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脸、重金属超标、山寨丛生?近百亿家用美容仪蓝海亟待监管
2021-01-21 09:34:50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烂脸、重金属超标、山寨丛生?近百亿家用美容仪蓝海亟待监管


  “由于美容仪行业介于医疗器械和家电之间,所以很多产品开始夸大宣传,过度使用医疗机构和不严谨的临床数据背书,让市场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一名家用美容仪从业人士近日如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天猫数据显示,2020年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或达8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快速发展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品牌涌入。根据新华网(20.200,-0.07,-0.35%)报道,去年“双十二”期间,淘宝平台上家用美容仪成交近25万单。然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监管似乎没能完全跟上市场发展速度,产品质量不过关、虚假广告宣传、山寨品牌侵权等问题使行业乱象丛生。


  去年8月3日,深圳市消委会发布了美容仪产品的比较试验。此次比较试验发现家用美容仪主要安全风险集中在电器安全、致敏性等,也有很多知名品牌被曝光重金属不符合标准。


  结果显示,参与试验的10款家用美容仪中,有6款产品的镍释放量超标,2款产品在使用时存在低温烫伤的风险。另外,有5款产品的清洁功能卸妆不干净,5款产品的温热导入效果与宣传不符。试验中的产品都是热销款,但是质量问题却令人担忧。


  乱象丛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早在2018年6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就曾发布“2017年广东省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产品质量‘双随机’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其中的11款不合格产品包括3款主打加湿蒸脸功能的美容仪,问题有输入功率和电流不稳定、连续骚扰电压不合格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引发短路、跳闸等,带来安全隐患。


  而此次深圳市消委的美容仪比较试验则将重点放在美容仪的功效和致敏性上,指标如产品外观做工、手柄结构、说明书易读性和瞬间提拉、二次清洁、温热导入效果都是更加主观、偏向使用感的评价因素。


  深消委报告显示,有6款家用美容仪样品镍释放量超出限值要求,不符合欧盟REACH法规相关要求。法规要求直接或长期接触皮肤的产品其镍释放速率不得超过0.5μg/cm^2/周,而有的测试美容仪镍检出值高达50.52μg/cm^2/周。据悉,镍是一种容易导致皮肤接触性过敏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或反复地使用镍释放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易引起过敏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身体伤害。


  其次,试验利用人造皮肤检测,发现有2款电离子型家用美容仪样品存在低温烫伤的风险。低温烫伤是指肌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根据相关规定,试验器具工作10分钟以内器具表面温升不应高于23K,而其中Notime和SKG的美容仪表面温升则达到了24.1K和32.4K。


  另外,试验邀请20位消费者对比人手卸妆效果和美容仪的二次清洁卸妆效果,结果显示,有5款样品使用清洁功能卸妆不如日常人手卸妆干净,二次清洁效果也不明显,还有产品因设计问题导致化妆棉片无法扣紧,出现容易脱落的问题,使用极其不便。同时,一半的样品温热导入效果均不明显,达不到广告宣传的效果。


  据了解,目前我国美容仪器产品适用法律法规是按照小家电类目执行标准执行,主要根据于2019年起实施的国家标准文件——《GB/T 26419-2018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标准规定了美容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和标注、说明、包装运输等要求。


  但是,该标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完善。比如在材料安全要求方面,标准要求:“对于与被护理人有直接接触的皮肤美容器具,则接触皮肤的部件材料(包括涂层)应避免对皮肤及人体产生损害”。但是具体如何衡量产生的损害,和如试验中提到的镍元素含量标准,该文件都没有进一步解释。而且,该标准并没有强制性。


  其他国内跟美容仪相关联的标准还有安全方面标准《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和《GB4706.1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的特殊要求》,不过都是在产品电器性能方面要求比较具体。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现在美容仪行业有一个国家推荐标准,但里面内容比较宽泛,参考的都是欧洲的IEC标准。


  即使美容仪质量过关,不存在对人体、皮肤的伤害,其效果也常被质疑。特别是当面对大量描述夸张、神奇的美容仪广告语时,大众很难不对宣传效果产生疑问。


  有意思的是,根据深消委的试验结果,SKG美容仪广告语中显示该产品可以“深度清洁毛孔,体验清爽……清洁肌肤深层污垢”,MKE的美容仪也宣传自己利用正负电荷离子异性相吸原理“深层清洁、导出污垢”,但是使用产品的试验参与者认为,这两款产品的使用效果很一般,完全达不到厂家宣传的效果。


  尚待规范的蓝海


  近年来,方便、易操作的家用美容仪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必备。《2020线上家用美容仪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对3000名20-49岁女性互联网用户的调研中,59%的女性表示曾经至少使用一种家用美容仪。


  特别是疫情氛围下,很多原来去美容院护理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转向家用美容。天猫国际数据显示,作为疫情后的首个长假,去年黄金周、中秋“双节”期间,进口美容仪销售增长930%。天猫数据显示,2020年家用美容仪市场规模60亿-8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其中仅11月单月交易金额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71.3%。


  强大的购买力吸引了内外厂商纷纷入场,当中有不少还是跨界进入。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天猫国际进口美容仪新品牌入驻数量同比增长69%,发布新品数量同比增长129%,新品成交同比增长606%。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境内美容仪相关企业超8万家,同比增长41.6%。


  除了专业的美容仪公司,不少为人熟悉的家电品牌如松下、海尔、日立等都先后推出美容仪产品,国际日化美妆巨头如资生堂、宝洁、花王等也在2020年提出跨界生产美容仪的计划。


  然而,市场中的假冒伪劣、山寨侵权产品层出不穷。2016年12月,Refa美容仪生产厂家日本MTG曾联合中国公安查处5500件Refa的山寨成品及半成品。MTG称,这些假冒产品没有Refa本身的功能,不会产生微电流,且质量不过关,切面锋利,没有铂金镀层、易引起金属过敏。


  2019年11月,珠海金稻电器有限公司因侵犯斐珞尔(FOREO)公司的LUNA洗脸仪设计专利,被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判定赔偿300万元。据当时媒体报道,该侵权产品销售数量已达358074个,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甚至,在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洁面仪“销量份额品牌榜”中,FOREO排名第一,金稻紧随其后。


  针对这种现象,上述家用美容仪从业人士认为,现在的美容仪市场就像当年发展初期的智能手机市场,高端品牌和山寨仿品一起竞争。但是,美容仪不像智能手机,它的研发依赖于在医疗美容线产品的技术沉淀、皮肤生理学的临床研究、产品临床试验的经验。


  “很多的创业团队或者是原先别的行业的公司进入家用美容仪,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个思路——模仿现有的成熟产品。而模仿是不可能带领这个行业进行原发性研究的,不可能使家用美容仪走向一个新的台阶的。”上述家用美容仪从业人士说。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产品都模仿日系家用美容仪。这些仪器头部普遍都加一串LED灯珠,以此暗示消费者光的皮肤生理学效果。但实际上,这种弱到可以忽略的能量,是不可能真正起效。


  由于消费者过于细分,市场的教育和认知不足,目前美容仪销售主要还是集中在线上,还没有进入大众消费品市场。上述家用美容仪从业人士认为,商家需要足够的信息量才能教育市场,但是目前的推广渠道很窄,广告和短视频很难把事情讲清楚,所以消费者难以下消费决策。


  (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叶碧华,师清扬)


责任编辑:曹晖

重金属超标

山寨

家用美容仪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