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银行业因各种违法违规收到监管罚单超5000张,被罚金额近26亿元,建行、农行等被罚金额均超亿元。此外,终身禁业人员超100人。
2023年,银行严监管态势持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31日(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日期为准),2023年包括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地方监管局、监管分局在内的金融监管系统针对商业银行(包含个人)开出的罚单数量5133张,金额累计达25.88亿元。
从违规的事由来看,信贷业务违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仍是监管重点,包括业务管理不到位、信贷业务审查审批不严格、贷款三查不尽责等。从银行的类别来看,按银行类别来看,农商行、农信社违规情况依然最严重,共收到罚单1924张,被罚金额达54319.99万元,罚单数量与2022年相比略微减少百张。被罚金额则多出近千万元。
国有大行紧随其后,罚单数量达1119张,被罚金额共计61751.68万元,股份制银行在罚单数量上则为625张,但被罚金额却超过7个亿,在整个银行业罚单中处于最多的机构。此外村镇银行的罚单也突破500张,被罚金额过亿,数量和罚金规模都较2022年有所上升。
与2022年相比,罚单数量基本上相当,但是被罚金额则比2022年增加了9.4亿元,增幅达57%。通过数据整理发现,造成整体金额增加较多的主要原因为2023年,银行业大额罚单比2022年明显增多,尤其是千万级别的罚单多出了10张,百万级别的罚单更是达到300张。
此外,在2023年针对个人违规问责明显加强,超200人被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的处罚,有上百人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被禁业的人员中,既有行长等高管,也有客户经理、信贷经理等基层员工。
国有大行收罚单超1000张
不论是罚单数量,还是罚单的金额,国有大行是所有银行类别中除农商行机构外,受到处罚最多的,且超过了1000张。据发现网数据统计,2023年,国有大行因各种违法违规收到银保监会罚单1119张,罚单金额也高达6.1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罚单数量来看,与2022年相比,除了交通银行外,其余各大行的罚单数量在2023年均出现了大幅增长的情况。
具体来看,中国建设银行违规情况最严重,被罚金额超2亿元,达2.75亿元,其中单笔罚款金额最大的达到1.99亿元。
发现网记者梳理的数据显示,2月17日,根据行政处罚内容,建设银行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贷款审查严重不尽职,违规办理虚假按揭贷款等,问题数量高达38项之多。其中,总行被罚7341.5626万元,分支机构被罚12550万元,累计被罚金额1.99亿元。不论是违规问题数量之多,还是罚款金额之巨,建行此次被罚都属近年罕见。
从罚单数量来看,中国农业银行收到罚单数量最多,达到270张,较2022年有所减少,但是被罚金额则多出了4000多万,被罚金额达1.35亿元。
徽商、广州、上海银行等8家银行被罚超千万
与国有大行一样,城商行在2023年也出现了违规明显增多的情况,从而导致城商行罚单数量连续两年超过股份制银行,达到691张,被罚金额累计为37102.3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城商行机构中被罚金额超千万的为4家,但是在2023年却有8家机构被罚金额超千万元,且有多家机构单张罚单超千万元。包括广州银行、齐鲁银行、徽商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以及龙江银行等。
具体来看,广州银行收到罚单较多,为23张,被罚金额达3777万元。2023年11月17日,广州银行以及下属支行因未全面认定关联自然人;未全面认定关联非自然人;关联交易未按规定备案等18项违规,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广东监管局被罚1168.4万元。除了千万级别的罚单外,广州银行还收到多张百万级别的罚单。
同样在2023年12月28日,齐鲁银行因关联交易贷款管理不到位、小微企业划型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房地产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管理不到位、同业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违规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结构性存款交易运作和管理不到位、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以信贷资金购买本行不良资产、承兑汇票业务管理不到位、内控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问题;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费用、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管理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处罚款合计1495.13万元。
青岛农商银行再次收到最大单张罚单
农商行作为我国中小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展业和管理方面暴露的问题,或部分代表中小银行的现状。2023,监管机构对农商行延续了高压态势,无论是罚单数量继续保持银行最多。据统计,2023年,农商银行及农信社机构收到罚单1924张,累计被罚金额超5亿元,达到5.43亿元。
从被罚原因来看,农商行在办理信贷业务和处置不良资产、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要求落实、公司治理制度和股东股权管理不规范、服务民营小微政策执行不到位方面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在农商行收到的罚单中,最大罚单给了青岛农商行。2023年4月28日,青岛农商行被开出两张罚单,涉及的违规事由包括“公司类贷款风险分类调整不及时、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同业业务授信管理不审慎等”。两张罚单合计被银保监会合计处罚3187.27万元;同时,7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罚款合计71万元,其中,该行原副行长李春雷被给予警告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青岛农商行2022年被罚4410万元后,2023年再次领到大额罚单。
2023年6月28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因贷款分类不准确、存贷挂钩、违规提供政府性融资、个人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逆程序转让不良资产、房地产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等19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共计116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的罚单中,渣打银行是2023年唯一被罚超千万的外资银行,被罚金额4965.94万元,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行内部分重要政策制度未附有中文译本、与渣打集团的职责边界不清晰、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信贷资金被挪用39项违法违规事实。
对于在2023年以来银行业违规不降反升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共同促进金融生态的进一步净化。一方面,金融机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压实业务各环节主体责任,加强相关业务人员培训,提升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的意识;另一方面,监管方面应该加强对银行从业的资格审查,定期对银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强对从业者行为的监督执法。
(发现网记者罗雪峰研究员周子章)
银行
银行业
金融监管
信贷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