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合理涨价?八成网友不买账:乱扣费、难归还“怪象”频发
2021-03-23 09:48:43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最近,怪兽充电赴美上市引发全网热议。3月13日,怪兽充电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协会(SEC)递交了首份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上市。

  一方面,遍地开花的共享充电宝着实缓解了消费者的“电量焦虑”,但21网调君也发现,部分网友对怪兽充电上市并不看好。“看看身边有几个人在用?忽悠企业最终一地鸡毛”“这不是骗钱么”“这得多能吹”。

  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共享充电宝,为何被网友“唱衰”?不少人把矛头指向共享充电宝涨价这一问题。有报道称,充电宝的租借费用从每小时1元涨价到4元,24小时封顶价格从20元到40元不等,一些区域甚至最高达到每小时10元。

  那么,网友对共享充电宝涨价持什么样的态度?涨价后还有多少人愿意用?共享充电宝还有哪些问题被网友诟病?对此,21网调君进行了多项调查。

  超八成网友选择自带充电宝

  对于共享充电宝涨价,有人称这是“割韭菜”,也有人表示理解。

  21网调君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共享充电宝的租金太贵,无法接受涨价。但也有部分网友称,目前的价格还能接受,会继续使用吗?

  那么,租借充电宝还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倘若按每小时4元的费用计算,每天租5个小时,总花费就是20元,一周如果租个两三次,最高花费达60元,这笔支出完全够买一个新的充电宝。

  有网友留言表示,自己曾是共享充电宝的用户,但因共享充电宝纷纷涨价,为了解决手机续航问题,现在出门都选择自己带充电宝。也有网友认为共享充电宝本身就是救急不救穷,再怎么贵,该用的时候还是得用。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共享产品涨价应该区分区域和时段来考虑。如城市CBD区域共享单车调派、维护成本更高,适当的涨价是合理的。对于偏远的城郊地区,应实施普惠式的服务,同时也需要政府的监管。

  共享充电宝也遵循这一经济规律。能接受涨价的消费者留下,不买账的则纷纷逃离。

  涨价潮下,有多少人出门会自备充电宝?3月12日,21网调君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八成网友表示已养成带充电宝出门的习惯,更有网友称“只要出门,必带两个充电宝,共享充电宝,用不上”。

  充电慢、乱扣费、归还难

  除了涨价,让众多网友不满的还有糟糕的使用体验。

  21网调君发现,在#共享充电宝每小时从1元涨至4元#话题下,有不少网友指出共享充电宝充电慢。有人暗讽,共享充电宝是借着帮用户解决电量不足问题的名义,背后大肆敛财。还有网友吐槽“一边充电一边掉电”“有限时间内获得的电量不多,简直又贵又不划算”。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真香”操作——出门带上快充插头。也有热心网友分析,搭载快充技术的充电宝虽会影响收入(充电时间短,租金相对少),但从长远来看,没有快充功能的共享充电宝将会被市场淘汰。

  此外,乱扣费也是网友常碰到的事。1月12日,中国消费者公众号曾发文称,近期,有多位消费者投诉称正常归还街电充电宝后,一直计时被乱扣费,客服回复不及时,完全没有解决问题。

  除了莫名其妙的扣费,共享充电宝还有一大bug——“想还还不上”。

  今年1月,知名自媒体人六神磊磊在其微博上发文表示,当自己要还充电宝时,发现充电桩一直是满的,死活还不上。

  一位曾投诉过怪兽充电的网友称,自己想还充电宝时,发现附近的门店都是显示无法归还,想归还还得跑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为了还共享充电宝,特地在雨天打车,结果机器显示“已还满,暂停归还”。更有网友为了还充电宝,跑了三个地方,足足耗费了一个小时。有人在评论区支招,遇到充电宝还不上的情况,首先要及时联系客服暂停计费,然后找时间在24小时内将充电宝归还,不然可能会被迫买下充电宝。

  在21网调君“使用充电宝时最常遇到的问题”这一项调查中。近四成网友表示有找不到地方归还充电宝的经历,另外分别有近三成的网友遇到过因忘记归还而被扣高额租金,以及共享充电宝充电速度慢的情况。

  共享充电宝品牌方面,调查显示超六成网友租过共享充电宝。其中,网友最常用的品牌是街电,占比超三成,其次是怪兽充电和美团。此外,有32%网友表示从未用过共享充电宝。

  21网调君梳理发现,截至3月22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带有“共享充电宝”投诉的案例超过三万六千条,其中和“三电一兽”相关的投诉占比接近六成,来电相关投诉2208条,街电2776条,怪兽充电7093条,小电8703条。

  共享充电宝,路在何方?

  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盈利阶段,但其变现模式依旧单一。以怪兽充电为例,其招股书显示,2020年96.5%的营业收入来自充电宝的租金,净利率为2.7%。结合支付给商家的入驻费、收益分成,共享充电宝的净利润数字并不突出。因此不少业内人士也吐槽,共享充电宝正在给商铺打工。

  艾瑞咨询的数据也显示,2019年,租赁业务占国内共享充电宝市场整体盈利规模的97.2%,几乎占据了盈利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

  单一的营收模式使得充电宝企业缺乏抗风险能力,疫情期间,由于大量商户倒闭,电影院、餐饮等场所被迫关闭,共享充电宝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共享经济的涨价似乎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就连号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共享单车,近期也出现了涨价的端倪。

  央视对此评论认为:资本无序扩张才是真正的资金窟窿。企业一味通过几家垄断格局下的频频涨价来赚用户的钱,不免有些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随着共享单车、共享睡眠舱等共享产业接连倒下,低价圈地引流,再通过涨价“割韭菜”寻求出路的共享充电宝,还能走多远多久?

  若共享经济不再“亲民”,消费者还会“买单”吗?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

  林海铭 实习生 吴子杰 


责任编辑:曹晖

共享充电宝

涨价

乱扣费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