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愿)讯,结构性存款迎来万亿元大幅度压降,中小银行仍是“主力”。
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10.83万亿元,降至略低于2019年9月末的顶点水平(10.85万亿),较5月末的11.84万亿元下降超1万亿,而5月压降规模仅3009亿元。
具体来看,6月压降的结构性存款仍是中小银行占“主力”,中小银行共压降约7740亿元,大型银行压降约2370亿元,5月中小银行压降的结构性存款规模超过整体降幅;从类型来看,6月压降的单位结构性存款占大部分,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共压降7720亿元。
事实上,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到,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上涨速度最快,压降速度也最快。
“今年以来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比重上升明显,说明在疫情影响的经济环境下,中小银行揽储压力较大,加上中小银行普通存款揽储能力本就远不如大型银行,只能通过发行结构性存款缓解负债端压力。”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此前表示。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也表示,从结构性存款的市场分布看,中小银行由于品牌优势不足,更依赖结构性存款等高息揽储工具,一旦监管直接约束其规模,则可能造成部分存款客户流失至其他银行。
6月中旬,财联社记者从多位股份行人士处获悉,对于结构性存款压降的指标为,在2020年9月30日前压降至年初规模,并在2020年12月31日前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截至2019年12月末,结构性存款余额为9.60万亿。
“近期银保监会就银行机构结构性存款违规展业问题下发专项文件,要求银行科学审慎设计结构性存款,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避免银行机构盲目提升存款成本。”6月19日,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介绍。
6月期间,包括北京银保监局等多地银保监局下发结构性存款相关文件,要求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压降本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并将总量控制在监管政策要求的范围之内。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随着结构性存款压降、金融“套利”行为的减少,将有利于提升货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效率。
结构性存款
中小银行
存款余额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