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卓资产爆雷5年后,那些“相信银行”的老人把上海银行告了
2024-03-12 09:17:30
文章来源
金融界

  活到84岁,王云第一次上“公堂”。

1710206695900.jpg

  坐六站公交、倒两趟地铁、再乘一次公交,早上8点,王云到达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张江第十五法庭。陪同在其身边的张斌、祝芬等人,都是耄耋之年、头发花白。这些本该颐养天年的上海老人,在上海良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卓资产”)旗下私募基金爆雷后的5年里,生活好似过山车般大起大落。


  老人们密切关注着王云的案子,期待能有个理想的结果。这是他们最重要的参考案例。2016年至2019年3月,他们都在上海银行(601229.SH)股份有限公司浦三路支行(以下简称“浦三路支行”)前理财经理陆游的推荐下,将良卓资产私募基金误认为是上海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认购,单人起投金额均超100万元。此后,良卓资产私募产品爆雷,陆游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追究法律责任,但老人们的钱却一直没有说法。


  “我们是相信上海银行才买的良卓产品!”依照“先刑后民”法定程序,2023年下半年,其中11位平均年龄73岁的受害老人以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将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送上被告席。


  诉讼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顺利。5年来,每位老人都耗尽了心力,年岁的增长也意味着机会越来越小。即便如此,他们仍向银柿财经表达了心中的想法:“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坚持把全部的司法程序走完,期待得到公正的判决。”


  被精准锁定的目标客户


  王云的新家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宣桥镇,距离市中心超过35公里。2017年5月,他卖掉了位于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附近的临沂七村的房子,搬进郊区这处专为老年群体打造的康养公寓。


  “我将在这里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说这话时,王云的情绪异常平静。退休前,他在上海医疗仪器厂上班,身体硬朗时热爱运动和旅行,往日的照片躺在书柜上,依稀勾勒出曾经潇洒的人生故事。


  但这些年,眼睛、牙齿、心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王云身体机能的衰退,特别是被电瓶车撞骨折装上钢板后,想到上海老话说的“跌倒三次,阎王爷找上门”,他更加心忧。一番权衡后,这位独居老人毅然决定卖房,寻找合适的养老院生活。


  近200万元的卖房款,是王云活到这把岁数获得的最大一笔现金。考虑到一时半会儿定不下住处,他便将钱放到自己平时领取养老金的银行——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的账户中。也正是在这次“存钱”的过程中,他经由客户经理陆游推荐,认购了一款由上海银行发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王云对金融知识了解甚少,“保本保收益”,是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固有认知。此前几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都经由陆游推荐或者帮助。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资源,这名银行从业人员违规售卖私募基金产品,编织出一张巨大的“非吸”网络。


  谈起陆游,王云脱口而出四个字“嘴甜活络”:“一口一个‘叔叔’,叫得可亲,过节也不忘嘘寒问暖。”面容清秀、亲和力十足、业务能力强,几乎成为陆游在受害老人心中的一致印象。


  王云告诉银柿财经,之前买的理财产品快到期时,他到浦三路支行陆游办公室,陆游小心将门关上并略显神秘地说:“现在上海银行有款产品,100万元起投,年化收益要比其它理财产品高,在6.5%~8.5%左右,不过您不能和任何人讲。”见王云没有当即答应,陆游又补了一句:“阿拉(我们)银行内部人员也在买,我妈也买了,产品很稳定的,放心好了。”


  案发后,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老人在交流中意外发现,陆游的这套说辞精准地使用在了有存款、有退休金且有财政自主权的浦三路支行老年客户身上。一通操作下来,“银行理财产品”成了私募,钱款汇进了良卓资产的账户。在购买“理财产品”几天后,老人才拿到产品合同。部分遵守保密约定的老人,还向子女隐瞒了这一重大理财动作。


  这些老人的钱来得并不容易。与王云年纪相仿的祝芬神情惝恍地说:“能走路我就绝不坐公交,一分一分地‘抠’,好不容易攒到100万私房钱,连老伴都不知道。”2018年夏天,当陆游劝说祝芬拿这笔巨资购买良卓资产的产品时,祝芬特别提到,曾看到家附近有老人因金融产品爆雷坐在马路边痛哭的情景——她担心自己也会陷入同样的境地。


  “不会的,这个是我们银行内部的产品。”陆游一再强调。祝芬因不放心而作罢。2018年12月底,陆游再次提议后,碍于面子,祝芬将省吃俭用一辈子的100万元投了进去。


  “‘银行理财’怎么也会爆雷?”


