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开年收千万级罚单 5高管补发薪酬近300万
2025-02-20 09:27:19
文章来源
发现网

  短短半个月被罚没两千万,违规频发的同时还有高管违法违纪。内控失效以及高管腐败压力下,光大银行的经营业绩面临严峻挑战。


  继收到千万罚单之后,光大银行再次被监管重罚。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公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50万元。

光大银行.png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27日,光大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11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合计被罚没1878.83万元。也就是说短短半个月被罚没超两千万,另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内光大银行累计被罚款超过2000万元,涉及信贷业务、票据管理等多个方面,信贷业务更成为违规重灾区。与此同时,包括原光大银行两任董事长在内的多位高管爆出重大贪腐问题。


  内控失效以及高管腐败多重压力下,光大银行的经营业绩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前三季度,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23.99亿元,同比下降了8.76%。放到股份制银行中,这个营收增速排名倒数第二。


  违规频发,内控管理漏洞百出,业绩增长乏力,新的一年光大银行如何在严监管环境下实现稳健经营?


  针对合规、内控管理、业绩等相关问题发现网向光大银行发送采访调研函,截至发稿前,光大银行未就相关问题给予合理解释。


  半月内被罚没两千万 合规管理漏洞百出


  2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公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50万元。同时,多名高管因相关违规行为受到警告、罚款及终身禁业等处分。

光大银行罚单.jpg

  不久前的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了2025年首批四张罚单。其中,光大银行因11项违法行为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01.77万元,罚款1677.06万元。包括时任光大银行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兼反洗钱管理中心总经理于某某在内的12名责任人,受到监管1万元到18万元的罚款,合计75.6万元。多人同时遭到警告。


  短短半月就被罚没超2000万,显示出光大银行内控管理依然薄弱。过去一年来,光大银行因频繁的监管处罚问题,成为金融行业焦点。就在不久前的2024年12月4日,光大银行上海大华支行因贷款管理和信用证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处以150万元罚款,而这仅是光大银行2024年众多违规事件的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内光大银行累计被罚款超过2000万元,涉及信贷业务、票据管理等多个方面,信贷业务更成为违规重灾区,包括贷前调查不尽职、资金违规回流、贷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另外,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开展的“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统计了2024上半年15家A股上市的全国性银行投诉量有关数据。其中,光大银行以31.25万件的总投诉量排名第一,同比增长71.31%,贷款业务投诉量更是同比激增165.05%,银行卡、债务催收投诉量也分别同比增加84.70%、43.14%。


  与此同时,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用户对光大银行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信用卡欺诈、强制收取手续费、暴力催收等方面。多个投诉者提及光大银行恶意诱导用户开卡、办理信用卡分期等业务,未明确告知消费者可能产生的高额年费、高额利息等费用。频繁的违规行为和客户投诉,反映出光大银行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的严重失序。


  内控虚设 高管频繁落马


  合规频踩红线的同时,在金融领域的反腐浪潮中,光大银行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内部高管屡屡爆出重大贪腐问题,其中原光大银行两任董事长因贪腐被查,时间跨度长达15年,更是暴露了这家股份制大行存在的内控黑洞。


  除李晓鹏、唐双宁外,光大银行近两年还有大批高管因贪腐落马,其中包括光大证券前董事长薛峰、光大银行前副行长张华宇、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前行长周江涛、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前行长苏树德、光大银行交易银行部原总经理夏伟、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张博、光大控股前行政总裁陈爽等先后落马。


  如此大面积的管理层坍塌,在股份制银行中罕见,也令外界感到震惊。资料显示,2020年至今,光大银行已历经三位董事长,分别是李晓鹏、王江和吴利军。此外,同期光大银行换了三任行长,副行长的任命与辞任涉及7人,近年来光大银行高管辞任公告达20份之多。


  业绩增长乏力 5名高管“补发”工资近300万


  高层腐败和管理层动荡的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了光大银行的决策连续性和战略执行力,导致经营决策缺乏连续性,进一步影响了银行的业绩表现。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23.99亿元,同比下降了8.76%。放到股份制银行中,这个营收增速排名倒数第二。


  实际上,这种情况早已出现。2023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期内实现净利润410.76亿元,同比下降8.80%;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07.92亿元,同比下降8.96%。


  查询该行近3年的数据并逐季度细化后发现,在2022年2季度达到396.85亿元的高点后,该行后续的营业收入整体呈下滑态势。从当时的396.85亿元到2024年3季度的325.91亿元,营业收入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了明显的下滑。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85.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4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0.73%,比上年末下降10.54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薪酬.jpg

  不得不提的是,就在行业“反向讨薪”愈演愈烈的时候,光大银行却向高管“补发”工资。光大银行2024年12月17日发布了一则2023年度报告补充公告,就部分董监高2023年度税前薪酬作补充信息披露。信息显示,副行长、工会主席齐晔,副行长、风险负责人杨兵兵,董秘、首席业务总监张旭阳,原监事长卢鸿,原副行长曲亮五人合计补发285.77万元。数据显示,光大银行多名高管薪酬超过200万元。


  在高管补发工资的时候,员工薪酬则处于下降趋势。公开资料显示,2024上半年,光大银行职工薪酬合计支出107.16亿,上半年人均月薪3.8万元,相比2023上半年人均月薪同比下滑3%。


  (记者 罗雪峰 财经研究员 周子章)


责任编辑:周子章

光大银行

银行

业绩

金融监管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