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焕新”商业银行角色 提前锁定物联网或是机遇
2020-04-20 12:59:51
文章来源
中国经营网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DC/EP)目前已在部分银行进行内部测试。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人士表示,当前网传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未来随着数字货币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重要参与方,不仅承担的角色会发生升级改变,技术、渠道、场景建设以及风险管控多个方面或都将受到影响。

  

  数字货币还未落地发行

  

  4月17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人士称,数字货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数字货币体系在坚持双层运营、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并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央行数字账币已小范围落地,苏州市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在4月完成央行数字账币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月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账币的形式拿到手。

  

  针对四大行关于数字货币测评的进展,《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了四大行,不过各家银行对于这一业务都三缄其口。

  

  4月3日,央行在北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将采用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的运行体系,商业银行将作为数字货币推行的重要参与方。

  

  谈及在数字货币发展过程和应用生态中,银行充当的一些角色,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保管员”“推销员”“分销员”“场景建设者”四种类型。

  

  “‘保管员’即央行作为货币发行机构建立中央银行发行库,而商业银行需要保管和储存拥有的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推销员’即数字货币要让用户接受,银行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分销员’即数字货币类似商城运营体系,央行将数字货币给到银行,银行再给到用户,实际上类似分销工作;‘场景建设者’即数字货币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和场景结合起来,而场景的建设是需要商业银行自己去挖掘的。”何飞向记者解释称。

  

  我国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向商业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发放数字货币,再由这些机构将数字货币投放市场。在这一模式下,央行与商业银行在角色分担方面都起到了哪些作用?

  

  对此,兴业研究高级分析师郭于玮告诉记者:“在这一模式下,央行仅给运营机构提供发行、结算等服务,客户管理、电子钱包运维、交易执行和监测等职能都由运营机构承担,既能够避免中央银行与市场机构直接竞争,减轻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现有经营模式的影响,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运营机构在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方面的优势。”

  

  依托场景建设的零售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目前的报道看,在做测试的银行于内部设计了一些场景,这说明场景搭建在数字货币发展中的重要性。”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数字货币的发展将给银行业务带来多重影响。但多数受访者都重点提到了,对依托场景建设的零售银行业务的影响。

  

  郭于玮告诉记者:“我国的数字货币需要广泛运用于零售场景,这要求每秒可处理的交易数量较高,有较高的扩展性和并发性,技术要求较高。”不过其也表示:“数字货币使用较现金更为便利、快捷,这可能使央行数字货币的变化幅度和变化频率高于现金,增加了预测流动性漏损的难度。此外,为了引导将数字货币主要运用于小额零售场景,避免与存款形成竞争,可能需要对其使用额度进行一定的限制。”

  

  在何飞看来:“数字货币替代的是M0(流通中的现金),数字货币应用会冲击银行现金业务,不过目前银行现金业务占比不是特别大,因此影响有限。而以现金业务为延伸的零售业务会受到较大影响,数字货币小额支付加场景应用需求的特点,可以为银行零售业务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多元化的发展方式。”

  

  另外,在支付方面,数字货币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较大。郭于玮表示:“数字货币的落地,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可能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与现金相比,客户能够更为便捷地获取央行数字货币。这可能使流动性波动的频率变高、速度加快。同时,数字货币将提高支付结算的效率,缩短结算时间,尤其是在跨境支付结算中能够帮助交易双方克服时差的影响,降低跨境支付结算的成本。”

  

  此外,从现金业务延伸的其他方面看,还存在一些挑战。“比如,之前银行在网点、硬件等渠道建设方面会做很多投入,而现金业务完全电子化之后,用户转场手机银行APP等线上渠道,那么银行之前的硬件渠道建设也将面临转型的考验。”何飞表示。

  

  物联网技术或成抓手之一

  

  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归根结底还需要技术的支撑。

  

  东吴证券的证券分析师郝彪认为,数字货币的发展会涉及相关IT系统改造升级,包括发行、流通、管理三个环节。郝彪指出,在发行环节,国有大型银行目前主要是内部自研,不考虑农商行的话,仅200家股份制、城商银行和外资银行未来IT系统改造和升级需求空间预计约20亿元;在流通环节,针对POS机、ATM等硬件设备,以及大型商户的ERP等软件系统的改造,以POS为例预计改造规模达65.7亿元;在管理环节,终端硬加密、pki系统和加密机需求量将增加,尤其加密机需求量与交易流量成正比,未来交易量上来的话,仅金融口对加密机的需求就有望翻倍。

  

  同时,在技术方面仍存在挑战。“目前央行没有预设技术路线,各家银行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各展所长。但另一方面看,每家银行也都需要去摸索对数字货币运转更有利的技术,可能增加试错成本和推广时间。”何飞表示。

  

  此外,数字货币落地后,反洗钱规则、风控技术和手段等是否需要相应地调整,都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数字货币发展,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参与,也是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企业等多方势力角逐。

  

  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在发展数字货币过程中,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亦非常重要。对此,何飞表示:“商业银行可以与物联网终端企业合作,物联网技术未来会成为数字货币应用过程中很重要的技术,包括目前提到的数字货币不需要连网、在线也可以使用等,这些都与物联网技术发展有关。因此,提前锁定物联网终端企业,跟其开展合作,或许是银行发展数字货币的抓手之一。”


责任编辑:周子章

银行

数字货币

银行业务

金融市场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