  潇潇清楚记得2019年3月19日那天,母亲李芳琴接到陆游电话后崩溃的样子:“沉默片刻突然嚎啕大哭,根本收不住,边哭边喊‘我的钱没了’……”好不容易稳住情绪、拿出抽屉中的产品合同查看,又经女儿提醒,李芳琴才得知“上海银行的理财产品”,竟然是私募基金。


  一周之内,张斌、祝芬、王云等人相继收到陆游的消息:良卓资产爆雷了。众人的第一反应也出奇地一致:“我买的是上海银行的理财产品,怎么会出事?”


  有这样的想法并不令人意外。多名受访者展示的微信聊天历史记录显示,陆游在推介良卓资产的产品时,特别强调了“上海银行托管”这一点,并称项目优势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都有银行信用做背书,银行刚性兑付,零风险”“由上海银行作为托管人,对基金运作全程进行监管”。


  银柿财经梳理获得的部分合同,老人们购买的“良卓产品”包括“良卓资产稳健致远票据投资私募基金”“良卓资产稳健致诚票据投资私募基金”“良卓资产稳银7号票据投资私募基金”等,均是私募基金。该系列基金管理人为上海良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分行,正是浦三路支行的上级机构。


  这些私募产品的说明中明确写道,基金投资范围为“投资于银行承兑汇票及该等票据的收益权、银行存款(包括银行活期存款、银行定期存款和协议存款等各类存款)”。“基金份额的销售对象”中则明确要求,合格投资者应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所投资私募基金风险能力,其中,个人投资者的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根据资管新规对合格投资者要求,除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外,同时单位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得低于10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净值不得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少于40万元。由此可见,私募基金投资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而且要有足够多的金融资产。但经银柿财经核实,这些高龄老人均不属于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


  “万万没想到,我都没资格买的私募基金,我妈买到了。”潇潇苦笑道。


  直到今天,这些老人仍然说不清什么是“双录”“U盾”,何时要做风险承受能力测试,更道不明投资“由银行托管的私募基金”与“普通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区别,不明白为何“在银行买理财产品”会有如此巨大的风险。这是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他们同时向银柿财经坦承,自己始终没有认认真真看过手头的产品合同。当询问原因时,大伙儿个个面露难色:“40多页,吃不消看,也看不懂。”


  “相信银行”,是老人们在受访过程中反复提起的一句话。出于这份信任,他们理所当然地相信陆游的行为代表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陆游在工作场所向他们推荐的产品就是上海银行的理财产品。


  工商资料显示,良卓资产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注册地为上海浦东新区,法人代表和实控人为季正栋,系上海良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子公司。2015年1月29日,良卓资产在中基协备案成为私募管理人,5年左右时间共管理37只私募基金产品,以投资票据和供应链金融方向为主,其中24只由上海银行托管。公司官网上,良卓资产曾宣传“已与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上海银行赫然在列。


  虚构投资标的,私募成了“非吸”


  如果按照合同约定,良卓资产将投资人的钱投向银行票据、存款等相对安全的资产上,老人们或许不至于血本无归。但事实上,为了博取更高收益,这些资金被良卓资产挪作他用,投向对外股权投资等更高风险的地方。


  2019年3月20日,良卓资产在网站公告称,由于基金管理人过度追求盈利至上,致使运作中部分基金产品的实际投资方向存在和募集用途不一致的违规操作及越权交易,造成基金在某些投资领域存在多项投资失误的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投了原本不该投的,亏了。


  事发后,陆游曾给张斌等人推送位置信息,建议他们前往位于上海中信泰富广场的良卓资产办公地讨说法,还通过微信方式告知“近期不要去浦三路支行找我,我没法上班,天天去良卓打听消息”。


