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银行发布下调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相关公告。对于下调原因,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为防范资金遭受诈骗损失,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要求等。
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有利于商业银行对非柜面网点和自身流动性进行更好管理,但也需要在客户便捷和安全之间做好平衡。
调整账户范围略有不同
日前,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青岛银行、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南京银行、樟树农商银行、梁山农商银行等多家发布调整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的相关公告。
具体来看,各银行宣布调整限额的账户有所不同。比如,青岛银行调整对象为对公账户,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樟树农商银行、梁山农商银行等调整对象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大多根据账户的历史使用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梁山农商银行公告显示,该行将根据账户所属客户的年龄、身份以及账户的使用情况,差异化调整部分账户的非柜面渠道(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上支付、自助设备、POS等)限额。
福建海峡银行明确,该行调整范围为未设置非柜面支付限额的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包括近6个月(含)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的账户、未在该行留存已认证为本人实名的手机号码的账户、在该行留存个人身份信息不完整的账户(包括姓名、身份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到期日、性别、国籍、职业、联系电话、住所地或工作地址、工作单位名称)。
调整后的各银行限额也有所不同。福建海峡银行表示,自调整之日起,上述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非柜面转账限额为日累计不超过0.5万元,月累计不超过10万元。青岛银行表示,该行部分个人账户单日限额将调整为5000元以下。
防范资金遭受诈骗损失
对于此次调整用户账户交易限额,多家银行表示,这是为了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防范资金遭受诈骗损失。同时也是为了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调整账户交易限额是银行账户防控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非柜面渠道大额交易较难确认客户真实交易意图,且客户一旦转账成功较难追回,因此需要完善事中交易监测措施。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客户日常交易习惯,及时进行客户风险评估,对异常操作实施账户限制,可以有效守护客户“钱袋子”。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切实引导个人通过账户分类管理制度保护账户资金和信息安全。银行应当加强对Ⅱ、Ⅲ类户异常开立和可疑交易的监测。
事实上,银行调整交易限额一直以来都存在。不同银行会根据用户使用情况、监管政策和风险防范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银行设定合理的交易限额有利于对非柜面网点和自身流动性进行更好管理,但也需要在客户资金方便和安全之间做好平衡,加强用户宣导,引导超额需求转向柜面服务。
相关银行提示,若账户交易限额无法满足资金结算需求,对公账户客户可以携带单位公章、银行预留印鉴、营业执照正本或副本、法人代表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委托他人办理的,还应提供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和经办人身份证件原件)到账户开户行申请上调限额。个人银行账户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件与借记卡至附近网点查询或办理;如有大额交易需求,一并携带相关交易佐证材料。如有疑问,可咨询开户行营业网点。
银行
账户交易限额
金融监管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