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务贡献股份行“半仓”收入
2020-04-03 11:00:19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多家股份制银行日前披露的2019年年报显示,在金融科技驱动下,零售转型不断深化,零售业务成绩亮眼。同时,疫情对银行零售业务的客户引入、线下交易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多家银行拟推出新举措应对疫情冲击。

  

  科技驱动零售转型

  

  得零售者得天下,当前零售业务已成为各大股份制银行竞争的主要业务条线。从营业收入占比和利润贡献度来看,多家股份行的零售业务已占据“半壁江山”。

  

  2019年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实现税前利润664.17亿元,同比增长14%,占该行税前利润的56.7%;营业收入达1447.22亿元,同比增长15%,占该行营业收入的53.66%。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为799.73亿元,同比增长29.2%,占全行营业收入的58%;零售业务净利润达194.93亿元,同比增长13.8%,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69.1%。光大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6.78亿元,比上年增加81.67亿元,增长17.56%,占全行营业收入的41.17%。

  

  部分以对公业务见长的银行也在零售业务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绩。截至2019年末,民生银行集团零售贷款总额为14129.24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1823.79亿元,增幅14.82%;浙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1596.62亿元,连续4年保持50%以上的增速;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459.70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54.36%。

  

  在零售业务取得较快发展的背后,是各家银行以持续提升金融科技能力作为支撑的效果。例如,浙商银行根据各类真实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特点,持续推进金融服务模式的迭代创新,利用AI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构建特定生态场景,推出手机银行语音转账、语音搜索、OCR识别、智能推荐、增金智投等智能化应用。民生银行打造个人手机银行5.0全新版本,接入远程银行,全面提升线上线下协同服务能力,上线开放式用户体系,支持他行用户注册使用民生银行零售线上平台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半径。

  

  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称,在全球数字化进程提速及互联网重塑消费者行为的背景下,零售业务转型亟需整合自身优势,革新业务模式。数据化分析能力将是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有利于银行了解客户行为、完成客户群体画像,定制服务,深耕已有客群;通过更精准的广告投放、客户宣传,发掘潜在客群。

  

  多举措应对疫情影响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零售业务尤其是信用卡业务带来了较大影响。

  

  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疫情对信用卡交易量、资产质量在短期内都有较明显的影响。信用卡和个贷的还款能力、意愿都在下降,2月份信用卡和房贷、小微逾期率同比大幅度提升。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交易结算下行,影响信用卡、借记卡的业务收入;发债、资管项目投放因为疫情期间的隔离,而导致尽调难以进行,业务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

  

  谈及今后的策略,田惠宇强调,今年中间业务在财富管理、信用卡、资管业务、托管、投行和金融市场等六个领域寻觅到新的机会。

  

  光大银行副行长曲亮称,光大信用卡将从六方面着手来应对疫情冲击。一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延后还款措施;二是推出阳光惠生活APP5.0版本,研发“在家生活”系列服务;三是推出阳光集结号,与合作方在大旅游、大健康、基础性消费等领域为后疫情时期业务的恢复性增长提前做好前瞻布局;四是推出数字营销新模式,使获客沿着低成本、可持续的新模式、新路径推进。五是推进暖心工程,通过系列措施保障BPO合作方在疫情时期合作得更加稳定;六是推出天使计划,使得疫情时期专属的广大医护工作者能够得到光大信用卡更好、更暖心的服务。

  

  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整体看,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将受到中间业务收入下降拖累而出现放缓,估计在9.2%左右。在疫情逐步受到控制后,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类业务量将逐步恢复,更多线上、线下交易需求将重新启动,企业和居民其他各类金融需求将同步回暖,中间业务收入有所提升,这有利于二季度后净利润增速的提升。


责任编辑:周子章

银行

银行业务

金融

零售业务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