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着急到哪里去找资金支付尾款和税款呢?”在深圳,一家冻虾销售公司因为近期资金周转困难,公司负责人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据了解,在中国海洋水产品产业中,进口海产品属于资源性产品,供需两端矛盾突出,以港口为节点,国内进口商处于产业链条下游,话语权弱,必须先付款后收货,否则将产生高额的滞港滞箱费。
运用圈链思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依托冻品产业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建行深圳分行首创冻肉进口冷链场景全线上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足不出户”“秒放秒付”的信贷支持。
“建行客户经理向我推荐这个产品的时候,我只是将信将疑地想试试。真没想到这么简单就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线上审批放款,利率也优惠,太方便了!”该公司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在数字中国建设风起云涌的当下,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实融合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连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桥梁,银行业积极作为,借助科技手段,培育数字化服务场景,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提速增效。
“数实融合的结果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稳健发展、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产业规模化发展、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等,对此,消费金融、产业金融的创新迭代,金融‘走出去’以助力企业国际化等,都是金融发展的重要着眼点。”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表示。
以数强实 助力产业发展转型
“了解到冻品公司普遍存在的共性痛点问题,我们提出了进口海产品冷链金融解决方案,在多项科技手段的赋能下,围绕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试水供应链金融,为产业链条上的小微客户提供的授信金额最高可达订单金额的100%。”建行深圳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借助金融科技力量,链接多方监管数据,可以实现全流程货物监管和资金流监管。”
数据显示,目前,该分行对接的供应链场景已涵盖“衣食住行养医”等民生行业,相关平台数量超100个,累计投放达700亿元。
促进实体企业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力,实现“以数强实”,是数实融合发展的意义所在。“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远程交互等软硬件技术持续突破,‘以数强实’将迸发更大能量,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驱动器。数字经济赋能效应明显,能有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
在数字化大潮下,“云购物”“云办公”“云服务”风起云涌,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已成为标配。湖南某医药集团通过运营商城APP为全国中小型药房提供药品、器械、耗材的集中采购支持,其对客服务已经上“云”,内部管理却仍在“云”下,由于账户流水与商城订单匹配不精准,导致账对不平、货发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
抢抓数实融合新机遇,建行湖南省分行依托“账簿通”的线上化部署机制,为实体企业打造线上收款平台。“客户通过银企直联方式能够在线开立登记簿、获取资金明细、关联销售订单,实现订单从发起、确认、付款、对账到关闭的全流程线上处理。商城用户随时随地下单,APP运营方快速准确发货。”该分行有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账簿通”以融合式服务为银行客户和“客户的客户”带来更为便捷的体验。
同时,数字经济时代也呼唤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在金融端,银行业在积极创新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以及金融资源供给力度。2022年,工、农、中、建四大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规模超过5.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高于其他类型贷款增速水平。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农行围绕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涉农及县域制造等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产品体系,不断加大制造业贷款尤其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优化推广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产业链等批量服务模式,重点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助力制造业稳链强链补链。
着眼场景 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
“这优惠力度太大了!1块钱就吃到了一碗地道的苏式面,巴适!”从四川来苏州旅游的王先生是“建行生活”的忠实粉丝。
通过“建行生活”平台的“建”面有礼活动,像王先生一样的广大消费者“食在苏州”,品味江南底蕴。“除了拓展传统老店,我们还积极拓展了苏州地区优质新商户,如7分甜、好利来、礼颂至品、来伊份等参与建行生活APP的优惠活动。试点性开创‘白相苏州’资讯号,致力于推广苏州本地美食,助力活动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种草’,门店核销的方式,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让消费者享受到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建行苏州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数字经济时代,场景金融不仅是银行科技发展的必然出路,更是银行服务数实融合的关键发力点。以“建行生活”为例,这一数字化平台以本地生活为切入点,聚合高频生活场景,通过构建高效运营体系和运营能力,承担非金融生活场景建设和消费金融生态化线上经营,不仅提供美食、外卖、商超、充值、影票等高频本地生活场景服务,为处在C端的消费者提供了统一的权益领取与兑换渠道,促进消费,也积极对B端与G端进行赋能,在有效获取数字化经营所必须的用户触达和服务黏性的同时,推动数实融合发展走实走深。
“在B端,‘建行生活’坚持‘零抽佣’,依托平台流量和运营能力助力商户经营,帮助商户提升曝光度,引流获客,与商户共创共赢。在G端,由于平台的影响力及认可度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通过‘建行生活’发放消费券,全面助力各地政府提振‘消费引擎’。”建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过去的一年里,各家银行将开放的理念贯穿于客户经营、产品创新、内部管理等各个领域,从自身资源禀赋和业务战略出发,与外部机构深度合作,积极搭建或融入各类场景,相互赋能,协同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个性化产品服务,提升实体经济服务效能。”安永华北区金融服务审计主管合伙人姜长征表示。
提升能力 强化数字金融“新基建”
对关键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大大提升银行服务数实融合的能力。“云计算、分布式、数据、中台、人工智能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2022年上市银行年报中。上市银行持续加快科技能力建设,夯实数字化底座,深化数据应用,在对内推动客户、渠道、业务、产品、管理重塑的同时,对外输出服务能力。” 姜长征表示。
推动数实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银行持续提升对数字“新基建”的重视程度。“随着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持续深入发展,承载于线上的数据形式的社会价值必然会越来越多,以数据中心、先进算力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的重要性也将越发突出,尤其是对于具有较强数据密集型特征同时也是数据中心重要需求方的现代金融业。因此,加快构建完善绿色、安全、高可用数字金融‘新基建’势在必行。”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原会长李东荣表示。
在实践中,银行业也越发重视数据能力建设,通过建设中台、完善数据治理,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对业务的驱动力和变革力。例如,中行迭代推进“绿洲工程”业务中台体系能力初步显现,客户营销、产品创新、管理经营等方面数字化流程、数据、机制支持不断丰富;平安银行2022年不仅新设了数据资产管理及研发中心,统筹全行数据能力建设,还在数据治理方面,统一全行数据资产的口径、规范及标准,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与此同时,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银行业也需要着眼自身业务特色与优势,有的放矢地构筑技术能力“护城河”,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服务数实融合的潜力。“‘三农’是农行的天然根据地,我们建设全行统一的数字乡村金融服务和产品货架,实现场景应上尽上、产品应加尽加;着力打造业界规模最大的‘三农’可信大数据资产,强化对县域和‘三农’客群的数字化洞察;探索软硬件一体化道路,制定传感器等设备技术标准,做到有平台、有数据、有硬件、有专利。”农行副行长徐翰表示。
银行
金融
金融服务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