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支转债2024年内到期业内:引入战略股东或是重要选择
1月4日,随着常熟银行一纸公告落地,截至目前全市场17支银行转债2023年四季度转股结果均悉数披露完毕。
据财联社记者梳理,截至2023年末,17支银行转债中只有4支转债的转股比例超过10%,有8支转债转股比例甚至不足0.01%。此外,张行转债、无锡银行、江阴银行、苏农转债等4支转债都将于2024年内到期,但未转股比例仍普遍较高,分别达99.8814%、97.36%、87.8941%、51.54%。
对此,业内专家普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股波动率下降背景下银行转债转股难度普遍提高,但可转债在转股比例较低的情形下到期赎回,不利于银行自身的资本结构规划。未来,引入战略股东增持转债并溢价转股或将成为银行转债的出路,在实现银行补充核心资本的目的的同时,战略投资人通过可转债转股的成本也相对可控。
2023年末8支银行转债转股比例不足0.01%
从整体转股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末,当前存续的17支银行转债中只有4支可转债的转股比例超过10%,8支可转债转股比例甚至不足0.01%。
具体而言,其中转股比例最高的为苏农转债,累计转股金额约12.11亿元,剩余未转股金额约为其发行总量的51.54%;成银转债紧随其后,累计转股金额已超28.03亿元,未转股余额占比64.96%。另外两支南银转债、江银转债转股比例一前一后,未转股余额占比分别为83.0832%、87.8941%。
与此同时,浦发转债、常银转债、重银转债、兴业转债、青农转债、杭银转债、上银转债及紫银转债等8支可转债转股均比例不足0.01%,其中转股比例最低的三支依次为浦发转债、常银转债、重银转债,目前分别还有99.9972%、99.9963%、99.9952%的转债余额未进行转股。
分季度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转股数量最高的为齐鲁转债,当季度转股金额约为6.98亿元,转股数达127,162,833股,远超其余银行转债;其次达万股以上的是无锡转债和江银转债,转股数量分别为23,932股、16,476股。此外,中信转债及青农转债当季度转股数量均为零,第四季度未能实现转股。
银行转债转股实际情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银行转债弹性较弱,本身相对不受资金追捧,而上市银行可转债转股比例高低不一,与转债自身发行总额、剩余年限等因素也存在一定联系。“可转债发行规模较大,一定程度会提升未来转股压力。同时转债剩余年限较少时,银行也会加大促转股动作。”他直言。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从发行规模来看,上述转股比例在10%以上的4支银行转债中,只有南银转债发行规模在200亿元级别,其余江银转债、苏农转债、成银转债发行规模分别为20亿元、25亿元、80亿元,均在百亿以下。而转股比例不足0.01%的8支银行转债中,浦发转债、兴业转债、上银转债、杭银转债以及重银转债这5支转债发行规模均在百亿以上,分别为500亿元、500亿元、200亿元、150亿元、130亿元。
从剩余年限来看,苏农转债、江银转债两支转股比例相对较大的转债发行时间分别是在2018年,距离转债到期仅有约一年的时间。而转股比例不足0.01%的银行转债中绝大多数发行时间均在2020年后甚至2022年,剩余年限相对较为宽裕。
引入战略股东实现转股或成银行转债出路
据了解,可转债只有在转股后才能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转股率低也就意味着无法有效缓解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压力。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市场存续的17支银行转债整体转股情况普遍均不理想,转股比例超过20%的仅有2家,其余绝大部分也转股率都不足10%。
“可转债临近到期时,转股诉求通常更强。”光大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可转债在转股比例较低的情形下到期赎回,不利于银行自身的资本结构规划,也会加大银行到期日的债务偿付压力。因此,转债剩余年限越少,银行的转股迫切性就越强。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已连续发布多次可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的提示性公告,江银转债、无锡转债将于2024年1月29日、31日先后摘牌。同时苏农转债、张行转债也都将于2024年内到期,这4支转债的时间已所剩无几,但未转股比例仍普遍较高。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引入战略股东或是当前形势下银行转债的较优出路。“对于一些需要流动性推动的大盘银行品种来说,可以通过引入战略股东来获得。”据兴业证券分析,引入战略股东一方面能够大幅补充核心资本充足率,满足银行后续的扩张需求;另一方面,投资方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增持潜在成本并不低,相比之下10%+的转股成本可能更有性价比。
“在银行股波动率下降的背景下,银行转债转股难度普遍提高,引入战略资金增持转债并溢价转股似乎成为临到期银行转债实现转股目标的一种常规选项。”华福证券固收李清荷团队也同样认为,通过引入战略股东,银行转债发行人顺利实现了补充核心资本的目的,避免了大额转债到期所导致的流动性冲击;同时对于战略投资人而言,相比于二级市场,增持转债并溢价转股的成本相对可控,实现了发行人与战略投资人的双赢。
实际上,自2023年3月光大银行引入中国华融实现“光大转债”的顺利退出之后,11月份江阴银行也公告江南水务拟以不超过6亿元购买“江银转债”,并于购买后转股成为该行股东。
在业内看来,江银转债或成为A股历史第二支通过引入战略股东实现转债转股退出的银行转债。同时,对于即将到期的无锡转债,李清荷团队此前也做出判断称,出于补充核心资本的目的,无锡银行预计也不会放任转债全部到期兑付,仿效光大银行和江阴银行引入战略股东或许会是无锡银行的重要选择。
银行转债
银行
金融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