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边界在哪?
2021-08-20 09:33:26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网

  记者段久惠


  尽管商业银行二季度不良贷款率较上季度末又下降了0.05个百分点,但商业银行处置不良的渠道和方式并不多,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


  我们首先从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延续下降原因来看,这一方面得益于上半年总体经济回暖带动,另一方面是银行业持续加大力度处置不良所致。尽管如此,部分中小银行在定增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的经营情况、资产质量变化,依然让人有一些隐忧。


  一方面,相比处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带的银行,一些内陆地区的城农商行由于资源禀赋、经营状况、治理水平等不一样,面临的不良风险处置压力也不尽相同。不难想象,进入四季度末,这一压力也将更加显现。


  另一方面,相比以往,在今年的信贷资产风险控制上,肉眼可见的还有两个“新变量”。首先,从去年疫情开始,一些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补贴、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惠民举措,都将在今年年底到期。随着政策窗口期的过去,叠加近期疫情反复,多地区、多行业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其次,来自房地产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半年报里已有股份行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金额明显提升,这不排除就是部分涉房贷款不良所致。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央行近日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提出,要加大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核销力度,分类施策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今年以来,监管层屡次发声强调,要积极应对、防范不良资产集中反弹。


  而银行选择定增搭售不良,显然实属无奈。虽然不良资产产生的地域、主体、法律状态、债务本息、资产情况等都需要深度尽调,而且有的不良资产打折厉害,但相比直接转让给AMC,这类方式可以通过和潜在股东谈判、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收益。


  除了存在资质良莠不齐的现实背景,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消化不良的渠道仍然较为单一。一是中小银行资本债对优质股东缺乏吸引力,增资难;二是监管出台的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目前仅适用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


  但是,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做好不良风险化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在内的不少业界人士就多次公开呼吁,亟待拓宽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放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准入标准,给予中小银行部分不良资产处置自主权等等。


责任编辑:刘悦

中小银行

不良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