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西安银行发布公告,披露其咸阳分行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三家公司,涉案金额高达7.3亿元本金及相关利息等费用。与此同时,西安银行2024年三季度末业绩数据显示,虽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息净收入下降,此外,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等问题引发关注。
7.3亿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西安银行一分行提起诉讼
今日,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928,证券简称:西安银行)发布公告,披露其咸阳分行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已对兴平鸿远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远公司”)、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公司”)及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提起诉讼,涉案金额为借款本金7.3亿元及相应利息、复息、罚息等费用。目前,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立案受理,案件尚未开庭。
据悉,2018年11月,西安银行咸阳分行与鸿远公司签订《固定资产及项目贷款借款合同》,约定向鸿远公司发放贷款8.8亿元(实际发放8.5亿元),用于兴平市生态湿地综合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期限至2028年10月20日。鸿远公司以其项目收益权提供质押担保,启迪公司则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保证责任。截至目前,该笔贷款本金余额为7.3亿元。
因合同约定的风险事项触发,西安银行咸阳分行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并要求债务人清偿本息。由于鸿远公司未能履行还款义务,西安银行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西安银行咸阳分行的诉讼请求包括:判令鸿远公司归还剩余借款本金7.3亿元及相应利息、复息、罚息等费用;确认银行对质押合同项下的项目收益权享有优先受偿权,并要求启迪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判令被告共同承担实现债权和担保权的全部费用;案件诉讼费由被告共同承担。
西安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已将该笔贷款纳入不良贷款并计提相应减值准备,预计本次诉讼不会对公司的本期或期后利润造成重大影响。同时,银行强调除本次诉讼外,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并将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案涉及金额较大,且牵扯上市公司启迪环境,引发市场关注。
西安银行业绩面临挑战,不良率上升至1.64%
西安银行是一家以国外大型银行、国内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为主要战略投资者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成立于1997年,是西北首家A股上市银行。截至2023年末,公司员工3275人,下设总行营业部、9家省内分行、10家区域支行和12家直属支行等在内的共178家营业网点。控股2家村镇银行,参股1家汽车金融公司。
西安银行的股权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主要由外资、国有资本和本地金融机构构成。其中,加拿大丰业银行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8.11%,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烟草总公司陕西省公司三大国有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超过40%,体现出较强的政府支持和国资主导特征。本地金融资本也占据一定比重,包括西安经开金融控股、西安城投集团等多家区域性金融机构。
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西安银行资产总额4497.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6%,其中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2200.69亿元,负债总额4170.42亿元,增幅3.93%,其中存款本金总额3143.71亿元。
报告期内,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5.29亿元,增幅9.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7亿元,增幅1.14%。
虽然该行的营收同比实现增长,但细分收入构成,不难发现一些端倪。从财报数据来看,利息净收入仍是该行的核心收入来源,达到39.04亿元,却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非利息收入表现亮眼,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1.4%,达到2.76亿元,此外,投资收益成为重要增长点,总额达8.34亿元,特别是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长显著,同比提升41%。需要指出的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实现大幅增长,从去年同期的4018万元跃升至5.12亿元,有效抵补了利息净收入的下滑。然而,这种增长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潜在隐患。
截至报告期末,西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98%和12.26%;不良贷款率为1.64%,较上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在不良贷款上升的同时,拨备覆盖率却出现下降,为186.30%,较上年末下降10.77个百分点。
西安银行
城商行
银行
信贷纠纷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