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民画展”在青岛举行。此次展览展出的160幅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近年来中国农民画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纵览这些参展作品不难发现,它们既散发着浓浓的原生态的“土味儿”,又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火热生活——《环境好生态美》《美丽渔乡象山港》表现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喜人成果,《红土地》《古寨春满园》描绘了风景如画、恬静优雅的田园风光,《彝乡仙果奔小康》《小康路上又丰年》记录了乡村振兴的美好瞬间和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生动足迹。这些既充满原生态气息又颇具专业艺术水准的作品,彰显了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中国农民画全新的艺术风貌,昭示着一度被商业化浪潮过度影响的农民画艺术,正在重新回归民间性并焕发出新的艺术活力。
回顾历史,大规模的农民画创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不同于如今的美术创作,当时画农民画是一种由国家倡导、主流媒体推动、农民广泛参与的群体性艺术活动。从1958年起,全国先后有100多个县开展了有组织的农民画创作,典型者如江苏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河北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陕西户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上海金山等,形成了新中国文艺史上独特的美术现象。
改革开放后,农民画的发展进一步趋于多元化,形成了特征鲜明的地域性画派画风,如以抽象浪漫著称的束鹿农村壁画(编者注:此处的“束鹿农村壁画”为美术史上的概念)、延续了现实主义和写实风格的户县农民画(编者注:此处的“户县农民画”为美术史上的概念)、以现代主义风格见长的金山农民画。
21世纪以来,农民画的创作主体日趋多元化,除了原来的农民画师,大学老师、职业画家甚至外国艺术家,都开始参与农民画创作。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许多农民画创作进入商业化运作的轨道,农民画的风格和内容开始跟着市场走,而不再跟着创作者的内心走。
过度商业化导致农民画规模化生产复制盛行,带来的结果是千画一面、原创性缺失、作品艺术水准下降。过度商业化还导致创作主体多元化。创作主体多元化虽然扩大了农民画传承者的队伍,丰富了农民画的艺术形式,但也带来不少问题,比如很多创作者并非生活在农村,脱离农业文化语境的创作,割裂了农民画的文化根脉,造成一些农民画作品原生性不足。另外,一些农民创作者,缺乏专业指导,创作观念落后,绘画语言贫乏,作品缺乏创新性,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任何艺术都有其存在的独特环境。一种艺术,脱离原来的社会土壤,就会丢失原本的文化基因,导致形式的内卷和异化。客观地讲,导致农民画陷入转型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审美、实践、创作形式、表现主题等各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民画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实践价值、社会价值的发挥。
在此情形下,农民画何去何从、如何转型?
作为一种诞生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农民画蕴含着中华文明礼俗交融的情感内质,具有稚拙、天真、艳丽、生动、原生、空灵的艺术魅力。它既是中华民族独特艺术思维、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的艺术表达。不管创作主体如何变化,农民画的创作者都应坚守艺术初心,农民画创作都不应脱离生产生活一线。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国农民画是一种基于多元审美和身份互动,处于持续变化中的文艺形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农民画创作者应致力于从不同视角抒发生活激情,表达艺术感受,用作品为不同社会群体进行审美对话搭建桥梁,如此既能延续农民画大众参与的创作形式,又能进一步强化中国农民画的人民性特征。
从创作内容看,描绘农业生活和农村文化景观,反映农民、农村、农业的变迁是农民画始终不变的内容。新中国每一次社会变革,每一次文化和经济转型,都会投射到农民画作品中。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和农村迎来了又一次转型。这种转型会让农村的社会结构、生产结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同时也为农民画的转型、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从宏观层面看,为乡村振兴赋能,提振农民的文化自信,应成为新时代农民画创作和发展的行动指南。从微观层面看,农民画创作技法、创作视角等的改变要跟得上农村社会变迁的速度,农民画作品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总之,诞生于乡土中国、植根于民间文化、与乡村社会的变迁紧密联动,既是农民画特殊的文化基因,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显著特征。农民画的当代转型应在日新月异的新农村建设中找到落笔处、发力点,在发现乡村之美中重拾艺术灵感、重建情感依托,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大环境中赓续基因。
(作者:牛乐,系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农民画
基因根脉
民间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