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建议,建设“中国版开放银行”。他认为,我国有超5亿人口及千万小微经营者,构建开放银行模式,改变传统的线下服务模式,能有效实现新的需求。
疫情发生以来,受非接触式服务需求,银行数字化发展迅速,线上视频评议、全自动化审批放款、远程“面对面”办业务等等,越来越多的银行主动拥抱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金融科技或者数字银行作为重要转型方向。
银保监会也发文提到,“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在全国范围特别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加强线上业务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
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为传统银行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其具有开放银行的思维和理念,银行金融服务迎来数字化经营能力的考验。
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执行所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也提出,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合作的开放银行模式,可以让银行更好地融入用户场景、触达小微这样的长尾人群,双方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精准扶微。
65%的商业银行布局开放银行
开放银行是近年以来广受关注的金融科技新业态,是传统银行经营理念与战略思维的新升级。
与银行以往的信息化进程不同的是,开放银行不只是简单地把银行业务搬到网上去,而是利用开放 API 、SDK等技术实现方式,通过银行与第三方机构间的数据共享、银行服务与产品的即插即用,将银行服务嵌入到客户的细分场景,为不同的客户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产品服务,进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用户体验,实现双方或多方的合作共赢,共建开放的生态系统。
开放银行可理解为一种平台合作模式。
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兴起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2018年7月,浦发银行率先推出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随后不久,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都明确开始打造开放银行。
2018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陈立吾针对开放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带来的新特点、新变化,就如何引导开放银行规范发展提出了意见。
陈立吾指出,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设置开放银行的服务红线,明确允许开放的信息接口类型、服务范围等关键要素,推动开放银行更好地支持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要求强化风险管理,构建开放银行的安全体系,引导开放银行规范发展。
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 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要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借助各行业优质渠道资源打造新型商业范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和发展格局。
面对日趋严峻的行业竞争,银行急需找到与客户互动的新渠道,让自身成为客户工作和生活场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开放银行正是给银行业打开了一扇构建数字化生态的大门,使之能通过场景化服务重新与客户建立联系,成为数字化新生态中的中坚力量。
在刘尚希看来,开放银行是数字化趋势下的新模式:嵌入第三方场景,实现“银行无处不在”。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65%的商业银行布局开放银行平台与合作伙伴深入开展合作,逐步探索以用户为中心 ,通过“开放”与共享打造银行生态圈。
探索中国版开放银行的“范本”
“开放银行是大势所趋,是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需要紧跟趋势变化,主动应对市场同业竞争和挑战,调整战略布局,形成自身竞争优势,逐步由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宋科表示。
开放银行是数字化趋势下的新模式。在开放银行平台上,银行需要走出传统领域,在不同的场景中为客户提供服务,从“单兵作战”到共同协作,专业化、精细化、协作化将是未来银行业服务的标签。比如,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开放银行的招商银行,创新探索了“自建生态+金融服务主动走出去”的“两条腿开放”方式。
通过探索开放银行模式,商业银行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通过与具备流量和场景的外部机构合作,将金融产品和服务嵌入合作方的应用程序和场景中,可以更加直接触达更广大的客户群,输出产品及服务。
同时,开放银行将产品服务布放至拥有互联网流量入口的渠道,嵌入客户的生活、生产场景中,为客户提供全新的金融服务,不断丰富生活类功能,满足客户需求,符合移动化趋势。还让更多用户能享受到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化。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借助于开放银行模式实现更好地服务企业客户,尤其是小微企业客户,克服小微贷款评估成本高、风险高等发展瓶颈,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不久前,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基于2万家小微企业调研数据的分析报告,约七成受访小微市场主体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运营,约五成预计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0%以上,约八成面临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同时,有七成受访小微企业表示只要资金链不断,就对生意回暖有信心。
因此,如何对小微企业实现精准放贷是银行面临的难题。对此,银行一直在积极探索更好的模式。不少银行和金融科技平台正试图通过互联网信贷联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走向金融的普惠之路。
“银行通过开放银行的模式进入网络消费、数字生活的场景,服务小微和大众金融消费者,成为中国特色开放银行的最佳范本。”宋科认为。
刘尚希则认为,当前,我国处于金融服务短缺状态,银行业亟需通过提升金融科技能力进行差异化转型,再加上我国领先的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业方面的巨大潜能,以上方面都需要通过开放银行的生态体系来释放。
建设开放银行成熟体系仍需努力
刘尚希指出,我国虽有不少银行在探索开放银行模式,且有的已卓有成效。但从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化金融的长远目标看,我国在开放银行的发展方面,还需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则表示,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将近5000家银行,未来转型之路还很长。
开放银行全新的业务模式也对开放银行平台提出诸多挑战。比如在安全性及数据保护方面,更多风险在信息安全技术、风控能力等节点暴露,需要行业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在连接效率上,伴随银行合作伙伴数量增多,接口标准化、技术协同化重要性凸显,平台需要帮助合作企业便捷部署、提升连接效率。
“完善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鼓励银行业与金融科技企业深入合作,建设中国版的开放银行。”刘尚希建议,要在政策上支持开放银行构建,激励银行业善用我国金融科技领先和更本土化的优势,快速发展技术能力。
比如,发展线上服务能力和数字风控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大力推动银行业部署下一代分布式金融信息系统,建设性能稳定、智能化运营的开放式系统架构,为开放银行建好硬件底座;激励推动银行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进行深入合作等。
刘尚希还表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开放银行体系建设框架,建议基于我国的开放银行实践样本,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建设与开放银行相关的各类规范体系和技术标准,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银行
金融服务
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