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亿征信误报事件暴露上海华瑞银行内控漏洞
2024-10-17 09:33:07
文章来源
金融界

  近日,上海华瑞银行因一起征信误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名女性客户在查询个人征信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成为一笔高达3.96亿元贷款的保证人,而她本人对此毫不知情。这一乌龙事件,不仅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暴露出这家成立不到10年的民营银行在管理和风控方面存在的漏洞。


  华瑞银行承认操作失误,但解释牵强


  对于这起震惊社会的征信误报事件,华瑞银行很快做出回应,承认是因为信贷人员在处理同名客户信息时操作失误所致。银行表示已于10月9日完成信息纠正,并正在与当事人沟通补偿方案。同时,华瑞银行还表示将以此为鉴,加强员工培训和系统建设,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华瑞银行简单以"操作失误"来解释如此重大的错误,在征信信息报送过程中,除姓名外,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关键信息理应作为识别依据。如此巨额的担保业务,银行内部的重审机制如何?华瑞银行在征信管理、信贷审批等关键环节是否存在缺陷?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华瑞银行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年轻民营银行频现问题,客户投诉不断


  作为2015年成立的第二家民营银行,华瑞银行虽然年轻,但问题频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该行的投诉高达2600多条,主要集中在暴力催收、侵犯隐私等方面。这与华瑞银行宣称的"服务小微大众"的使命以及"智慧银行"的定位形成鲜明反差。


  事实上,对于债务催收,监管部门早有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要求金融机构不得采取违法违规方式催收债务。《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禁止对与贷款无关的第三人进行清收。今年5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更是发布了专门的催收业务指引。然而,华瑞银行似乎并未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导致客户投诉不断。


  经营业绩大幅波动,资产质量面临挑战


  从财务数据来看,华瑞银行的经营状况并不稳定。该行在开业第二年即实现盈利,并在短期内快速增长。2016至2018年,营业收入从6.6亿元增至10.9亿元,净利润从1.4亿元增至3.3亿元。但此后业绩开始大幅波动,2019年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2020年和2021年虽有所回升,但2022年又出现历史最大亏损,亏损额超过3亿元。2023年上半年虽然扭亏为盈,但净利润仅为0.53亿元,远低于巅峰时期水平。


  与此同时,华瑞银行的资产质量也面临严峻挑战。从2018年开始,该行不良贷款金额快速攀升,到2023年底已超过5亿元。不良贷款率也随之上升,2022年一度高达1.86%。这反映出华瑞银行在风险管理和贷款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此外,华瑞银行的股权结构也不够稳定。自成立以来,该行多次发生股东变更,包括快鹿集团、赣商联合等股东因自身问题退出,以及美邦服饰、国大建设等转让股权。频繁的股东变动可能影响公司战略发展和经营决策的连续性。


  3.96亿元征信误报事件应该成为华瑞银行的一记警钟。作为一家年轻的民营银行,华瑞银行需要正视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同时改进客户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周子章

3

96亿征信误报

上海华瑞银行

民营银行

内控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