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轻型化发展的路径
2020-03-30 10:19:40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变化需要,我国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提出向轻型化发展转型。经过几年发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依然存在资产分布不合理、管理模式不适宜、风险体系不完善、经营理念不到位等问题。

  

  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分布不合理,不良资产占比较大。一是资产分布不合理。制造业、批发业等传统行业在银行信贷资产中占比较大,而电子信息、旅游、文化和新型科技产业等轻型产业占比较少。对于银行业来说,传统产业相比轻型产业信贷风险更可控、收益更丰厚,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调整升级,轻型化产业将快速发展,轻资产将成为企业主流运营模式,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向轻型化转变,把握轻型产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和风险特征,不断进行产业投向的调整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如果不能在轻型产业中拓展信贷业务,银行业务会在原有饱和的传统市场中举步维艰,就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需要。二是不良资产占比较大。近年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先后爆出真实的不良率水平,这说明银行体系或许有的问题尚未发现。另外,虽然我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基本稳定,但由于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和我国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对商业银行的转型会带来潜在的风险与挑战。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86%,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413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3881亿元,其中,损失类贷款3894亿元。

  

  (二)管理模式不适宜,网点分布缺乏规划。一是组织架构不适宜。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采用总分行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具有管理层多、部门分工过细、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基层点少服务面广等特点。传统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轻资产、轻运营、轻管理和低成本等轻型化特点不匹配,不能顺利完成我国商业银行轻型化转型。二是网点分布缺乏科学规划。各商业银行网点没有科学规划,总体布局不合理,每家银行都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能更好地兼顾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和为客户服务的实际需求,各自为政,分布不合理,有的地方出现金融资源供给过剩,有的地方出现金融服务真空,不能很好地满足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对网点的合理化需要。单一的网点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传统网点功能应主动适应轻型化转型发展需要,相关配套资源与配套机制应及时跟进,否则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三)风险体系不完善,绩效考核不够精准。一是认识不到位。近些年来,国内多家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市场定位的不同,不断完善了收益与风险的模型。但是总体来说认识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总行对于经济资本管理,有了高度重视,并且近些年来不断加强风险计量的科学性,大数据技术和区块链思维的引进,使得风险计量在技术上有一定的突破;但各分支行由于受到传统组织架构影响,信息失真严重,各分支行经济资本计量认识不够充分。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有的支行网点员工年龄偏大,接受新的事物能力较慢,特别是一些乡镇银行更是如此。二是模型计量不精确。由于经验和历史数据的匮乏,我国一直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而信用制度的不健全会影响风险计量的准确性。许多分支行计量模型过于粗略,不能根据业务条线和部门的不同作出分类,例如: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根据抵押物的不同,明显风险系数不同,但是目前分支行的计量标准并无明显差异。同时,国内缺乏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风险计量的对比性和权威性。三是绩效考核不够精准。任何一个政策的落地,都需要基层部门的执行,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从上而下的绩效考核标准,是推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体系建设的一大举措。由于KPI考核与经济资本管理挂钩,而KPI与员工的工资水平直接挂钩,并且一些高管重视KPI(关键绩效指标),从而忽略计量风险。由于领导素质的不同,导致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良莠不齐。

  

  发展的路径

  

