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以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调整呈现加速态势。继农商行率先下调后,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恒丰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密集跟进,3年期定存利率普遍跌破2%,正式迈入“1时代”。其中平安银行3年期特色存款利率由年初的2.05%降至1.65%,降幅达40个基点。面对“择机降准降息”的监管预期,银行客户经理提醒储户“且存且珍惜”。
3年期定存普遍跌破2%
商业银行本轮利率调整集中体现在中长期存款产品。平安银行北京某网点公示显示,其3年期定存利率由2.05%降至1.65%,2年期、1年期利率同步下调至1.7%、1.6%,降幅均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光大银行将5万元起存的3年期特色存款利率从2.14%调至2.05%,同时将50万元起存的高端产品利率维持在2.15%,但额度需预约抢购。
城商行调整更为激进。恒丰银行4月15日更新的利率表显示,3年期、2年期、1年期定存利率分别降至2.15%、1.80%、1.65%,较2月累计调降20-15个基点。广西巴马农商行则将3年期、5年期挂牌利率统一降至2%,降幅达35个基点。北京银行调整后,5年期定存产品全面下架,而3年期产品仅对新客户及办理三代社保卡的用户开放2.1%利率、普通客户利率降至1.9%。
伴随利率下行,部分银行提高存款门槛对冲成本压力。浦发银行广州分行取消50万元起存的3年期大额存单,改为20万元起存产品。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将3年期2.15%利率产品的起存门槛由20万元提升至50万元。这种“量价双控”策略反映出银行在息差压力下的精细化负债管理。
浦发、兴业存款付息率降幅超预期
股份制银行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披露的付息率优化计划正加速落地。浦发银行副行长张健透露,2025年前三个月个人存款付息率下降15个基点,降幅超过2024全年水平。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预计,年内存款付息率仍有20个基点下调空间。杭州银行则通过压缩高息负债规模,推动存款付息率快速下降。
从实施效果看,差异化定价策略成效显著。平安银行通过“平安存”产品分层,将大众客户引导至1.65%利率的常规产品,高净值客户配置2.05%利率的大额存单。光大银行保留2.15%利率的3年期产品吸引百万元以上资金,但实施动态额度控制。这种结构优化使股份制银行在维持核心负债稳定的同时,实现综合付息成本下降。
区域性银行的调整更具弹性。南京银行将1年期定存利率从1.95%降至1.85%,但对50万元以上存款仍提供2.2%利率。浙商银行通过“惠存”产品维持2.15%-2.3%的利率优势,但限定单户购买上限。这种灵活定价机制帮助城商行在利率下行周期保持竞争力。
银行业备战“降准降息”政策空间
本轮利率调整与政策预期形成共振。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当前1年期LPR维持在3.45%,但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逼近1.3%的监管警戒线。在“促进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政策导向下,存款利率仍存20-30个基点的下调空间。
市场反应验证了利率下行预期。银行理财经理反馈,2%以上利率的存款产品申购量同比增长300%,部分产品开放5分钟即告售罄。与此对应,银行加大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推广力度,某股份制银行“固收+”产品规模季度增幅达45%。这种资金迁徙趋势倒逼银行加速财富管理转型。
监管动态显示政策尚未见底。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4月MLF缩量续作,市场普遍预期二季度可能实施全面降准。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探至2.5%,商业银行或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集中调整。
银行
利率
存款
金融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