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2023年河南省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已完成招标,实际发行规模为282亿元。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辽宁省、安徽省、广东省等发行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总额超1800亿元。
据披露,河南省此期专项债实际发行规模为282亿元,与计划发行规模一致,发行期限10年,票面利率3.01%,每半年付息一次。债券用于支持包括新郑农商银行、巩义农商银行、宜阳农商银行等19家农商行和7家农信联社,共26家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从注资方式看,河南投资集团将采取间接入股的方式注资。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黑龙江、广西、宁夏、辽宁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计发行17只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发行总额超1800亿元。从支持对象看,农信系统获得较大支持。如四川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54亿元,其中17亿元用于支持农商行和农信社;贵州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50亿元,向21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补充资本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发行84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用于当地农信系统21家农商行、农信社、农村合作社。
自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后,地方政府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热情颇高。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小银行专项债实际发行规模为506亿元、2021年实际发行规模接近1600亿元、2022年实际发行规模为630亿元。今年内发行规模已远超去年全年水平。
商业银行补充资本主要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方式。内源性主要以自身留存利润为主;外源性补充则包括增资、IPO、可转债、定增、永续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方式。
专项债即是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3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文件提到,为促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监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三年累计支持20个省(区)发行5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600余家中小银行资本。
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面临较为急迫的资本补充压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4.77%,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行业整体水平,分别为12.54%、12.15%、12.07%。
10月,惠誉博华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季度跟踪报告(2023年上半年)》显示,二级资本债与永续债是银行外部资本补充的重要渠道,伴随下半年专项债额度继续释放及中小银行专项债集中发行,中小银行资本下行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缓解。
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要“内外兼修”。“应建立起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通过内外源相结合方式进行资本补充。”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统筹配合,继续加强对银行补充资本的支持力度。
中小银行
专项债
银行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