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再续消费券发放热潮 带动效应显著
2020-08-27 18:25:53
文章来源
证券日报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开始发放消费券,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全国多地重启或延续“派券”热潮。

  

  8月25日,兰州市商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0年后4个月,甘肃省政府、兰州市政府将安排1亿元促消费专项资金,其中,5300万元按照零售、餐饮、家电、百货四大类,在银联“云闪付”平台分批分类发放消费券。

  

  8月24日,武汉市公布《武汉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将发放8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引导带动全市文旅消费。

  

  另外,为推动电影市场复工复产,近日,北京市、浙江省、湖北省等多地发放“观影券”补贴市民的电影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地区已经派发了几轮消费券。谈到各地发放消费券的时点以及覆盖领域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消费券只能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而且不能兑换成现金,适用商家也有一定范围,这就决定了消费券对于特定领域精准支持的特点,且短期内更容易见效。因此常常都是针对相对疲软的行业来发放消费券。例如3月份的南京,曾面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餐饮、体育、图书等领域的消费券,这些都是受疫情冲击较大、亟须尽快得到提振的领域,而消费券在此扮演了关键角色。

  

  “以北京为例,由于疫情反复,4月份-8月份基本每个月都发放了消费券。4月份在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的消费券涉及商场、超市、餐饮、老字号、文化、体育、旅游、教育等,6月份主要发放大兴区(餐饮)、朝阳(所有商业企业)、丰台(商旅文体)、石景山的消费券,7月份推出看牙消费券,8月份推出了线下餐饮和智能产品消费券。可以看出北京发放消费券的区域逐渐拓展,覆盖领域主要在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服务业。”德邦基金股票研究部高级经理揭诗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各地消费券陆续“返场”外,部分省市还对消费券的带动效应进行了评估。

  

  据山西省商务厅统计,截至8月中旬,全省有9个市共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1.98亿元,实际核销金额1.35亿元,拉动消费11亿元,拉动效应达8倍。武汉发布数据显示,从4月19日到7月30日,武汉市政府通过支付宝等平台投放5亿元武汉消费券。截至7月29日,武汉消费券累计投放数量超4300万张,拉动消费金额超50亿元。

  

  付一夫表示,消费券相当于政府或企业向民众转移购买力,在特定期限内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通过“杠杆效应”短期内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刺激相关领域消费的复苏,进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好转,缓解经济运行压力。从数据上看,近几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持续收窄,很多城市的消费市场显著回暖。

  

  “此外,消费券对于消费客流、消费场景的恢复也有很好的帮助。例如,餐饮店的消费券可以把客流引入购物中心,而周边的服装店、电影院、便利店等均可以分享这一部分增量客流,进而转化为消费力。”揭诗琪表示。

  

  虽然各地消费券发放金额、行业等各有不同,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广受好评却是共识。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高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8月15日我从京东App上领取了线下餐饮购物消费券,当天就去了常营华联购物中心的局气餐厅吃饭,一家三口吃了206元,用了一张满160元减60元(40元线下餐饮购物消费券叠加20元商家优惠)的券后,最终支付了146元。我觉得非常划算,用起来也很方便,点赞消费券。”

  

  那么,消费券未来是否适合成为常规的促消费工具?促消费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

  

  揭诗琪表示,考虑到消费券对于线下消费带来的显著刺激,消费券可以作为常规促销方式保留下来。由于消费券具有快速、量大、小额等特点,消费券的发放对于短期的市场拉动力不可小觑。并且消费券可以拉动相关其他消费,以点带面。今年的后4个月,企业可以加大费用投入,从更多的方面进行促销。例如,精准综艺合作,网红带货,社区活动推广等。

  

  付一夫认为,消费券的刺激效果虽然立竿见影,但并不能从根本改变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而且不排除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使用了消费券,却把原本计划用于消费的现金储蓄起来。换句话说,消费券只是一次性提升消费者支付能力,却无法为消费市场注入长久动力,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

  

  同时,如果频繁发放,还可能给地方财政增加压力。从长期来看,真正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壮大,还应该从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商品服务供给质量、完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予以发力。

  

  (原标题:全国多地消费券“返场” 消费者点赞)


责任编辑:曾子剑

消费券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