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拥有最广泛的境外机构网络,资产规模达到22.27万亿元。不过独占外汇业务禀赋的中国银行也因外汇业务违规等连收监管罚单,在国有大行中,违规问题最严重。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乱象持续“亮剑”,坚持不回避、不遮掩,市场整治毫不手软。9月2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前7个月,共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239家次、责任人1664人次,罚没款合计5.94亿元。
“强势监管”是近几年银行业监管一个真实的写照。8月8日,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一季度,银保监会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1735份,罚没总计59.41亿元,罚没金额超过了之前10年的总和。其中,银行业监管领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8888份。处罚机构4432家次,处罚责任人员5305人次,作出警告3421家(人)次,罚没合计54.88亿元,责令停业整顿1家,取消任职资格450人次,禁止从业365人。
经过持续整治金融市场乱象,风险由发散趋于收敛。银保监会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始终保持整治金融市场乱象的高压态势,持续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从严打击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保障行政处罚执行到位,确保行政处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发挥了行政处罚警示、教育及惩戒作用。
被罚1800万 中国银行在国有大行中被罚金额最多
针对金融监管的具体情况,发现网近期对2019年上半年银行业系统的处罚信息做了一个梳理。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日期为准),2019年上半年包括银监会、银监局、银监分局在内的银监系统针对银行开出近1400张罚单,开出的罚单数量与2018年上半年的1600张有所减少;罚单金额累计3.8亿元,与2018年同期的13亿元相比缩水了70%。
从受处罚情况来看,国有大行是所有银行类别中,受到处罚最多的。据发现网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国有大行因各种违法违规收到银保监会罚单298张,罚单金额为7171.25万元。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收到罚单数量最多,共计82张,罚单金额为1610.62万元。不过罚单金额最多的则是中国银行,罚单金额共计1806.56万元。
2019年以来,银保监会扎实推进“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银行保险机构违法违规存量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增量问题得到有力遏制,问题机构处置取得突破,重点风险化解成果持续巩固,尤其是亿元级的天价罚单情况没有出现。不过,在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以及宏观经济持续调整的背景下,银行业违规问题依然不少,防微杜渐,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面前,坚守风险底线是商业银行应对不确定性的“定海神针”。
屡屡被外汇局点名 中国银行外汇业务违规成常态
在传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中,中国银行拥有最与众不同的历史意义。1912年2月成立以来,先后行使央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专业银行等职能。在1949年之后,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的外汇,进行贸易结算、侨汇和非贸易外汇业务。到目前,中国银行是国内商业银行中拥有最广泛的境外机构网络的银行机构,这也是中国银行有别于其他三大国有银行的禀赋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在中国与全球经贸往来更加紧密的背景下,中国银行在服务国家战略中逐渐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了国际化经营能力,拓展了境外机构布局,发展了与全球接轨的产品体系,并逐渐形成了与外国金融机构合作及竞争的能力。
独占外汇业务优势的中国银行可谓是顺风顺水,资产规模全球化发展是中国银行与生俱来的基因、百年传承和积累的特色。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22.2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0%。实现营业收入2,767亿元,同比增长10.02%。
海外业务布局方面,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的海外商业银行业务利润总额为48.09亿美元,对其利润的贡献度为21.34%。海外分支机构553家,覆盖57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累计跟进重大项目超过600个,提供授信超过1400亿美元。
外汇业务禀赋保障中国银行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外汇业务违法违规问题也屡屡被国家外汇局点名。
最新的一次是9月16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西省分局公布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吉汇检罚〔2019〕4号、5号、6号、7号)显示,中国银行吉安市分行、中国银行吉安市吉州支行、中国银行吉安市青原支行存在未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银行庐陵支行存在未按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吉安市中心支局分别对其责令改正、警告,处以罚款合计36万元。
实际上,外汇业务违规对于中国银行而言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发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因外汇业务违规收到外管局罚单30张,被罚金额累计344.3万元。
净息差低于同行 资产质量改善不大
除了在合规经营上屡屡违规被点名之外,中国银行在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上并不占优势,尤其是盈利能力明显低于建设银行等其他国有大行。
利息收入一直是银行金融机构一项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即便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息收入也依然是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从业务细分角度来看,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末,中国银行的利息净收入1816.84亿元,同比增长5.35%,占营业收入的65.65%,非利息收入950.49亿元,同比大增20.32%,占比34.35%。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银行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利息净收入与营业收入的走势出现不一致。今年营收出现加快增长的同时,中国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却出现增幅放缓。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的生息资产规模比2018年上半年增长了8.02%,平均利息收益率提高了9个基点,利息收入规模为3653.64亿元,增长10.65%。另一方面,计息负债规模比2018年上半年的平均值增加了8.03%,平均付息率则增加了15个基点,利息支出规模达到1836.8亿元,显著上升16.43%。
资产与负债规模扩张基本同步,但是由于今年付息率上升,导致净利息收益率只有1.83%,下降了5个基点,利息净收入仅增长5.35%。净息差为1.71%,远低于工商银行的2.13%,以及建设银行的2.12%。
此外,中国银行的资产质量改善也不明显。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758.9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0%。但是拨备覆盖率却由年初的181.97%,下降至177.52%,低于建行的218.03%和工行的192.02%。资本充足率方面,中国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但是低于建设银行等同行机构。(发现网记者罗雪峰 周子章)
中国银行
国有银行
银行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