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大理财、徽银理财、农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宣布上调部分理财产品募集上限,上调幅度最高达2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自年初以来,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较好,获得市场认可,且在银行利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稳健型客户对理财产品的偏好有所上升,上述因素共同推动了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扩容,因此机构上调举措是顺势而为。
上调募集规模上限
3月11日,光大理财发布公告称,根据客户需求,计划分别对“阳光橙安盈5号(15M定开)”和“阳光金15M丰利(定制14期)”理财产品募集规模上限进行调整,均由30亿元调整为50亿元。此前,光大理财刚刚调整“阳光金安心计划——存单存款策略43期(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从20亿元调整为30亿元。当日,徽银理财也宣布计划将徽安活期化净值型理财产品190001的总规模上限调整至530亿元。
部分理财的募集规模上限的调整金额达百亿元。比如,农银理财将“农银时时付”6号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规模上限由300亿元上调至400亿元,上调100亿元;“农银时时付”8号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规模上限由300亿元上调至500亿元,上调200亿元。
此外,上银理财、招银理财先后上调部分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调整的产品以现金管理类、定期开放类产品居多。至于调整的原因,上银理财公告显示,上调部分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对定期开放式产品的投资需求。农业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当投资者认购或申购规模较大时,会考虑调整产品规模上限。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2023年以来,存款利率多次下调,股市、基金的收益波动比较大,投资者对收益相对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在增加。“现金管理类、定期开放类产品风险等级基本是以一二级为主,波动相对比较小,投资者更偏好此类产品。”董希淼说。
理财产品规模回升
业内人士称,理财机构将部分产品募集规模上限调升,反映市场对此类产品需求偏强,相关机构产品受市场欢迎;从背后原因看,主要是经济稳步复苏,市场情绪整体在逐步回暖,尤其是年初以来,债基走牛,提振投资者投资热情。
随着今年开年以来债市走强,银行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同步大幅上升。据招商证券廖志明研究团队分析,截至2月末,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仍然较高,分别为4.3%、3.8%、3.8%,而2023年全年平均收益率则分别为3.6%、3.5%、2.7%。不过,该团队提示,展望中长期,债券收益率趋于下行,需要适当降低对理财的投资回报预期。
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提示金融消费者,如果已经选择期限较长的产品,那么,短期内的波动没必要花太多精力去关注,而应观察长期内的收益走势;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则需要持续加强投研水平,做好风控管理,针对一些异常波动的情况及时发布相关说明,加强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良好沟通。
今年开年以来,理财产品整体“破净率”和“负收益率”逐步回落,市场规模迎来回升,含权类产品、固收类产品均实现增长,理财市场实现“开门红”。中信证券研究测算,2024年2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1.03万亿元至27.53万亿元,与2023年11月的高点持平;预计3月末理财产品会迎来季节性收缩,规模下降或在万亿元左右,但4月初会很快修复,且根据历史规律,修复规模一般高于3月回撤规模。中信证券研究预计,上半年理财产品规模小幅平稳增长至28万亿元以上,下半年有望站上30万亿元的高点。
理财
银行
银行理财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