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银行理财 25.34万亿元规模后如何提高竞争力
2023-08-22 09:28:57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安全、稳定、收益可观,在财富管理领域,银行理财一直颇受广大投资者青睐。走出“破净”阴霾,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25.34万亿元,收益率也有所回暖,月度平均收益率重回3.39%。此外,随着存款利率进入“2时代”,银行理财市场正在悄然生变。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71万只,较年初增长6.88%;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较2022年末的27.65万亿元有所降低。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程度也在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为95.94%,较去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


  面对存续规模降低、存款利率下行等新情况,今年以来,银行和理财公司通过调降产品费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服务能力等措施来吸引客户,提振市场信心。经历了2022年的大规模“破净”后,如何进一步稳定理财产品净值?居民的理财偏好是否发生了改变?在产品不断丰富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机构如何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围绕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深入拆解银行理财,聚焦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以及机构采取的新举措。


  “破净”之后稳净值


  2022年,受债券市场波动等影响,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回撤较大,3月份和11月份出现了两轮“破净潮”。


  此后,为增强投资者信心,银行及理财公司在稳净值方面下功夫。在客户整体风险偏好较低的背景下,具有低波稳健特征、申赎便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新增资金势头较好,新发的产品中固收类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机构资产配置注重加配更多的存款作为净值“稳定器”存款,减少信用债占比,优化净值曲线,提升客户的持有体验。


  “以上配置行为的变化主要与赎回压力冲击过后,银行理财更加注重低波稳健资产配置与流动性备付安全有关。”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从产品线微观层面,短期限低波稳健类理财产品资产负债端的平均久期通常较短,风险预算相应偏低,也与其主要配置存款、存单、短期限高评级的债券类资产相契合。此外,银行及理财公司采用混合估值法、阶段性减免产品管理费或服务费等方式,提升理财产品吸引力。


  目前,理财市场客户整体风险偏好较低,尚未回到赎回冲击前的水平,从理财资产配置的变化来看,债券类资产占比较上年末下降5.4个百分点至58.3%。配置债券类别上,6月末,信用债持仓较年初下降1.53万亿元,占比相应下降至43.9%;利率债持仓较年初下降0.35万亿元。与之相对应,现金及银行存款类资产占比较上年末进一步提升6.2个百分点至23.7%;而公募基金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5个百分点至3.2%,经测算,相当于今年增配公募基金近800亿元。


  “现金和存款类资产延续上升趋势至23.7%,约占底层资产的四分之一,其高流动性和高安全性为主要优势,由于理财投资风格更追求绝对收益而非相对收益,因此稳健是关键。这也与居民端存款高增的趋势契合。”开源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这一系列操作也确实收到了效果。从产品收益来看,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整体收益保持稳健,各月度平均收益率为3.39%,较2022年末的2.09%提升1.3个百分点,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310亿元。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36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474亿元,同比增长19.61%。


  “稳健”依旧是银行理财的立身之本。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公司应该抓住理财产品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的新机遇,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经营发展的主动性和专业性,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不断丰富创新理财产品的设计和供给,通过适宜操作与合理的投资配置避免理财产品净值过度波动,尽可能兼顾产品的收益性、安全性以及流动性。恒丰理财总裁罗鹏宇近日在“2023资产管理年会”上表示,银行理财保持稳健特色很有必要。在他看来,绝大部分的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是实现资产稳健保值、增值,银行理财公司要严格按照客户真实的风险偏好去投资和管理回撤,做到产品适配客户、资产适配产品。


  风险偏好以“稳健”为主


  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迈向纵深,投资者风险偏好是否有变化?《报告》披露,上半年二级(稳健型)、三级(平衡型)的个人投资者数占比均较2022年同期及2022年末下滑,但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却均较年初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1.32个百分点和0.32个百分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两极”都有所增加。


