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行网点裁撤力度未减。近日,银保监会网站一连公布了多家银行关停支行和分理处的批复公告。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数据注意到,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共有近1000家商业银行网点“关门谢客”。
在金融科技的倒逼下,虽然银行网点关停看上去是大势所趋,但也有专家直言,银行物理网点存在是必要的。素喜智研特约研究员、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慧网点将成为未来网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银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浪潮下,智慧网点的落地,既是一种行业发展的趋势,也体现出商业银行主动拥抱科技。但相比物理网点,智慧网点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物理网点应当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幅度提升客户体验,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与关系维护。
网点规模加速“瘦身”
各家银行在年报中也披露了物理网点的关停情况。
记者查看部分银行近年的年报发现,银行网点数量呈现连续缩减的趋势,以工行为例,2016年至2020年各年度末,该行营业网点数分别为16429个、16092个、16004个、15784个、15800个。
银行网点数量不断减少的背后,离柜业务率走高是重要原因。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银行业的离柜率在不断攀升,2016年至2019年银行业的平均离柜率分别为84%、87.58%、88.67%、89.77%。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3709.22亿笔,同比增长14.59%;离柜交易总额达2308.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8%;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90.88%。
此外,网点收入成本也是银行关停网点的原因之一。苏筱芮表示,越来越多的银行网点终止营业是一种正常现象,银行需要衡量网点的收入成本,并根据经营业绩作出合理调整。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业务的办理仍离不开网点柜台,不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仍选择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因此,不断缩减的银行网点必然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老年人群体,银行可能会相应地提供更多老年人更欢迎的养老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将银行金融服务与老年人生活、消费等场景深度融合,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和习惯,社区化的服务模式仍然是银行的重点业务方向。
网点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但“瘦身”并非银行网点调整的核心。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调查多家银行后发现,银行网点正加速向智能化、轻型化转型,银行业务的办理方式也发生着剧变,自动化业务办理更加普遍。
“银行持续推进线下网点的智能化转型,可通过智能柜员机、智能现金柜员机、ATM机等自助设备办理90%的个人非现金业务,如开卡开户、在线贷款、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等。”某国有大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陶金认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将在未来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主流经营模式,同时将从根本上改善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
在各家银行近几年的年报中,也多次强调了网点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例如,工行去年年报显示,工行完善数字化服务,打造新型“云网点”,优化旧型网点,推动新旧服务渠道融合打通。工行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优化调整网点420余家;在县域市场新建网点150家,其中在四川金阳、西藏那曲等贫困县新建网点36家。
“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深度应用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做好风控和定价,也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经营收益,事实证明那些开展自主研发或者购买金融科技服务的中小银行,也是盈利和风控情况相对较好的那一部分。”陶金表示。
银行人员结构发生变化
在网点减少的同时,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已将发展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引领层面。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必然会带来银行人员结构的变化,在金融科技融入银行服务和业务的各方面同时,银行也需要更多的金融科技员工。
根据去年年报披露数据,银行的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但信息科技人员的占比却在增加。具体来看,建设银行去年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金额为221.09亿元,同比增长25.38%,金融科技人员数量为1.3万人。
苏筱芮坦言,人才大战是金融科技欣欣向荣的一个缩影,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深化,“抢人”大战也逐步进入到了白热化状态,反映出市场机构对科技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也表明科技驱动的金融业务具有光明的前景,银行机构对金融科技投入的加大,将为银行提升其整体科技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在金融科技的倒逼下,银行不断推进网点轻型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在此背景下,未来银行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在陶金看来,数据拓源可能是未来金融科技深度应用背景下银行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银行获取更多数据的必要性持续加大,只有拥有大量有价值的企业和个人客户数据,才能够发挥金融科技技术的价值。
银行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