉煌)
核心阅读
在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科技手段助推文艺形式创新的今天,传承有自的戏曲创作尤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确保剧种本体特色前提下,创造性地发扬戏曲传统,提升艺术品位和格调。
一些舞台艺术获奖作品在主题上深入开掘、在叙事手法上创新表达,既立足艺术本体又博采众长,呈现出更有质感、更有创意、更为多样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
一部作品能否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关键看能不能经得起人民检验。对舞台艺术来说更是如此: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推动作品抵达尽可能多的观众,是创造舞台艺术精品的必由之路。
舞剧《醒·狮》线上直播吸引340多万人次观看;杂技剧《战上海》线下演出近80场,多轮线上展演,单场观众人次达20余万。近年来,舞台艺术持续推出展现人民生活、反映时代变革的新作,受到观众好评。入选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曹禺剧本奖等奖项的戏剧作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深入近两届部分获奖作品以萃取其创作经验,我们或可一窥戏剧创作门径,为推动舞台艺术创作再攀高峰提供启示。
保持艺术特色,汲取传统精华,将当代审美追求注入戏剧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科技手段助推文艺形式创新的今天,传承有自的戏曲创作尤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确保剧种本体特色前提下,创造性地发扬戏曲传统,提升艺术品位和格调。
前不久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奖的福建莆仙戏《踏伞行》,就美在充分彰显中国传统戏曲审美风范。创作者对剧种传统“珍而重之”,又以现代视角“续写”老戏,进而赋予剧目现代精神。《踏伞行》脱胎于传统莆仙戏《双珠记·逃难遇亲》中的一个片段,经创作拓展而成,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传统科介、声腔、锣鼓点等剧种特点。通过拉伞、拾伞、踏伞等传统伞功动作,两位主演把剧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得细腻入微、淋漓尽致,体现出戏曲表演独有的高度凝练的诗意美。全剧戏曲音乐使用了莆仙戏独有的“石狮压鼓”演奏技法,以及伬胡、四胡等特色乐器,质朴典雅,原汁原味。
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标识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民族民间文艺和地域文化,同样可以为当代舞台艺术注入新的生机。同时获得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歌剧《沂蒙山》歌颂沂蒙精神,讲述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军民一心、舍生忘死的抗战故事。该剧在借鉴浪漫主义歌剧和音乐剧创作技法的同时,将重心落在对民族歌剧传统的继承发展、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活化上,风格、结构、唱段设计等方面都富有民族特色,深受观众喜爱。人们熟悉的民歌《沂蒙山小调》贯穿全剧并变格使用,同时与竹笛、唢呐、琵琶等民族乐器相交融,呈现出浓郁的山东地方风情。剧中《等着我,亲爱的人》《爱永在》等歌曲广为传唱,并走入专业艺术院校课堂,成为教学曲目。广西彩调剧《新刘三姐》则传承弘扬了广西歌圩文化,在保留经典唱腔旋律和地方特色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辩证地阐发了“诗与远方”的主题,塑造出新刘三姐形象。
打破思维定式,拓展表现空间,深厚意蕴与创新表达彼此赋能
当前,舞台艺术新作数量持续增长,体现出蓬勃的创作活力和创造热情。同时也有一些作品题材同质化、情节雷同化,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近年来一些舞台艺术获奖作品提供了有益经验。这些作品在主题上深入开掘、在叙事手法上创新表达,既立足艺术本体又博采众长,呈现出更有质感、更有创意、更为多样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
舞剧在这方面的成绩尤为亮眼。过去,我们一般认为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但《永不消逝的电波》打破定式,用独特的编导创意、舞美设计和精湛表演,融汇电影蒙太奇等手法,成功讲述了一个复杂精彩的谍战故事,成为红色题材的现象级作品。舞剧《只此青绿》则另辟蹊径,通过人物的交错叙事、情感的古今交融,赋予宋风雅韵以新的想象力和生命力。此外,这部剧的出品模式也富有启发:出品方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人民网分别是专业的文博单位、文艺院团和权威媒体,三方携手,各展所长,推动作品“美出圈”“火出圈”,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卷人”和“传薪者”。
一些戏曲、话剧作品也迈出守正创新、多元融合的步伐。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传承红色文化,舞台呈现上既有赣南采茶戏传统的矮子步、扇子花、单水袖,又化用皮影、民乐小乐队多种艺术元素,提升了舞台表现力。话剧《三湾,那一夜》取材于1927年“三湾改编”,不同于传统叙事,该剧仅聚焦一个晚上的一次会议,三条线索交错并行,创造出重重悬念,把故事呈现得风云跌宕、引人入胜。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不仅赋予“漏斗户”陈奂生这一经典文学形象以新意,而且为传统滑稽戏增添了厚重质感,让沉寂近20年的常州市滑稽剧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尊重艺术规律,精心打磨作品,推动舞台艺术创作迈向新境界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人民不仅是文艺表现的对象,还是作品的服务对象和评判者。一部作品能否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关键看能不能经得起人民检验。对舞台艺术来说更是如此: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推动作品抵达尽可能多的观众,是创造舞台艺术精品的必由之路。
戏剧界有句老话“好戏都是改出来、磨出来的”。舞台艺术若要出精品,不仅要“磨”,而且要在“持续的演出”中“磨”。如何为作品创造“持续的演出”机会?在文艺产品极大丰富、“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当代舞台艺术工作者不仅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品意识,还要积极提高营销水平、拓展作品传播渠道、主动培育演出市场。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在台上台下的交互中千锤百炼,才能实现戏剧创作演出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自首演以来,票房与口碑俱佳,已完成首轮百场驻演,迄今总演出场次已逾400场,使这一相对小众的舞台艺术门类圈粉众多年轻人。歌剧《沂蒙山》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了首演舞台版、巡演舞台版、重唱合唱版、音乐会简版、歌剧电影版等5个版本,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观赏需求、不同媒介的传播需求。其中,舞台版已演出超过200场。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融合电影特效和戏曲美学,票房突破2300万元,打破戏曲电影票房纪录。在网络平台上,影片播放量已近1600万次,粤剧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随之提升。
舞台艺术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经由创造性地讲述、表演和记录,凝结成经典代代相传,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萃取舞台佳作经验,凝聚创作共识,我们期待舞台艺术不断开拓新境界,打造新经典,推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邵玉烨)
萃取经验
戏剧艺术
舞台经典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