  到了现场,老人们震惊了。除了上百名个人投资者,包括河南四方达(300179.SZ)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内配(002448.SZ)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力电梯(002367.SZ)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洗霸(603200.SH)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四家上市公司,也都踩到了良卓资产的这颗“雷”。


  张斌介绍,良卓资产当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尽快变现公司的可处置资产,主要是新三板挂牌企业江苏如皋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份。良卓资产通过代持的方式控制如皋农商银行的股份,合计有1.09亿股。


  但良卓资产并不打算变卖资产还钱,而是准备“债转股”。


  “他们提议将投资人对良卓资产的债权,转换为如皋农商行的股权,转股价15.78元/股。”张斌说,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债转股”方案是良卓资产逃避法律责任的手段,当场否决。


  15.78元/股的定价更是远高于市场价。银柿财经查询阿里拍卖信息,发现近年来如皋农商银行的股权多数以流拍告终,2020年8月曾有一次成交,价格约为3.5元/股。


  2020年1月10日,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官微发布“良卓资产”案件侦办情况通报称,自2015年9月起,良卓资产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通过虚构银行承兑汇票收益权转让、包装发行私募基金产品的方式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所募集资金用于还本付息、对外股权投资等。法定代表人季正栋等7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后经司法会计鉴定,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良卓资产非法吸收资金人民币67亿余元,未兑付本金17亿余元,早已无力偿还投资人的巨额损失。


  银柿财经查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发现良卓资产已于2020年8月7日注销,注销原因为“失联”,机构网址链接也已失效。


  “她没这么大胆量和能力做这个事”


  曾被视为“高门槛”的私募基金,通过陆游这样的角色,最终将“触角”伸向了浦三路支行的众多高龄储户。事后据投资人统计,有27名储户在浦三路支行购买了良卓资产旗下的私募基金,总计金额超3700万元。而90%以上的购买者都是退休老人,最年轻的一位也已经年过五十。


  “我现在很后悔,我太相信她了。”祝芬向银柿财经反复念叨。


  王云时常会忽然陷入沉思,感叹自己“不够坚定”。2018年11月,良卓产品快到期时他本执意要退,想把钱交由侄子保管,但最终又被陆游“放哪里都没有放银行保险”的话术说服。


  即便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张斌对陆游仍未有强烈的恨意。刚出事那会儿,他甚至还善意提醒对方“保重自己”。不过自2019年下半年起,陆游便处于失联状态,后来还解除了张斌等受害老人的微信好友关系。


  张斌给陆游打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2023年2月,陆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在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斌作为证人到场。这是他时隔数年后再次见到这位曾经颇为风光的客户经理,“瘦了很多”。


  张斌回忆,陆游当庭解释了推荐良卓资产产品的主要原因:“一是良卓资产的产品确实不错,兑付有保障利息也高,希望自己的客户和朋友能有较高的投资回报;二是良卓资产的某位领导是上海银行浦东分行的前领导,交待我利用客户资源做业绩;三是介绍客户到良卓资产购买理财能拿到一笔介绍费。”


  银柿财经获得的刑事判决书认定,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被告人陆游在担任上海银行理财经理期间,向客户宣传良卓公司私募基金产品,介绍客户与良卓公司张伟签订相关基金合同,并从中获取好处费。经审计,陆游参与销售良卓公司私募基金7300万元,尚未兑付本金5100万元。其个人获利156万余元。最终,陆游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陆游个人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和能力做这个事。”张斌努力回想,诸多疑点一点点浮现,比如每周二、周四下午,陆游都不在行里办公,银行方面对此是否有所察觉?再比如老人们购买良卓产品时,实质上发生了转账行为,但面对如此巨额的转账,银行却没有向其中任何一位老人作出明确提醒,未尽到风险告知义务。


  老人们逐渐在一个观点上达成共识: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浦三路支行对员工陆游的行为负有监管职责,却未能对相关侵权行为作出预见或者采取防范措施,导致储户利益受损。浦三路支行内部管理不善,监管存在重大漏洞,有明显过错。


  官方给出的处罚,让众人更加坚信这一点。


  2020年11月25日,当时的上海银保监局一口气开出5张罚单,直指上海银行违规售卖理财产品的行为。


  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在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间,出现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俗称“飞单”),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上海银行浦东分行浦三路支行、上海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其中,陆游对私售理财产品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时任行长池惠萍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被处以警告。