  但从整体来看,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依旧最多,达34.31%,一级(保守型)、二级(稳健型)投资者合计占比在50%左右,反映出理财产品投资者目前依旧偏好低波动产品。


  从产品投资性质来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占比均出现下滑。《报告》披露,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4.1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5.15%。同时,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1.11万亿元,占比为4.38%,较去年同期减少1.52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相对较小,仅为0.08万亿元,占比由0.33%降至0.31%。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属于稳健型理财产品,风险相对较低;权益类理财产品投资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受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混合类理财产品投资于债权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意一类资产投资比例不超过80%,通过组合投资进一步分散风险,灵活度更大。


  “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不高,不太能接受净值波动较大的理财产品,更倾向于购买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产品。”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去年理财市场经历“破净潮”,投资者赎回现象增多,今年银行及理财公司投其所好,在稳净值方面下功夫,新发的产品中固收类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契合投资者低波稳健的风险偏好。


  由于理财市场恢复态势并不稳固,近期增加较多的理财产品仍然主要是风险等级较低的短久期产品,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意愿有待提振。


  此外,机构资产配置方面也以固收类为主,其中,投向债券金额占比由上年末的50.4%降至47.7%,而投资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由17.5%增至23.7%。开源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随着商业银行各期限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存款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或有下降,但较个人存款利率仍有一定优势。


  王一峰表示,当前理财客户整体风险偏好依然偏低,但高风险偏好客户占比的回升,有助于后续理财公司更好的发挥多资产、多策略的配置优势,进一步丰富含权理财的产品谱系。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教育也愈发重要。李一帆认为,机构需要持续推进客户投资教育,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净值投资”的理性投资观念,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此基础上,要做好投资者分层工作,通过强化风险评测,向不同投资者提供不同收益水平、风险等级和期限的理财产品,确保客户获得良好的产品体验,从而保护客户权益,增强客户留存。


  “当然,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应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投资能力等因素进行资产配置,在资产配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规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


  银行理财资金“搬家”的现象值得关注。2023年二季度,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到27.69万亿元,规模首次反超银行理财,位居大资管行业首位,与此同时,其规模还在持续攀升中。


  在业内专家看来,本次银行理财被反超主要受去年底理财净值大幅波动引发客户资金“搬家”以及季末存款冲量理财暂时性回流等因素影响。王一峰认为,疫情持续影响下,居民风险偏好较低,理财与存款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但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由于银行自营、理财委外等机构资金占比较高,受益于上半年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机构资金来源相对更为广泛,多重因素驱动导致银行理财规模被公募基金反超。


  本次银行理财规模的缩减主要在于现金管理类产品。上半年,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为7.2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占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35.6%,较上年末占比下降了2.7个百分点。“现金管理类理财是过往银行理财规模扩张的重要抓手,随着2023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现金管理类理财相较货币市场基金的比较优势趋弱,叠加销售渠道的变迁,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长超万亿元,而现金管理类理财则受季末时点等因素影响下降超1.5万亿元。”王一峰分析称。


  针对反超现象,董希淼表示,银行理财、公募基金都是资管市场重要参与者,在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推动资管市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产品规模一时变化说明不了什么,更无需过度解读。随着金融市场稳定、理财产品投资策略调整和新投资者加入,下半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有望逐步回升。总体而言,大部分理财产品较为稳健,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未来仍将是普通投资者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


  不过,银行理财依旧面临不小的压力。资管新规落地实施后,银行理财从为客户提供隐性刚兑的产品,逐渐迈向净值化、公募化、标准化,理财产品形态也与公募基金更为趋同。招银理财党委副书记钟文岳在近日召开的“2023招行财富合作伙伴论坛”上表示,现在是理财子公司做产品转型的黄金窗口期,市场一旦发展起来,可能主要是公募基金的机会,公募基金在复杂产品、权益产品方面有大量的积累,而理财子公司在这方面相对比较薄弱。


