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2023-12-13 09:17:21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专家认为,财政政策将适时适度加大力度,货币政策将注重前瞻性预调微调,各项政策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


  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与上年的“加力提效”基本一致,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适度加力”意味着财政政策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加大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提质增效”则是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旨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


  “2024年赤字率或有必要突破3%,赤字规模由中央赤字占主导。”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财政政策一方面将加力以支持扩大总需求、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需要来实施,积极的财政仍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积极,避免大幅提高财政风险,让财政更可持续。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市场普遍认为,下阶段,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稳增长,统筹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看来,应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全面考虑经济运行、供需形势、价格水平、市场预期,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合理、节奏平稳、效用提升。


  “货币政策要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前瞻性地进行预调、微调,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应对外在冲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需适时降准降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此外,要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2024年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过程中,政策面要保持稳增长取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各部门在出台政策措施过程中,应全面评估可能带来的影响,慎重出台有可能产生需求收缩效应的政策,多安排有助于需求扩张的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在董希淼看来,面对内外部多重挑战与压力,2024年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更好地发挥政策集成效应。综合用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让各类政策更加协调,协同发力,使政策效用更加明显,从而增强对稳消费、稳就业、稳外贸的支持。


  “特别是,应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更精准有力地扩大消费和增加投资,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董希淼说。


责任编辑:周子章

宏观调控

银行

信贷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