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故宫古琴
2023-04-12 09:33:09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李舫郑娜《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4月12日第07版)

  顾恺之《斫琴图》(局部)宋人摹本。故宫博物院藏

  顾恺之《斫琴图》(局部)宋人摹本。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九霄环佩”刻字。故宫博物院藏

  陶抚琴俑。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古琴曲《秋鸿》图谱册(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黄玉琴式镇纸。故宫博物院藏

  五彩琴鹤相随人物图盖罐。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古琴展。杨致俭摄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故宫博物院藏、辽宁省博物馆藏“九霄环佩”古琴。)


  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


  循着悠远婉转的琴声,习近平和马克龙来到白云厅,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


  现场用于演奏的是一张存世1200多年的唐代古琴,名为“九霄环佩”。根据目前的发现,名为“九霄环佩”的唐代古琴存世共有四张,均为伏羲式。三张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另一张为私人收藏。


  古琴,居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为中国所独有,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近日,记者走进故宫博物院,探访故宫博物院藏“九霄环佩”的递藏渊源以及故宫古琴的研究、保护、活化工作。


  递藏渊源


  “九霄环佩”相传为四川的雷氏家族所制作。这个闻名遐迩的制琴家族前后繁荣了120多年,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三个历史时期,一共跨越三代人,涌现出9位制琴大家,被后人推崇:“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


  故宫博物院藏“九霄环佩”出自名家之手,来自皇室,琴面材质为桐木,琴底为梓木,鹿角灰胎,葛布为底,材质精良,蚌徽、红木轸、白玉足,护轸为紫檀,等级极高,铭刻丰富,传承有序。


  历代名家收藏更为这张古琴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一个有记载的藏家是晚清民初时期的叶赫那拉·佛尼音布。他是慈禧太后的族侄,从小跟随祝安伯、孙晋斋、李湘石、黄勉之等古琴名家学琴,后来还教授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先生学习古琴,是中国古琴传入现代欧美的开端。


  其后,递藏者中的知名人物有“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溥侗一生酷爱戏曲,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可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人,且本人悉心钻研,刻苦练功,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溥侗喜欢古琴,每逢春秋佳日,便会约上朋友到西山大觉寺小住,携“九霄环佩”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使人顿入绝尘脱俗之境。


  溥侗故居位于故宫东华门外的“大甜水井胡同”,想必当年也响彻“九霄环佩”的琅琅琴声。故居靠近王府井大街,100年时光荏苒,当年的土地上早已矗立起北京新的文化商业地标。繁华的商业中心复建了部分四合院以及展示溥侗艺术生活品位的“十王府”,让大家得以感受这个时代对文化艺术的尊崇。


  “九霄环佩”藏入故宫博物院之前,还曾藏于刘世珩、刘晦之等人之手。刘世珩是清末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刘晦之则是晚清重臣刘秉璋之子。


  刘晦之是民国时期的收藏大家,尤其是龟甲骨片和青铜器的收藏,世间罕有其比。据统计,现存中国大陆的龟甲骨片总共9万余片,其中源于刘晦之的有2.8万片。甲骨学上重要巨著《殷契粹编》选中并编释的1595片甲骨,全部来自他的收藏。在上海的新闸路上,刘晦之建有专门存放收藏品的“小校经阁”,其内藏书达10万册之多,以明清精刻为主,亦不乏宋元古本。想必,那张旷世珍品“九霄环佩”当时也在此陪伴过这些千年典籍吧。


  在可追溯的100多年里,“九霄环佩”辗转多位藏家,转徙北京、上海这两座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现在的主人——故宫博物院。1952年,当时文化部文物局郑振铎局长主持收购,将“九霄环佩”划拨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


  丰富收藏


  古琴的发轫,可以上溯至上古尧舜时期,至今有3000多年历史。


  传世琴器中年代最久的便是唐琴。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四张唐琴,除了“九霄环佩”为盛唐雷氏作品外,“大圣遗音”“玉玲珑”为中唐雷氏作品,“飞泉”为晚唐雷氏作品。


  在唐宋之前,古琴的形制多以圣人命名,如伏羲式、神农式、师旷式、仲尼式。明代以降,由于更多文人参与古琴制作,且多以亲近自然为人生追求,因此古琴的外观造型和形制命名多取法自然,如蕉叶式、落霞式等。


