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十年来,“不问出身,只看项目”;推动作品“在演中改,在改中演”——
国家艺术基金:撬动艺术生态变革
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
“国家艺术基金设立10年来,共立项资助各类项目7116项,其中,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1234项、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项目1283项、美术创作项目484项、传播交流推广项目1161项、艺术人才培训项目922项、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2032项。”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设立1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明亮用一组数字亮出国家艺术基金10年来的成绩单。数字的背后,不仅是成绩,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艺术领域治理方式现代化的探索。
激发艺术创新创造活力
云南曲靖的胡群山是个业余摄影爱好者。为重温抗战历史,她想拍摄一组反映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作品,但缺乏创作资金。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没想到竟然获得了资助”。随后,胡群山在中缅边境寻找滇缅公路的踪迹,拍摄出1万多幅作品,其中100幅作品被国家艺术基金收藏。
国家艺术基金从设立之初,申报主体就面向全社会,不分国有民营,不分单位个人,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资助,这极大地激发了艺术创新创造的活力。
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歌剧《大汉苏武》剧照光明图片
福建省漳州市芗剧团复排芗剧《保婴记》时,制作舞美需要30多万元。作为基层院团,漳州市芗剧团的创作经费一直十分紧张,别说30万元,就是3万元,剧团当时也难拿出。
幸运的是,国家艺术基金运行的第一年,《保婴记》就获得了资助。项目资金解了漳州芗剧团的燃眉之急,《保婴记》制作了新版舞美,舞台立刻清新灵动起来,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各种奖项。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国家艺术基金更是为当地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以内蒙古为例,10年来,内蒙古地区共获得资助项目187项,申报主体覆盖市盟县旗各级国有和民营文艺院团,艺术研究院所、高校、文联组织和艺术家个体,立项资助类型涵盖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训、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和美术创作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资助下沉到了基层一线演出团体,比如关注乌兰牧骑的“小戏小品”编剧人才、蒙古族舞蹈表演创作、“一专多能”型表演创作艺术人才培训等项目,为提升各级乌兰牧骑队员的业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艺术基金‘不问出身,只看项目’,激发了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提升了他们创新创造的活力。”内蒙古艺术剧院院长李莉说,10年来,内蒙古地区青年创作人才项目共立项36项,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共立项19项,这些项目为内蒙古发现和培育了一批具有创作潜质的优秀文艺人才。
提高艺术领域治理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艺院团的创作,从选题到经费,主管部门拥有最终的决定权。“我们院团长,本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创作,可为了申请创作经费,我们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打报告、找领导’上,因为最终排什么戏、经费投多少,往往由领导说了算。”一位院团负责人这样描述曾经的情形。
国家艺术基金设立后,文化行政部门从具体的项目评审和资金运用中抽身,把项目的评审权、资金的分配权交给专家——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据了解,国家艺术基金已建成由8000多位艺术专家、管理专家和财务专家组成的专家库,从立项评审到项目验收,主要由这些专家完成。
曾任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的唐跃,深切体会到国家艺术基金带来的这种变化。“以前,省直院团拍什么戏,得先上报给厅里,厅里批准了,再拨款给院团。本应是‘裁判员’的文化行政部门,当起了‘运动员’,参与到具体创作中。”唐跃说,有了国家艺术基金,文艺院团可以直接申报项目,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人。
过去,艺术创作资金往往只在文化系统内部“体内循环”,非国有院团及个人很难获得资助。同时,文化行政部门即便有心“管天下”——所有文艺院团都给予资助,但苦于资金规模和相关限制,而只能“管脚下”——先照顾下属单位。这样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资金管理链条长、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
王明亮说,国家艺术基金采取科学、规范、专业的“项目制”管理方式,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引导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和创新手段,推动了各级各类艺术机构、单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转变固有的艺术活动组织方式和惯性思维,树立精品意识、成本意识和绩效意识,全面提高项目策划能力、计划实施能力和预算编制执行能力,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精品创作提供有力支持
不久前,舞剧《沙湾往事》举办了创排十周年庆典演出。十年来,《沙湾往事》巡演了近300场,足迹遍布北京、上海等60多个城市。“《沙湾往事》能有今天的成绩,跟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密不可分。”《沙湾往事》总编导周莉亚感慨地说。
十年前,周莉亚还是个青涩的舞坛新人。她与同为新人的韩真一起创作的《沙湾往事》,起初并不被业界看好。后来,《沙湾往事》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4次资助,在演中改,在改中演,终于成为舞剧经典。
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舞剧《沙湾往事》剧照光明图片
以前搞创作,一旦得奖,很多剧目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没有持续的打磨修改,自然难出精品。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创作者变得心浮气躁。周莉亚道出创作者的无奈:“创作者都想把作品打磨成精品,可没有外部支持,创作者很难专门拿出大量时间打磨一部剧,大家得为生计奔波啊。”
国家艺术基金为精品创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十年来,《沙湾往事》演出了近300场,也修改了近300遍。”周莉亚说,“大到灯光音乐,小到每一个动作,我们都是改了再改,改完觉得合适就留下,觉得不好继续改。”
同样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多次资助的歌剧《大汉苏武》目前也在不断修改中。“刚开始修改是为了完成国家艺术基金的任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作品打磨修改渐渐变成创作者的行动自觉。”《大汉苏武》导演陈蔚说,“在对作品的一次次打磨中,我们不仅磨掉了作品的缺陷,也磨掉了自己身上的浮躁。”
当受资助的艺术家们,一个个静下心、沉下身,艺术生态开始发生悄然变化。比如,在资助剧目作品研讨会上,专家们的溢美之词少了,批评和意见多了,有的专家甚至对作品“吹毛求疵”。“要搁以前,作为主创,肯定觉得面子挂不住,但现在我们对批评和意见都坦然接受,因为每一次修改,都能让作品增色不少。”陈蔚说。
艺术生态的变革催生出更多优秀作品。据统计,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中,有49部作品入选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有38部作品荣获“文华大奖”,均占获奖总量的80%左右。
王明亮表示,下一步,国家艺术基金要创新资金来源,推动设立省级艺术基金,引进社会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要创新资助方式,不断探索优秀奖励和匹配资助等资助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创新成果运用,建设优秀作品资源库、优秀艺术人才资源库、高水平专家资源库,搭建交流提升平台、服务共享平台、宣传推广平台,推动资助成果在更大范围共享。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0日13版)
国家艺术基金
撬动
艺术生态变革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