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疾病是导致中国居民家庭贫困的首要因素,因病致贫问题在农村地区更加突出。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增强农村居民健康保障问题尤为重要。金融部门作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主力军,如何运用经济手段合理调节资本的运作,弥补当下社会保障不足,为农村居民的健康提供进一步保障,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农村居民健康风险
(一)人口老龄化,健康人口占比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老年人口增多,居民患慢性病等疾病的风险随之加大,居民总体健康水平将被拉低,健康风险的脆弱性将加剧。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受自身经济能力弱、社会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老龄化使他们面临的健康风险更大。
(二)医疗开销大,医疗费用支付能力弱。当前,在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中,除生活必需品外,医药和医疗用品已成为多数家庭最大支出项目。近年来,“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居民增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总体上仍然处于偏低水平,较城市居民仍存在很大差距。人行铁岭中支对277户农村居民家庭的调查显示,有77%的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不到4%。与农村居民的低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昂贵的药品价格以及动辄数万、数十万元的高额医疗费用,对于收入有限的农村居民家庭来说,这无疑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
(三)医疗保障政策不完善,医疗费用负担重。一是新农合报销比例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绝大部分农村居民都已经参合。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能给予的报销比例不高,导致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调查显示,277户被调查居民中,有71户在2018年获得了新农合报销,报销金额总计37万元,仅占其全部医药费用的20%左右。二是商业医疗保险参保率低。商业保险市场中,专门针对农村居民设计的保险品种少之又少,而大众普通保险产品,多数存在保险病种限制多、保费高、理赔少、理赔手续繁琐等问题,在收入有限的农村居民中,参保率很低。在被调查的农村居民家庭中,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家庭只占约11%,且在参保的家庭中,一般仅有1至2人参保,全部家庭成员都参保的基本没有。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
(一)健康人口占比低导致乡村振兴缺乏内生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居民本身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他们自强不息、发展生产,才会从乡村内部为经济振兴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如果农村居民中存在过多不健康的人口,其整体劳动能力和生产创造能力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乡村振兴缺乏足够内生动力。
(二)因病致贫导致乡村振兴潜力不足。健康保障不足容易诱发因病致贫,而贫困家庭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教育,大多难以培养出优秀人才,人才缺乏反过来又将制约经济的发展,以至于最终形成教育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农村地区教育缺失引起的人才缺失,将从根源上影响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
(三)忧虑未来导致乡村振兴活力不够。从当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驱动力,在外部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增多的情势下,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家庭收入的提升,还取决于未来家庭开支是否存在后顾之忧。健康状况的脆弱性、医疗支付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医疗保障的欠缺性,促使农村居民对未来充满忧虑。在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64%的人表示对家庭成员未来的医疗状况感到忧虑。基于这种忧虑预期,84%的受访者表示,将抑制当前的消费,未来尽可能增加储蓄。消费受到抑制,即代表经济发展的主驱动力受到抑制,乡村振兴也很难激发出真正的活力。
相关建议
(一)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提升农村居民自身医疗支付能力。一是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所在,产业兴旺,农村居民收入才能持久增长。应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积极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降低“三农”信贷准入门槛,并立足区域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探索特色产业金融服务和信贷模式创新,加大特色产业信贷投入。二是金融支持教育扶贫,提高农村居民劳动技术能力。教育扶贫旨在消除精神贫困,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战略性工程。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延伸金融服务网络,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流程。政府部门应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为贫困户贷款提供增信支持,同时,出台专项信贷扶持政策,推动金融资源向教育部门倾斜。
(二)探索医疗信贷业务,缓解医疗资金支付难题。针对商业医疗保险先垫付后理赔的支付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开拓保单质押融资市场,推动开展商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针对金融行业在医疗贷款业务方面的缺失问题,积极探索金融行业与医疗行业之间的合作,开发建立“金融+医疗+社会保障”的新型合作模式,由金融机构提供适宜的信贷产品,医疗保障部门提供融资担保,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信贷支持,使金融资金的运作效率和医疗统筹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以充分发挥,缓解农村居民在短时间难以支付过高医疗费用的问题。
(三)改进保险机制,增强保障功能。鼓励和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拓展农村医疗保健市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保险市场潜力巨大,保险机构可在充分考虑农村居民医疗保险需求及购买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各类适宜的医疗保健保险产品,提升农村居民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加速推进公共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报销比例,扩大可报销药品范围,降低报销门槛,推进全面实现医保即时结算,增强农村居民抵御健康风险的能力。完善农村居民大病医疗保险保障政策,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负担。加大对农村地区保险政策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农村居民对相关政策的认知程度,增强投保意识。
金融
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