  古琴不同于其他乐器,几乎每张名琴都有专属名字。如“春雷”“飞泉”“清籁”“九霄环佩”“龙门风雨”“万壑松涛”等,大多描绘古琴的声音特点。以“九霄环佩”为例,“环佩”是中国古人佩于腰上的玉制饰物,相碰时能发出悦耳的叮当之声。


  古琴的魅力不仅在于声韵,更在于文化。《琴史》中讲:“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约正心。”前两则是琴的材质与工艺,后两则是弹者的技艺与情感。四美俱存,可感动天地人神。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古琴因其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一直是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相伴的富有精神意蕴的器物。


  历史上也不乏雅好古琴的封建帝王。唐代制琴名家辈出,琴文化发达,与隋唐时期古琴艺术的发展分不开,加之唐明皇重视音乐,所以有了古琴制作技艺与音乐的繁荣。宋元时期,琴与文人的关系空前密切,从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


  明清两代琴学兴盛,紫禁城中同样弦歌不辍。有明一代,诸帝均雅好古琴。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同样关注古琴,他们搜集、赏鉴、珍藏了大量名琴。古琴在明清两代帝王生活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古琴一直作为韶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国家大典中,在紫禁城中又有着更为庄重的意义。除了古琴本身,仿琴式的各类器物也大量涌现,形成宫廷生活中的独特趣味。


  故宫博物院作为建立在明清宫廷基础上的博物馆,继承了两朝皇室的丰厚收藏,再加上故宫博物院建院后的不断丰富,形成了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古琴收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古琴88张,唐、宋、元、明、清时代序列完整,佳器列陈,而且还收藏与古琴有关的琴谱、琴箱、琴桌等珍贵文物。


  无论是古琴收藏,还是相关的学术研究,故宫都可谓首屈一指。已故中国古琴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郑珉中认为,中国古琴收藏以故宫博物院所藏时代最早、品相最好、数量最多,且成系统,是研究中国古琴艺术最为重要的实物依据。


  保护活化


  在古代汉语中,“琴”这个词,即专指古琴,足可见古琴的特殊地位。


  中国古琴艺术不仅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多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形式之一。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公认的人类共同的重要精神财富。


  古琴演奏家陈金龙认为,古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古琴乐器实物,属于有形的、静态的物质遗产;一部分是古琴艺术,属于音乐范畴,是无形的、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其他乐器相比,古琴典籍浩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尤其是明代印刷术蓬勃发展,留存了300余套传承有序的古代琴谱,需要重视、发掘、整理和创新。


  古琴曲谱只记指法,不记录音高和节奏,后世琴人仅凭纸面曲谱无法直接演奏,因而产生了“打谱”工作。所谓“打谱”,即根据古琴曲原意,结合古谱记录的指法和音高,由打谱者进行二度创作,重新组织节拍、勾勒音乐情绪。“打谱”工作对打谱者要求极高,须精熟古琴之传统演奏、古指法考证、版本研究,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长期以来,故宫博物院一直推动古琴的研究、保护和活化工作。


  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故宫宫廷音乐戏曲研究所所长王跃工介绍,古琴的表面多是中国传统大漆工艺,对保护和陈设有着较高要求。故宫是古琴收藏“大户”,历代对古琴都有保护。88张古琴都有保护箱。以前主要是保存在地面库房,上世纪90年代随着地下库房的建立,保护进入恒温恒湿状态。此后通过对档案的梳理、完善、注册,进一步完善了古琴的保护和管理。


  2019年,故宫博物院提出了“四个故宫”的建设体系,即“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认为,让故宫博物院藏文物活起来,让故宫博物院藏文物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当代文物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


  2019年底,故宫博物院历史上第一次推出古琴展,使得原来藏于深宫的历代名琴得以系统地与公众见面。该展览共展出11张古琴,唐、宋、元琴各1张,明代古琴2张,清代古琴6张。唐琴为“大圣遗音”,宋琴为“清籁”,元琴为仲尼式琴,明琴为“龙门风雨”和仲尼式琴,清琴为“万壑松涛”“飞龙”“残雷”等。


  为配合古琴展,故宫博物院还从文物库房拿出琴盒、琴谱,复原了古人抚琴的场景,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古琴的保存与使用,为公众呈现了一个更为多面的古琴文化世界。


