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在曲子戏里,遇见敦煌
2025-01-02 09:06:29
文章来源
甘肃日报

  作者:杨堪旺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的民族在此聚居,不同的民族文化又在这里相互交融碰撞,绽放出绚烂多彩的文化之花,而敦煌曲子戏,便是绽开在艺苑里的一朵瑰宝。

在曲子戏里,遇见敦煌

  

  敦煌壁画《舞乐图·初唐》局部,临摹图。(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敦煌曲子戏起源于隋唐、五代甚至更早。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的“敦煌曲子词”“敦煌变文”和“小调”当是敦煌曲子戏的鼻祖,而曲子戏正是它们的发展。它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于清雍正年间,因有大批移民迁入,敦煌曲子戏又吸收了西北秦腔、眉户以及甘肃各地曲子戏、民歌中的各种曲调、艺术成分,在单一的说唱基础上,经过与敦煌民间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剧目、演唱形式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亦称“小曲戏”“小调戏”“老眉户”等。2006年,敦煌曲子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敦煌曲子戏的角色主要有生、旦、净、丑四大类,乐器主要有三弦、板胡、二胡、扬琴、笛子等,表演形式主要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舞台表演有文武场面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欢快,走得漂亮,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


  地摊坐唱俗称“清唱”,它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也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即可入座献唱。


  敦煌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作品主题多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富有教育意义。有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题材的,如《磨豆腐》《小放牛》《打草鞋》《于大娘钉缸》《织手巾》等;有反映群众婚姻爱情题材的,如《老换少》《兰桥担水》《放风筝》《大保媒》等;有反映神话传说故事的,如《闹书馆》《刘海砍柴》《卖道袍》《八洞神仙》《打灶》等;有反映历史故事人物的,如《访白袍》《麦仁罐》《花亭相会》《小姑贤》《怒沉百宝箱》等,十分精彩,久演不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文化”。作为一种地方文化遗产,敦煌曲子戏是敦煌地区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反映的是当地的民俗风情、劳动场景、爱情生活,乃至语言音乐等。其语言也都是从群众的日常用语中提炼出来的,顺畅、自然、上口、形象。且多用敦煌当地方言演唱,其道白更是使用方言,精练,简洁。


  “岁月流沙踏作尘,喧嚣历史乐留痕”。为了保护传承敦煌曲子戏,近年来,政府扶持,民间团体、艺人们一面积极排练,参演传统剧目,一面组织把老艺人唱的调子做成统一的曲谱,为老调赋上新词,实现“老调新唱”,真正做到了在继承中发展。


  “茫茫大漠谣,悠悠敦煌曲”。而今,敦煌一些民间乐班还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为中外游客演唱敦煌曲子戏,敦煌曲子戏不仅传播着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也成为对外宣传敦煌的一张名片。(杨堪旺)


  原标题:在曲子戏里,遇见敦煌


责任编辑:林林

敦煌曲子戏

敦煌壁画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