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2月9日讯(记者秦金月)2月8日下午,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走进北京市密云区鼓楼街道,拉开了2023年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的序幕。来自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四位艺术家们为街道社区的居民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艺术温暖生活
乐音环绕密云鼓楼街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提升大众的艺术素养,国家大剧院积极发挥“艺术普及教育平台”的引领示范作用,展现“文艺为人民”的艺术宗旨,2023年大剧院首场公益演出走进了密云区鼓楼街道,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艺术作品为郊区的观众送上艺术的温暖。
在演出现场,一首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亲切抒情、柔美流畅的曲调瞬间拉近了观众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距离,仿佛娓娓道来一般将观众的情绪引入到音乐会中。随后,选自歌剧《弄臣》《茶花女》《图兰朵》《风流寡妇》中的经典音乐选段“女人善变”“饮酒歌”“今夜无人入睡”“圆舞曲”,以及来自德国作曲家舒曼《童年情景》中的“梦幻曲”等作品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音乐审美体验,让大家随着音乐放松心灵、静享惬意;明快动听的《蓝色多瑙河》演绎出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自由奔放的勃拉姆斯《第五号匈牙利舞曲》让观众陶醉其中。
音乐会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演绎也同样富有多样化。取材于民间故事的《梁祝·化蝶》引发观众们的情感共鸣;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快乐的萨利哈》欢快轻松;展现青年爱情的蒙古族音乐《森吉德玛》宽广抒情;展现节日氛围的《步步高》和观众耳熟能详的《瑶族舞曲》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作为公益性的艺术普及活动,为了让观众走进作品、融入演出、体味作品中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格调,在公益演出中,艺术家还向现场观众介绍了所演奏曲目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以及室内乐的相关知识和不同地域间音乐创作的特点。“演讲结合”的方式让观众不仅收获了美的享受,还了解了艺术知识,让大家感受到高雅艺术距离生活其实并不遥远,而是如此平易近人。这正是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临近尾声,《花好月圆》《我和我的祖国》两首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再次点燃了在场观众的热情,引发大家的情感共鸣。
艺术文化惠民
百场公益演出深入基层
据悉,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自2015年推出以来,始终坚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宗旨,精彩纷呈的演出让远郊区的百姓能够接触艺术、感受艺术带给生活的魅力。作为贯穿全年的公益性演出活动,近十年来,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依托剧院驻院艺术团体和艺术家资源,将合唱、室内乐、戏剧及声乐表演等形式的高雅艺术送到百姓身边,将宝贵的艺术资源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不断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已经成功举办700余场,惠及观众达15万余人次。
2023年,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力求做到城区和郊区的平衡分布,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艺术需求,在注重艺术品质的同时发挥公益性的特点,持续为市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演出,为观众们带来优美的高雅艺术享受。
国家大剧院
百场公益演出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