  为提升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不久前,不少理财公司宣布对旗下理财产品费率推出阶段性优惠,调整对象覆盖固定投资管理费、销售手续费、托管费及浮动管理费,调降幅度多在10个基点以上,最高下降50个基点,优惠后费率最低降至0,还有理财公司决定暂不收取浮动管理费。


  不过专家也认为,想要银行理财更具有吸引力,最根本的还是提高收益率以及产品设计的多元化。“站在理财用户的角度,在意的只是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只要收益率达到预期,对管理费率和销售服务费率并不敏感。”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董希淼也认为,费率下调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并非提振银行理财市场的根本之策,推动理财市场企稳回升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因为客群不同,投资的框架、目标、逻辑也与公募基金有差异,长远来看,银行理财的行业和产品再定位需要提上日程,建立起真正区别于公募基金、银行存款的优势;同时,也需要优化产品结构,为行业规模稳定筑牢根基。


  银行理财如何应变


  在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同时,银行理财依然面临部分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对母行依赖比较强,2022年产品净值大规模下跌,也暴露出理财产品的资产结构较为单一。


  “理财公司投资范围包括债券、股票、货币市场、未上市公司股权、非标等多重标的,资产配置范围更广,同时可借力母行在服务渠道、项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在投研能力建设、市场化运作经验等方面相对不足。”基于此王一峰建议,在理财公司市场化运作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产品线设置的丰富性、大类资产配置的多元性等可能相对不足,后续随着理财公司投研能力的提升以及理财公司进一步明确自身在大资管行业的定位,头部理财公司有望率先打造出差异化的产品优势。


  “结合渠道布局看,现阶段母行仍是理财公司最重要的禀赋优势及代销渠道,具有产品和渠道优势的大中型银行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呈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王一峰表示,同时也看到,随着近年来理财公司持续拓展他行代销渠道,单一渠道的依赖性事实上在持续下降。


  在“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拓展销售“朋友圈”。《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27家理财公司打通了他行代销渠道,15家理财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随着代销渠道的持续拓展,理财公司规模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1个百分点至81.6%。


  这其中,中小银行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表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受限于资产管理与投研能力不足,理财业务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它们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代销业务继续参与理财市场,充分发挥自身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理财产品‘超市’,逐渐成为理财产品代销的重要力量。”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过于求稳也造成了理财资产结构单一的问题,对此,业内一直积极探索寻求突破。例如钟文岳就提道:“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绝大部分产品都是R3以下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或持有期较短的短债类产品,产品系亟待完善或拉长,R3以上的产品应该要做大力的布局。”


  “银行理财要应对未来的分化与错位竞争格局。”中邮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姚东认为,未来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或将向全能型资管公司转型,通过对各类资产的全覆盖,布局全谱系资管产品,来满足各类型客户的综合化财富管理需求。


  低利率时代给投资端带来深刻影响,也给银行理财公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投研能力是应对变化的关键。罗鹏宇表示,在大类资产的资源配置方面,银行理财公司必须在债券、权益、量化、非标资产以及衍生产品等每一类产品上做好准备,确保能够快速抓住市场机会;同时,必须做好精细化管理,例如,每一款净值化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均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做好每一类资产的收益与风险预算。此外,银行理财公司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择时和交易能力,如果出现利率大幅波动的情况,才能及时把握机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理财公司首先应锁定期限较长的优质资产,拉长负债端的久期;此外,多资产配置是获取较高投资收益的科学方法,银行理财应当将权益类资产作为当前投资策略的重要补充,获取更多超额收益。


  根据麦肯锡预测,2022年到2030年,中国个人金融资产将保持9%的年均增速,至2030年达到475万亿元;预计2030年个人持有资管产品将达到118万亿元。市场规模可期,也留给包括理财公司等各类资管机构更多机会。展望未来,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银行理财也将逐步建立起差异化优势,找准核心竞争力,行稳致远,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周子章

银行理财

银行

投资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