  一同被罚的还有上海银行,原因为“在2014年至2018年的绩效考评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018年未按规定延期支付2017年度绩效薪酬”。


  银柿财经特别留意到,在2023年9月7日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用户提问上海银行如何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该行回复称“将围绕‘合规经营优质服务’的本源理念,持续完善合规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银行担责已有先例,赔偿范围并无定论


  “跟银行打官司实在是无奈之举。”张斌表示,受害群体和上海银行方面曾多次交涉,也曾走访各援助中心,但过程并不顺利,上海银行始终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这期间,已有老人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离开人世,最后仅有11人选择民事诉讼,其中5位年龄超过80岁。


  2023年9月18日,原告王云与被告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三路支行财产损失赔偿纠纷终于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立案。一天要服用10多种药物的王云突然来了精神。


  不过,针对王云提出的赔偿本金损失100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的诉求,上海银行在答辩意见中均表示不同意、不予认可,请求法院“驳回全部诉讼请求”,并阐释了六条理由,包括陆游向原告销售良卓私募基金的行为系其个人行为,对被告不发生效力;被告每年都要求陆游签署《上海银行员工案防承诺书》,已采取内部控制措施严格禁止员工私售理财产品;原告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良卓私募基金并非被告销售的产品的情况下,为博取高收益仍然冒险认购良卓私募基金,自身亦存在明显过错,理应自行承担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原告的投资损失系因良卓资产的犯罪行为所致,与被告的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应由被告承担赔偿责任;原告主张的损失金额尚未最终确定,高于其可能遭受的实际损失,等等。


  那么,当银行职员擅自向投资人销售非本行正规代销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投资人利益受损时,银行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应当承担多大比例的责任?


  银柿财经检索近年来类案发现,一般而言,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巨额资金支出时,投资人相较普通民事行为应当负有更高的审慎注意义务,因此需承担主要责任。但在部分客户“飞单”损失的案例中,银行也被判需要担责,而赔偿范围并无定论,根据不同银行的不同程度过错来具体判定,主要考虑的是投资者存在年龄较高、与涉事银行存在多年业务往来等因素。


  如2022年4月,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则文书显示,广发银行一员工向年近七旬的焦某推介不属于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焦某听信员工介绍,先后投入两笔资金共计320万元,但其所投资的私募基金实控人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法院宣判,焦某最后只拿到了执行款2190.41元。焦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广发银行赔偿其全部的投资本金及利息。最终,法院判投资者和银行各担责一半。


  截至发稿,王云仍在等待下次开庭。张斌、祝芬也在等待。


  “我还是觉得,如果我要承担责任,那我也只有1%的责任。这1%,错就错在我太相信银行!”张斌说。


  祝芬则低头偷偷抹着泪。出事后她的心理压力很大,一直瞒着家人不敢吭声。直到细心的儿子发现母亲的异常,追问之下她才道出真相。“你就当炒股亏了吧。”儿子如此劝慰。


  为了省钱,祝芬又开始了“起早贪黑”的生活:“买菜、买水果,开摊、收摊时最便宜。”她说,因老伴得了膀胱癌,随时随地要用钱,自己也“不敢生病”。一次路过浦三路支行,发现以前熟悉的柜员和保安不少都换了新面孔,她的心中更生难过。


  金融渗透到个人生活的细枝末节,这些老年人自然也不例外。王云自己也未料到,平静的生活会止于一个卖房举动。但整起事件发展至今,最令他扼腕叹息的,还是和原本亲近的侄子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疏远。


  “我侄子对我真的很好,现在住的养老公寓也是他付的钱。我想多争取点钱,走了以后把钱和房子都给他,也算对得起他多年对我的照顾。”王云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王云、张斌、祝芬、潇潇、李芳琴均为化名)


  编后:


  (发稿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结束后的“部长通道”采访中提醒金融消费者,高度警惕花样翻新的非法金融活动,呼吁新闻媒体与监管机构地起做好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宣传,共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责任编辑:周子章

良卓资产

上海银行

银行

金融纠纷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