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刷新“进度条”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落地
2024-02-19 09:53:59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自1月有关部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议后,各地陆续向商业银行推送项目“白名单”,商业银行密集印发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对接合作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推动融资尽快落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15家银行召开相关主题会议,披露相关工作进展,部分项目贷款投放已落地。


  分析人士表示,建立融资协调机制有利于推动各地“保交楼”工作顺利落地。长远来看,通过扶优限劣、精准发力,融资协调机制对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26个省份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向商业银行推送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涉及3218个项目,商业银行已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178.6亿元。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15家银行召开相关主题会议,披露相关工作进展,部分项目贷款投放已落地。


  商业银行提供的融资金额有望迅速扩大。例如,自1月底收到首批名单以来,建设银行已对接项目2000多个,已审批项目近百个,已审批待投放金额200多亿元。中国银行已推进超110个项目的审批工作,合计金额约550亿元,其中已审批完成项目共75个,合计金额近400亿元。


  从各地披露的“白名单”项目主体来看,既包括龙湖、万科、金地等龙头房企,也有碧桂园、金科等出险房企。协调机制也非常注重满足民营房企融资需求。其中,农业银行协调机制贷款项目主体中,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占比超过80%。


  “房地产行业发展事关重大。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推出对我们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家国有行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银行业对于此项工作具有很高积极性,该行正按照规定进行项目梳理和评估,推动项目落地。


  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认真执行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针对已投放项目,加强投后管理,确保资产质量;二是针对已审批项目,与客户沟通落实审批条件,按需发放贷款;三是对于对接流程中的项目,协同客户加快推进进度,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促进“保交楼”项目完工交付


  近两年,部分房企出现债务违约风险,一些在建项目逾期难交付。业内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能够促进“保交楼”项目完工交付。


  据了解,“白名单”项目筛选条件必须全面满足多个要求,包括:房地产开发处于在建施工状态,包含短期停工但资金到位后能马上复工,并能建成交付的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与融资额度基本匹配的抵押物或者抵押担保;房地产开发项目已明确拟申请贷款的主办银行,并接受贷款资金封闭管理等。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支持项目建设为中心,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创造性地切割了房企集团风险与具体项目法人风险,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的监督与协调支持,从银行端口支持和减轻房企资金压力,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房地产敢贷、愿贷。


  “通过扶优限劣、精准发力,有效筛选推送房地产企业和项目,各城市在建立机制后可以将给予融资支持房地产项目的白名单推送辖区内金融机构。这不仅将有效提升银企对接效率,还可结合一系列融资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强银企互信。”兴业研究相关专家称。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总体来看,这有助于2024年房地产开工、竣工和交付等工作的推进;同时,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提升市场信心与活力。


  力促房地产与金融良性循环


  展望未来,在信贷支持、协调协同以及尽快落实的要求下,房地产行业融资需求将得到有效满足,有望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预计,后续其他城市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将持续落地,支持项目融资的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不仅有助于改善房地产企业流动性,缓解房地产贷款的紧缩情况,也有助于扩大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与金融良性循环。


  “融资协调机制将对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逃废债问题的房企和项目进行提示,从而在促进金融机构扶优限劣、精准发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潜在信用风险,有利于筑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兴业研究相关专家说。


  中诚信国际提示,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融资能否最终落地仍取决于金融机构对项目实际情况的评估,因此进入“白名单”不意味着该项目一定可以获得资金,核心仍然在于其是否符合银行信贷审批和风控要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需要注意避免“白名单”被滥用,或者过度扩容,失去其风险过滤的意义。


责任编辑:周子章

银行

信贷

金融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