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夕,澎湃新闻跟拍云南低价游。记者与同伴花880元参团云南6天5夜双飞游,食宿门票全包。线路暗藏6个购物点,导游警告游客“不消费会影响征信”,数据会上传到云南省旅游系统,钱不够可以问导游借。针对此事,云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已责成昆明、大理、丽江展开调查。
“征信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不购物影响征信?数据会上传到云南省旅游系统?导游为了忽悠游客,真是什么都敢说。云南省旅游系统表示不背这个锅。报道当天,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称,已责成昆明、大理、丽江等相关部门展开调查。
近年来,由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各种纠纷不时见诸公众视野。靠低价来获客是旅游行业的常见操作。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团费不足,靠购物和自费项目来补足,自然就成了导游的不二之选。单个导游的问题可以说是素质问题,可是,导游骂人、强迫购物的现象反复出现,禁而不止,更应该反思的就是监管和行业生态的问题了。
先看监管。事实上,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多次发文禁止旅行社、导游推行“低价团”业务,也采取多种处罚措施。每次出现问题,连夜开会,严厉查处,可是,强制游客购物的黑心导游却依然存在。就在2017年,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了“史上最严”的旅游整治措施,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明确取消旅游定点购物,明令禁止“不合理低价游”和变相安排和诱导购物。猛药治沉疴,按理说,这么大的整治力度,应该是药到病除,成效显著。可是,事实上,风头过后,黑心导游又卷土重来。可见,一是罚得不够痛,二是监管不能一阵风,连夜开会有需要,平时常抓不懈更有必要。只有监管随时在线,让违规者真正“肉痛”才能让游客避免入坑。
再看行业生态。不合理低价游导致的强制购物,已成为行业毒瘤,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这不仅是满足人们对旅游需求提质的要求,也是旅游行业走出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经历过疫情,旅游业遭受重创急需回血,但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羽毛,靠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来赢得游客。没有哪个行业是靠骗人做大做强的,只有诚信经营,才是到达客户的最短距离。而短视的宰客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杀鸡取卵。
当然,不合理的低价游一直有市场,跟一些游客爱贪小便宜,心存侥幸也有很大关系。总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难免踏入陷阱。不良商家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赚钱,贪小便宜的游客的确需要自省,但这不是他们“活该”的理由,监管和法治永远不能缺位。
购物
征信
问题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