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小银行亟待提升微观治理水平
2021-08-10 09:32:20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孟扬


  通过多年改革,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大、中、小、微型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共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在服务“三农”、基层、中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有所暴露,微观治理水平还有待完善。


  日前,银保监会召开的全系统2021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座谈会指出,持续改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微观治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下半年,中小银行应进一步强化公司治理,优化股东结构,强化审慎经营,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公司治理薄弱暴露潜在风险


  近年来,在总体保持健康发展良好势头的同时,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有所暴露,需要引起重视。


  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地方金融机构进行了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扩张,带来了潜在风险,暴露出局部性的潜在问题。例如,不良资产较高、内部治理水平较低、关联交易、数据不准确、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行为不规范、外部监管不到位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方意认为,当前阶段,地方金融机构最大的风险来源是“脱离本源”,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金融风险。首先,一部分地方金融机构盲目追求规模扩张,面临资本充足率的困境,补充资本是当前许多地方金融机构共同面对的难题。其次,地方金融机构扎根属地不够深入,使自身核心竞争力被削弱,经营压力随之增大。最后,由于跨区域经营等因素,地方金融机构间同质化严重,竞争环境严峻,也削弱了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的运行效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近年来,部分地方金融机构存在公司治理能力薄弱、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信用风险逐年上升、流动性风险及声誉风险监测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部分中小银行存在公司治理问题、负债端过度金融创新和利用同业存单获取资金进行金融投资业务的问题,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增强,一旦出现信用风险或声誉风险,流动性紧张会跨市场、跨行业传染,影响整体金融稳定。因此,应高度重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防范。


  多维度发力提升微观治理水平


  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地方金融机构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一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地方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今年4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次会议,研究加强地方金融机构的微观治理和金融监管等工作。会议要求,地方金融机构要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要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明确行为底线,约束“一把手”行为。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专家认为,地方金融机构治理水平主要体现在科学化的决策机制、完善的风控体系、审慎经营的战略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下半年应从决策机制、股权结构、风控体系建设等多个维度发力,进一步提升微观治理水平。


  方意建议,第一,决策机制要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这需要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继续提升。第二,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需要更加合理。不合理的股权设计会引发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第三,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要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地方金融机构的风控水平仍有待提高。金融机构要强化审慎经营,管理者也必须提升风险意识。


  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首先,地方金融机构应完善公司治理,减少内部人控制和不规范的关联交易,形成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其次,应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端要降低不良贷款率、理性看待和开展同业业务,回归本源,为优质小微和民营企业服务,负债端应发展零售业务,合理压缩及利用同业存单业务,稳定资金来源。第三,应完善风险监测体系,不仅要按相关规定计提贷款拨备、提高资本充足率,还要完善日常动态风险监测体系。最后,还应特别关注有较大概率出现流动性风险现象的金融机构,提早调整和预警,作出应急方案。


  中原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李树林认为,一是优化股东结构,严格把关股东资质,规范股东行为,进一步明确银行关联交易的范围,防止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问题;二是强化“三会一层”履职监督,形成以党委领导为核心、以专业治理为方向的内部管理机制,针对“三重一大”事项,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报备和外部监督机制;三是完善金融机构考核、评价和尽职免责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稳健经营。


  改善中小银行经营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有专家提出,防范中小银行风险治标在于规范公司治理,治本在于推进经济金融体系转型升级,因此,继续优化监管环境和经济结构,缓解中小银行经营的制度困境也至关重要。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提出,为改善中小银行经营环境,第一,应继续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坚决打破隐性担保和无限存保预期,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的市场监督和约束。第二,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同时要增强监管约束和资本要求,避免息差下行压力导致部分银行选择过度风险承担。第三,推动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和规模效应,强化科技和人才水平,为提升中小银行经营质量提供现实条件。第四,银行依托实体,中小银行困境缓解与经济转型升级互为镜像。只有提升居民在收入分配中占比,提升消费和服务在经济中占比,不断激发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力,中小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才能显现。显然,这需要财税政策、金融结构、产业准入等多方面制度改革合力推进。


  其中,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已成为补充资本、防范风险、完善治理、推动中小银行改革的重要途径。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资本补充推进,预计未来合并重组趋势将更加明显。


责任编辑:刘悦

中小银行

微观治理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