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国有银行2019年年报日前悉数出炉。整体而言,2019年六大行净利润稳步提升,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不过,展望今年,各大行仍将面临净息差进一步收窄态势的压力,银行资产质量也将不可避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从银行业绩发布会释放的信号看,应对疫情挑战,各大行已经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并将及时研判形势,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在防控风险的同时,加大对重点行业、地区和领域的信贷投放支持。
业绩稳步增长 净息差走势承压
整体而言,2019年,六大国有银行净利润稳步提升,累计实现净利润总额1.12万亿元。国有大行规模座次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工行以显著优势稳居第一,邮储银行以高达16.48%的增速“领跑”增幅榜。
具体来看,工行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2亿元,同比增长4.9%;建行实现净利润2667亿元,同比增长4.74%;农行实现净利润2129.24亿元,同比增长5.08%;中行实现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4.06%;交行实现净利润772.81亿元,同比增长4.96%;邮储银行实现净利润610.36亿元,同比增长16.48%。
利息收入仍是支撑大型银行利润上行的动力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年报数据显示,除交行得益于资产负债结构的持续改善,净利息收益率同比提升7个基点外,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银行的净息差分别有5至17个基点的收窄。
与此同时,大行普遍认为未来净息差将呈现行业性下行趋势。一方面国内利率市场化推进导致LPR下降,使贷款收益水平相应下降;另一方面,银行负债端降成本成效仍有待观察。
“2019年建行净息差下降了5个基点,今年依然会下降,大概率在10个基点左右。”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坦言,2020年既要面临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又要管控存款成本,压力较大。
中行副行长孙煜表示,当前内外部经济环境确实对银行净息差带来较大压力,与主要同业相比,中行受海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相对更大。一是国内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对人民币资产收益带来影响。二是美联储重新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对集团的外币资产收益带来影响。
银行将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发力来应对压力。交行副行长郭莽表示,未来交行需要降低非生息资产占比,巩固息差改善的趋势,重点做好客户综合收益的提升与管理,同时通过抓结算、抓流量,做好负债量价均衡发展,以应对贷款利率下行对息差的影响。
农行副行长张克秋表示,农行将从两个方面加大对净息差的管理,一方面着力服务实体经济,按照央行深化LPR改革的要求,切实完成存量贷款LPR定价的转换。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净息差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发力,提升贷存比、个贷占比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同时合理安排资产的久期重定价周期和速度。
资产质量夯实 疫情影响可控
除业绩稳健增长外,不良率持续下降也是2019年六大行业绩表现的共同特点。其中农行不良率为1.40%,下降19个基点,降幅最大,其余五家银行不良率分别降低2至9个基点不等。
不过,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今年银行资产质量冲击已有所体现。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银行业平均不良率微升0.05个百分点。多家大行负责人表示,今年银行资产质量受疫情影响已成定局,其中零售业务影响较大,预计不良贷款率将有所回升,但在银行多举措防控下,资产质量有望保持总体稳定,整体影响有限。
交行副行长侯维栋表示,从行业维度来看,零售批发、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客户受到了疫情直接影响,经营管理严重承压,制造业、房地产业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大。从区域维度来看,湖北地区受冲击最大,华东、华南等经济较为发达、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较大的地区,资产质量同样承压。从客户维度看,个人客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受到影响程度较大,其中信用卡业务新增业务方面受影响最大。
建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称,建行内部对疫情的冲击做过压力测试,测试显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总体可控。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冲击还需要继续观察,但有信心不良贷款率不出现大幅上升。“小微企业贷款前两个月逾期率虽然有所上升,但目前市场流动性充裕,银行也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3月逾期率已明显下降,预计全年逾期率虽会略有上升但能保持相对稳定。”靳彦民称。
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当前农行已利用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涉及的十万亿量级的贷款逐户逐笔进行量化的场景分析和压力测试,重点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地区和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同时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基于量化的逐笔、逐户分析判断,我们认为疫情对农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是可控的。”张青松强调。
工行行长谷澍表示,在疫情不利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本身有足够韧性,国内市场很大,货币政策等各类宏观政策都还有空间,可以促进中小企业恢复生产。从银行角度看,近些年来工行的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财务指标稳健,目前有接近5000亿元的拨备,不良贷款消化处置能力较强,各方面有利条件为保持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资产质量的稳定提供支撑。
加大信贷倾斜 力撑实体回暖
从六大行年报来看,2019年,各大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对公贷款方面,持续对制造业、交通基建等领域进行信贷投放,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
2019年,农行全年新增实体贷款1.27万亿元,再加上地方债等投资,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2万亿元左右。2019年,工行制造业贷款(还原不良处置后)增加近1200亿元,余额达到1.45万亿元,保持市场第一;先进制造业成为制造业贷款增长的主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分别增长至33%和37%,分别较年初提升2.09和2.01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12月末,中行境内制造业贷款余额13079亿元,占全部对公贷款的22.47%。与此同时,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是中行信贷投放重点,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实现新投放2000亿元。
交行总行位于上海,2019年,交行强化服务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在体制机制、内部资源配置方面都做了相应的倾斜和调整。“2019年,交行在长三角区域的新增信贷资源投入占比大幅度提升,这个区域信贷增长约占交行三成以上,利润贡献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资产质量也比较好。”交行董事长任德奇表示。
展望2020年,各大行对于上述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投放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也将紧随“新基建”等热点,强化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虽然疫情对信贷投放带来一定影响,但是多个银行目前已经提前做好了相关的项目储备。
交行副行长吕家进表示,下一步要准确的研判形势,针对新冠疫情发展,及时调整业务策略,“我们提前布局了2020年度的资产项目储备工作,目前来看项目方面明显优于上年。”交行将紧密对接服务国家的战略,在健康医疗、民生服务补短板领域进行布局,在5G、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在线消费这些领域积极打基础,寻找新的业务机会。
中行副行长林景臻表示,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信息,2020年我国将完成铁路、公路等建设投资2.6万亿元。中行将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信贷投放力度,特别是积极支持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地区和交通枢纽建设,目前已跟进储备京雄高铁、渝昆高铁、北京地铁、成都天府机场等重点项目165个。2020年全年新投放将保持近年的增长水平。他还表示,在制造业信贷投放方面,中行将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贷款投放;另一方面将加强对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的信贷支持,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助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同时,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优化信贷结构。
工行副行长王景武在谈及2020年信贷投放结构时表示,工行将加大新型基础设施融资支持。围绕国家在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国家储备体系等领域的改革深化,增强对优化产业架构、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快提升对物联网、5G技术、数字技术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服务水平,强化对未来经济增长核心动能的支持。
国有大行
银行
银行业绩
金融市场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