  (一)构建轻型资产体系,稳步提高资产质量。一是构建强大的轻资产业务体系。首先,要进一步聚焦零售金融,大力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和资本占用少的小微金融、“三农”金融及消费金融等业务。在中、后台管理中,将轻经营模式与轻资产业务、轻业务流程与轻组织架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零售业务体系更轻。其次,将低风险权重、低资本消耗业务作为营销重点。主动调整资产结构,特别是对存量到期资产的经营要高度重视;通过运用资产证券化等经营手段,提高资产周转率,实现存量轻型化。再次,应重点打通商业银行表内外、行内外和境内外资金往来渠道,构建起全新的同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和金融产品链,这不但能降低对重资产业务的利润依赖,而且能为同业客户更好地创造价值,让整个经营体系变得更轻。二是稳步提高资产质量。提高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永恒的主题,更是商业银行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想实现向轻型化成功转型,就必须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一方面,对于存量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制定“一户一策”清收方案,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清收不良贷款,做到应收尽收,对于在清收不良贷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同时商业银行要做好贷后管理工作,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密切关注贷款客户财务变化情况,对贷款风险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贷款损失;另一方面,对于新增贷款,认真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要正确处理好安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防范信贷风险与降低贷款成本的关系、银行可持续发展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在风险管理上,要突出管控实质性风险。同时,变被动防控风险为主动管理风险,不仅以争取效率做到风险关口前移,更采取切实可行有力措施,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二)加快改革管理模式,实现高效科学管理。一是扁平化管理。传统商业银行具有机构层级多、运营成本高的特点。运用扁平化管理,可有效缩短信息的反馈时间,减少不必要岗位和部门重合性。部门之间工作的推脱就会减少,大大提高银行工作效率。扁平化管理相比总分支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平级管理。每个员工的汇报对象就直接是部门负责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的多余传递渠道,保证了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二是合理配置金融资源。银行监管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情况,做好统一规划,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使基层网点合理有序。商业银行在选择网点时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如何实现现有网点的区域覆盖,就是在成本和客户资源两者之间做出适当的折中措施。建议适度增加网点数量,适当缩小网点面积。伴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银行的智能业务比重越来越大。大而不实的网点将会被众多小型智能网点取代,带来的是更高的效率。三是创新轻型网点模式。在布局上,对现有高成本、低效益、布局重叠的老网点进行轻型化改造,提升其资本投入产出率;在市场尚未成熟且具有发展潜力的街区,新建轻型网点抢占市场。在经营模式上,要依托智能化优化服务流程,一般不设高柜,现金业务以自助服务为主,控制房屋面积;在满足内控合规要求的前提下,适度精简岗位设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流程,以便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在业务模式上,以轻型网点周边的大中型网点作为中心网点,与轻型网点建立人员统筹、业务协同和考核联动等管理机制。中心网点则为轻型网点提供后备人员、专业指导、集中运营支持,轻型网点将中心网点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形成互惠互利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应采用“试点—总结—优化—推广”的建设思路,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围绕客户的核心诉求并结合本行的实际情况,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轻型化模式。

  

  (三)强化基层理念教育,完善评级考核体系。一是根植理念教育。根植轻型化发展理念教育,从基层抓起。无论是科学的计量体系还是丰富的金融产品设计,都需要从基层业务员认真落实,这样成效才能显现出来。需要加强基层员工的经济资本理念,通过培训宣讲、内部考核的方式激励员工在思维上有所改变。针对老职工,也需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对待,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也不要搞一刀切,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轻型化发展理念教育。二是加强监测分析。对于贷款业务进行详细划分,从业务条线和信贷种类的上,分别作出划分。例如:根据行业的不同,计量经济资本风险的指标并不一致;根据抵押物的不同,风控模式的计量更是不同。提高经济资本计量管理,可以从第三方平台上,如一些信用评级机构和优质中小企业平台上关注一些业务的拓展,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三是加强绩效考核。发放贷款前,管理人员都应严格按照客户的评级标准,贷款方式和期限进行严格把控,防止业务人员为了KPI,不按要求放贷。对于贷后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对客户进行实时定位服务,降低资本风险,降低坏账风险。对于坏账的处理,需要进行原因分析,追究管理责任,对于达到业务操作的员工应该奖励。在考核机制上,围绕轻型化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的作用,在薪酬分配上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彻底打败吃“大锅饭”现象。

  

  (四)创新构造营销模式,加强品牌创建营销。一是创新营销思路。传统的网点营销模式,都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市场经济新时代,如果不去主动营销自己,“酒香也怕巷子深”。银行基层员工应转变传统的甲方思维,走出网点,主动营销。商业银行应创新营销思路,有效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首先,在零售金融领域,从单纯产品销售转向全面金融服务,要成为客户金融需求的统筹供应商和管理者,并覆盖客户的整个资产负债表。其次,在公司金融领域,要成为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整合者,通过先进的交易银行体系和创建投商行一体化模式,实现融资向融智的转变,实现从贷款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和财富管理者的转变。再次,在同业金融领域,创建资金链式管理与闭环运营模式,要成为大资产管理平台的搭建者,实现由资产持有者向资产交易者和资产经营者的转变。二是加强品牌创建营销。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向轻型化的成功转型,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加强创新自己独特品牌,并做大做强。首先,在产品研发方面,要建立健全业务创新机制,围绕拳头产品,提高创新效率,快速构建起集营销和服务流程等为一体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其次,应依托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打造“智慧银行”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客户界面的便利化和智能化,使电子渠道与物理渠道高效运转、完美融合,客户随时随地实现金融服务无缝对接。再次,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轻型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结合本地区具体实际情况和本机构经营管理特点,开发出独特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并加强营销,为商业银行实现轻型化成功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周子章

银行

存款

银行业务

金融市场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