  作为参与筹备展览的专家之一,故宫特邀古琴专家、故宫学校客座教授杨致俭同时也是故宫古琴研究和活化的参与者、推动者。近年来,他基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古琴文物和宫廷造办档案,复制了多张名琴;对故宫博物院藏古琴曲谱进行研究、整理、打谱、弹奏、灌录唱片,使冰冷的曲谱复活起来;编撰古琴教材,创新运用古代琴谱和现代视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古代斫琴典籍记载:“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可见,无论是新制琴还是老琴,都需要经历长期使用方能使琴音臻于佳境。无论是苍劲、古朴、沉雄,还是松透、恬静、圆润,古琴体现的神韵、精神、气度,不断接续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脉,源远流长。


  从古琴研究到古琴保护,从古琴复制到古谱复活,从古琴演奏到古琴教学,故宫博物院的古琴及其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认知,鸣响出新时代的大雅正音。


  ■延伸阅读


  “九霄环佩”古琴


  中国现今收藏的所有古琴当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的“九霄环佩”。“九”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至高”之意。琴名中的“九霄”指的也是极高的上空、仙界;“环佩”是中国古人佩于腰上的玉制饰物,相碰时能发出悦耳的叮当之声。


  “九霄环佩”斫制匠心独运,制作精良;发音九德兼备,尽善尽美;藏者名家如云,流传有序……这一切,使得它成为举世闻名的国宝。目前“九霄环佩”一共存世四张——


  ▶▶▶故宫博物院藏


  琴体通长124厘米,隐间114.2厘米,额宽21.8厘米,肩宽21.2厘米,尾宽15.4厘米,厚5.8厘米。琴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紫漆,面底多处以大块朱漆补髹,发小蛇腹断纹,纯鹿角灰胎。龙池、凤沼均作扁圆形,腹内纳音隆起,当池沼处复凹下呈圆底长沟状,通贯于纳音的始终。蚌徽,红木轸,白玉足镂刻精美,紫檀岳尾。护轸亦为紫檀木,可能是清代广陵派琴家徐祺所装。


  琴底龙池上方篆书“九霄环佩”琴名,下方有篆文“包含”大印一方。池左行书:“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琴足上方行书:“蔼蔼春风细,琅琅环珮音。垂帘新燕语,苍海老龙吟。苏轼记。”凤沼上方有“三唐琴榭”篆书长方印一方,下方“楚园藏琴”印一方。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琴体通长123.5厘米,肩宽23厘米,尾宽15厘米,厚5.6厘米。琴面为桐木斫、琴底为梓木斫。原漆为黑色,漆光尽褪,色如栗壳,褪漆处露红地。蚌徽,鹿角灰胎,通体发蛇腹兼牛毛断纹。圆形龙池,长椭圆形凤沼,纳音微隆。雁足、琴轸均系红色玛瑙石制成。


  琴底颈部、龙池上方阴刻大篆书“九霄环佩”4字琴名。龙池左右两侧镌刻有南宋周必大行草书铭文,曰:“雷氏斫之,肇自开元,冯氏宝之,不知几传。我非知音,而理可言,心主于内,手应乎弦。故声和可以仰马,意杀形之捕蝉,岂特此哉。大则歌《南风》,小即治箪父,举不出于斯焉。”款署为“嘉泰元年四月辛丑平园老叟周必大书”。龙池下部阴刻一“中和之气”篆书印。


  ▶▶▶辽宁省博物馆藏


  琴体长122厘米,宽21.2厘米,中唐,漆木制。七弦,十三蚌徽。红木轸、足,紫檀岳尾。朱红色漆,局部有重髹的膘色。面呈上拱弧形,底部扁平。头部为半弧形,项部从头至肩略呈凹弧形;腰部两侧各为内弯两内凹弧形,两凹弧交界处呈尖角峰状凸起;尾部亦为弧状。面有牛毛断纹,底有冰裂纹加小蛇腹纹。底部有圆形龙池,椭圆形凤沼。龙池上方阴刻“九霄环佩”四字篆字琴名,龙池下方刻方框宽“清和”二篆字方印。腹内有假百衲纹。


  ▶▶▶香港私人藏家藏


  龙池内刻有“至德丙申”(唐肃宗元年)隶书腹款,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篆书“九霄环佩”,是为琴名。龙池、凤沼间有两枚方印,一为“清和”篆印,一为“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内填金漆。


责任编辑:林林

故宫

古琴

“九霄环佩”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